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2(S,Se)3具有優異的光電特性,被認為是一種極具發展潛力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吸光材料。然而,當前大多數高效率的Sb2(S,Se)3太陽能電池均需要依賴金(Au)或Spiro-OMeTAD/Au作為背接觸材料。一方面昂貴的金大幅度增加了器件的製作成本,另一方面有機空穴傳輸層Spiro-OMeTAD中的鋰鹽新增劑易吸水,極大限制了器件的長期穩定性。因此,發展一種新型、高效、廉價、穩定的Sb2(S,Se)3太陽能電池背接材料迫在眉睫。
近期,福建師範大學陳桂林教授、陳水源教授團隊聯合武漢大學李建民副研究員,首次提出在Sb2(S,Se)3薄膜太陽能電池中引入鈦碳化物MXene (Ti3C2Tx)作為背電極,對應器件結構為FTO/CdS/ Sb2(S,Se)3/MXene。得益於其具有的高導電性、適中反射率和柔性薄片結構等特徵,基於MXene的Sb2(S,Se)3器件效能比傳統的碳電極和金電極分別高出153%和77%,有望取代傳統的碳和金電極。特別地,MXene豐富的末端基團賦予其可調的功函式以及在Sb2(S,Se)3與MXene之間形成了Sb-O化學橋鍵,這些均有效地抑制了背接觸介面的載流子複合、增強了電荷傳輸效率。基於此,獲得了迄今為止無空穴傳輸層Sb2(S,Se)3太陽能電池中的最高光電轉換效率8.29%。
該研究成果以《High-Efficiency Sb2(S,Se)3 Solar Cells with New Hole Transport Layer-free Back Architecture via 2D Titanium-carbide MXene》為題發表於學術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IF=18.8)。該論文福建師範大學為第一單位,李虎碩士研究生為第一作者,陳桂林教授、陳水源教授和武漢大學李建民副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和福建師範大學寶琛人才計劃等專案資助。
來源:福建師範大學
原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02/adfm.20211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