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小胖講歷史。
今天是2021年12月19日,在741年前的今天,元朝政府頒佈了著名天文學家郭守敬的——《授時歷》。
小胖覺得縱觀整個中國史乃至世界歷史,核心是生產力的進步,但是表現形式卻是一個個牛人的故事,今天的牛人就是郭守敬。
簡單點來說,《授時歷》就是一部規範一年春夏秋冬,時間曆法的書,告訴老百姓,你什麼時候開始播種,什麼時候可以收割,關於民生,對於國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基本綱領。
我們的老祖先啊,很早就開始仰望星辰大海了。
郭守敬從小就是個神童級別的存在,他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小郭跟著爺爺一起生活。郭爺爺不但精通四書五經,對數學和水利都有相當深的研究,郭守敬自小就受爺爺的影響,當別的孩子還在玩泥巴的時候,他已經開始搗鼓起一些測算儀器了。
郭守敬十幾歲時,就開始自己動手,製作一些天文儀器模型。有一次,他看到一本天文古書上,畫著一幅測天象的渾儀插圖,用自己用竹篾,紮了一個高仿版,還為這個竹製的渾儀,現搭了個土臺,一本正經的開始了一些簡單的天文觀測,這還不是天賦異稟嘛?
要不說數學是一切理科的基礎呢?郭守敬的數學成績好,水利成績也是一流,他除了是一個名貫中西的天文學家以外,還是一個修建了很多利民工程的水利專家。元大都的通惠河就是郭守敬主導設計修建起來的。
因為治水業績好,郭守敬得到了忽必烈的重用和賞賜,當老闆要修撰一部更加精準的皇家曆法的時候,就第一時間想到了同樣精通天文學的郭愛卿了。
郭守敬不負眾望,設計了一系列的測量儀器,還在各地打造了四十多座觀星臺。郭守敬的觀星臺設計的十分巧妙,外形倒有點瑪雅金字塔的感覺,其中還利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這個精妙絕倫的設計,讓觀星臺得到的資料精確到了前人的四分之一。
經過為期一年的觀測,結合全國收集的資料,郭守敬和他的同事們一起推理演算,最終將一年的時長定為365.2425日,也就是365天5小時49分12秒,這個結果比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的實際時間僅差25.92秒。
同樣計算到這個精度的《格里曆》,也就是目前世界通用公曆的鼻祖,還要再過300年,才會在歐洲誕生呢。
為了紀念老郭,1970年,國際天文學會將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郭守敬環形山”。1977年3月,國際小行星中心將小行星2012命名為“郭守敬小行星”。
浩瀚宇宙,總有大神能留下他們來過的痕跡啊。
我們明天再見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