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文化旅行已成為新的生活風尚。文旅產業的繁榮離不開對歷史文化資源的發掘和拓展。倡導設計以文化遺址為主題的旅行路線,以鑑賞傳統文化、追尋文化名人遺蹤或參加當地舉辦的各種文化活動,並透過旅遊實現感知、瞭解、體察人類文化的休閒遊樂過程,提升人們對重要文化遺址參觀與休閒的融合體驗感,滿足文化旅行帶給人們的精神需求。建設基於歷史遺蹟的人文景觀廊道是吸引遊客、推動文旅產業發展的又一新方向。
建設人文景觀廊道凸顯文旅特色
人文景觀廊道的建設是一種綜合發掘和保護,這不是簡單的景觀疊加,而是要將蘊含著無形的歷史精神的文化要素和文化景觀結合在一起,把散落在不同空間的文化遺產及自然景觀由點串成線、組成面,形成深度文化“閱讀”和體驗的行程,使之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遺產保護價值、生態價值及旅遊開發價值。透過適當的生態恢復措施和旅遊開發手段,讓歷史遺蹟沿途中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一樓一舍展現文化韻味,煥發新的活力,是宣傳、保護、教育、休閒、生態等功能在內的多贏戰略。
人文景觀廊道的形成離不開對具有觀賞價值的文物、遺址、古建築等歷史文化遺產或現代文化、藝術、節日慶典等方面的系統追溯。比如對“絲綢之路”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及遊憩資源等遺產的梳理挖掘,對依附於人類文明印記的旅遊開發的思路、模式的文化梳理,能夠深深吸引現代人對於文化遺產的好奇,使旅遊在深度“閱讀”體驗和時空對話中產生新的價值和意義。例如,西安是歷史文化名城,當地的旅遊產業著重從文化、歷史、風景等方面,將地域性、標誌性、可識別性的歷史文化元素融合在建築、園林、仿古文藝表演等地域文化中,系統開發厚重的歷史文化遺蹟,結合專業貼心的旅遊服務,設計眾多線性的、帶狀的、片區的特色旅遊體驗路線——形成眾多特色人文景觀廊道,極大地充實和豐富了旅遊者對當地的文化閱讀和旅遊體驗,彰顯了獨特的地域文化魅力。
豐富人文景觀內涵弘揚地域文化
透過充實和豐富歷史文化景觀的內涵,包括對景觀建築等物質形態以及故事傳說等不可見的文化資源的發掘和整理,能夠讓人文景觀融入更多文化藝術內涵,從而形成符合景觀與歷史文化元素的經典圖式,對地域文化的弘揚和宣傳也是大有裨益的。比如聞名世界的杭州西湖,就與其獨特的地域文化息息相關。“西湖十景”之所以能夠廣泛流傳,成為西湖的標識性景觀,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每一景的背後都有著引人入勝的歷史故事、歌謠、傳說、典故等,是杭州西湖千百年來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縮影。自然山水景觀疊加眾多歷史建築以及歷史文化元素,成為一種人文景觀經典圖式——內涵秀雅柔媚、溫潤、舒緩的江南文化氣質,詮釋了“西湖十景”文旅走廊的豐富內涵和強大吸引力,也極大地促進了西湖景區的文旅繁榮。又如“瀟湘八景”,源自北宋山水畫家宋迪畫筆下湖南各地八處代表性景觀:永州城東的“瀟湘夜雨”、衡陽回雁峰“平沙落雁”、衡山縣城北清涼寺“煙寺晚鐘”、湘潭與長沙接壤處的昭山“山市晴嵐”、長沙橘子洲的“江天暮雪”、湘陰縣城江邊的“遠浦歸帆”、洞庭湖的“洞庭秋月”、桃源桃花源對岸白鱗洲的“漁村夕照”。文人士大夫在遊歷瀟湘山水美景之後,對瀟湘風物景觀元素進行詩畫昇華,形成一系列瀟湘詩畫圖景,並藉助繪畫和詩歌這種人類最古老的公共文化傳播載體遠播東南亞等漢字文化圈。近千年來,許許多多的文人以及東亞各國的學者僅憑“瀟湘八景”詩畫,就可以神遊瀟湘、品閱瀟湘文化、展開對瀟湘的無限遐想。經過歷代文人、畫家基於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視點對瀟湘地區的描摹、闡釋和重構,形成一幅幅湖湘文化的經典圖式——清幽、迷濛、幽玄、離愁別緒等,彙集成古代文學、繪畫作品中豐富的“瀟湘意象”,使得瀟湘文化淵遠流傳。
