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館和博物館都是巴黎人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這種與生活的緊密聯結構成了巴黎獨特的氣質。回顧歷史,伴隨著法國社會和經濟發展而誕生的咖啡館文化,反過來也推動了法國文學藝術的發展。哲學家薩特曾這樣描述在花神咖啡館的日子:“我們每天上午9時來,一直工作到中午12時。然後出去吃飯,下午2時再回來和一些朋友們聊天,直到晚上8時。晚飯之後,在這裡接待約好的客人……”
圖說:大巴黎93省維勒潘特市議員楊志巧
大巴黎93省維勒潘特市議員和CPME法國塞納聖丹尼省中小企業家聯合會外籍企業家委員會主席楊志巧很少去咖啡館,因為不喝咖啡。但他和朋友有時會約在巴黎的咖啡館見面。在他看來,咖啡館是社交的場所,人們常說“你來喝杯咖啡”,就是說來咖啡館聚聚,一起聊聊天,可以談論各種話題。巴黎的咖啡館往往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在這裡可以找到很多藝術家留下的歷史足跡,比如花神咖啡館。
博物館是一個令人思考和學習的地方,也是欣賞藝術的平臺。維勒潘特市議員楊志巧喜歡參觀博物館,因為喜歡法國的歷史,喜歡欣賞美麗的繪畫和雕塑,它們會帶給他“穿越時空的感覺”。在他看來,巴黎博物館擁有“另外一個靈魂”,藝術家們曾在巴黎生活過或受到巴黎的啟發,他們的藝術品跨越了巴黎和世界藝術史的所有時代,從印象派到現代藝術,充滿多元化。“巴黎的咖啡館和博物館很有魅力。”他認為,它們風格各異,從古典主義、文藝復興、奧斯曼風格、裝飾藝術到現代風格……“它們都保留了獨創性和差異性。”
圖說:盧浮宮
上海近年來也在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在楊志巧看來,上海摩天大廈很多,非常現代,讓人欣喜。另一方面,他也喜歡上海的“法式印記”,“那些梧桐樹和小別墅非常美”。他認為,可以多舉辦一些文化藝術活動,針對不同觀眾的各類文化活動……如果有機會,他很期待並願意助力維勒潘特市和上海這兩座城市進行交流。
新民晚報記者 楊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