◎成健
1905年,魯迅在日本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學習,那時,他還沒有將文學作為自己的終身事業;那時他也不叫魯迅,叫周樹人。
魯迅本來姓周名樟壽,字豫山、豫才等。1898年,17歲的魯迅因家道中落,只能選擇學洋務這條路,於是到南京考進了江南水師學堂。某種程度上,也是因為有個遠房叔父在這所學堂教書。入學第一件事,是這位叔父給他改了個名字,叫周樹人。為什麼要改名字呢?據說當時江南水師學堂剛剛創辦,在社會上被人們看不起,以為這跟當兵的差不多,因此讀書人覺得不值得拿真實姓名去註冊,就隨便改一個聊以充數。
1905年,柳基石出生於朝鮮黃海道金川郡,6歲時隨父移居中國東北,5年後加入中國國籍,1924年畢業於南京華中公學,此後加入朝鮮民族主義革命團體,同時進入北京朝陽大學讀經濟學。
1919年,中國爆發了五四運動,而日本殖民統治下的朝鮮半島則有三一運動在先,以陳獨秀、李大釗為代表的思想啟蒙先驅者們在《新青年》等刊物上發文予以聲援。這場獨立運動於當年6月被鎮壓下去以後,數以千計的朝鮮人流亡到了中國,他們深受五四新文化浪潮的影響,對魯迅的作品十分關注並極為推崇。
在那個覺醒年代,《新青年》雜誌是許多朝鮮進步人士喜愛閱讀的刊物之一。1920年,柳基石上中學的時候,透過老師推介讀到了1918年5月《新青年》上刊載的《狂人日記》。他後來回憶說:“最初我們讀不懂,讀了幾遍後,激動得我們幾乎也要發狂了,那時認識到,魯迅先生不僅寫了中國的狂人,也寫了朝鮮的狂人。”出於對魯迅的崇敬,柳基石從此改名為柳樹人。
在中國新文化思潮影響下,柳樹人積極投身於抗日救亡運動。1925年7月10日,《朝鮮日報》刊登了一篇題為《朝陽大學在校生柳君同胞在北京民眾大會上第一個登上講壇進行振奮人心的演說》的報道,這位柳君就是正在朝陽大學就讀的柳樹人。那是6月20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當他演講結束時,在場的數萬民眾齊聲高呼抗日口號,表達熾熱的愛國情懷,現場氣氛也達到了沸點。
被《狂人日記》燃起激情的柳樹人迫切希望面見自己的偶像。1925年春,柳樹人在一位中國朋友的陪同下,到北京磚塔衚衕周府拜見了魯迅。他向魯迅表達了用朝鮮文翻譯《狂人日記》的想法,得到了魯迅的同意和鼓勵。幾個月後,柳樹人帶著《狂人日記》的朝文譯稿再次拜訪魯迅,雙方就文中方言語義等問題進行了討論。魯迅坦率地表示:“我不懂朝鮮文,有哪些不清楚的可以問。”
1927年8月,柳樹人翻譯的《狂人日記》在漢城《東光》雜誌上發表。客觀地說,那時年僅22歲的柳樹人韓文和中文水平都很有限。他幼年就隨家人來到中國,從中學讀到大學,所以對其母語的掌握使用並非駕輕就熟,而中文的聽說讀寫方面也尚欠火候,從而對《狂人日記》原文的理解就顯得不夠精準,在一些詞彙的選擇上難免生硬和偏差。加上是短時間內完成翻譯的,未能加以充分修改、斟酌,因此它不能算作一個相當準確的譯本。《狂人日記》原文約4800字,而柳樹人譯本中存在的錯誤就有近百處。
但是,對於深受日本帝國主義壓迫的朝鮮人民來說,魯迅的作品無疑是他們尋找希望和出路的強大精神支柱,《狂人日記》中對現實的解剖和對歷史的洞察更引起了他們內心的共鳴,從而激發起對日本殖民統治和封建思想禁錮的強烈反抗。柳樹人也因此成為中朝思想文化交流的第一座橋樑,並對後來者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迄今為止,韓朝共出版近20種《狂人日記》的韓文譯本,這在中外文化傳播史上實屬罕見。
更為重要的是,柳樹人翻譯的《狂人日記》,也是魯迅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的第一個外文譯本,標誌著魯迅作品從中國走向世界,其歷史意義不可低估。
大學畢業後的20多年裡,柳樹人在津滬等地從事文學編輯和翻譯等工作,1928年為翻譯《阿Q正傳》特意去上海拜訪魯迅,但未得一見。柳樹人還始終在暗中參加革命組織活動,曾與幾名朝鮮志士在上海的一個會場採取暗殺行動,當場炸傷不少日人和朝奸。抗戰期間,他又參加過中國國民黨部隊奔赴前線英勇抗日。
新中國成立後,柳樹人先後在河南大學農學院、蘇州大學歷史系等院系任教,在金日成訪華時得到召見,並獲准恢復朝鮮國籍,卻一直留在中國生活,最終定居蘇州,致力於東南亞史和中韓關係史方面的研究,1980年冬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