文化會隨著時代變遷而變化,人文景觀也會隨著時間推移而不斷推陳出新,人們不會以凝固的、靜止的、保守的方式看待千年前畫家筆下的景觀或者物理“勝蹟”。更進一步發掘其中的歷史文化旅遊內涵和符號意義,或在還原歷史文獻元素的基礎上的景觀所在地復原(設計建造)相應景觀的建築、設計交通線路設施、配備旅遊資源配套設施,對歷史文獻中的文字描述透過音樂、繪畫、影像等方式進行創作或視覺再現,藉助5G、VR、AR、AI旅遊場景設計等新型數字化產業業態,打造可遊覽的景觀遺產廊道,或增設豐富的藝術表演等,是提升地域文化感召力和影響力的有效手段。
增強人文景觀廊道的吸引力發掘產業發展潛力
第一,增強人文景觀廊道“可讀性”和可遊性。文化元素往往依附於各地的實體旅遊資源,如自然景觀、歷史遺蹟、名人詩畫碑刻等,而景觀廊道資源也會因融入了地方的文化元素而更具特色和吸引力。有了景觀廊道發掘的概念,還需要對廊道上的文化元素進行理論梳理和探索。這都離不開專家學者的探索調研、考察和整理。將史料、文獻資料所體現的文化要素與現實情境進行比對分析,對於有跡可循的景觀進行歷史溯源、精確定位、影像記錄、現狀研究;對於已經消失了的景觀要素進行重塑和刻畫;從人類學、文化遺存、藝術表現等方面出發,文獻與影像的視覺呈現雙管齊下,最終以報告、論文和影象的影像的形式呈現,為旅遊資源的對外宣傳提供文化基礎。例如永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張京華的《瀟湘水路歷史文化旅遊精品路線》一文對瀟湘水路沿岸的歷史文化元素進行了細緻梳理,總結出瀟湘水路文化要素約有46項之多,大都坐落於瀟水旁。其中,不乏以柳宗元為代表的歷代文人筆下的歷史性自然景觀,充分展現了瀟水流域人文景觀的豐富瑰麗和歷史的厚重悠久,構成了一條具有國學教育意義的瀟湘水路歷史文化脈絡,是展示永州歷史文化資源的重要渠道。
第二,有機整合文化與商業開發潛力。國內外旅遊業發展的經驗表明,旅遊與文化融合程度越高的區域,旅遊就越具有吸引力,旅遊路線就越精粹,旅遊經濟也就越發達。要將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延展為可用的旅遊經濟資源和現實利益,還需要後續的復原性建設和適當的商業開發,將文化底蘊+景觀塑造+吃住行玩購樂等設施和活動有機整合,相互滲透融促,形成鏈條較長的文化遺產景觀廊道,發揮其豐富的文旅產業鏈的重要作用。為此,文旅部門需要將區域內的文化歷史遺產與自然山水資源深度融合,並在深入調查基礎上,鼓勵產業間的融合互動,制定具有前瞻性、合理性、可行性的文旅廊道規劃及開發政策措施,是促進文旅產業發展的堅實基礎。
第三,提高人文景觀廊道的品牌傳播能力。要增強文旅廊道對遊客的吸引力,不僅需要建設開發好廊道,增強其文化底蘊及可視性、可讀性、娛樂性及連貫性和叢集性,還應改善和推進宣傳。地方文旅部門可以透過明信片、畫冊、App、旅遊展覽、推介會,以及電視廣告、紀念品研發和推銷等多種途徑,擴大影響,烘托熱點,打造品牌,拉長文旅產業鏈,促進地域經濟繁榮和高質量發展。
總之,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則是文化的重要載體。隨著旅遊需求的逐漸升級,文化旅遊發展模式已成為國民經濟發展新增長點,人文景觀廊道資源透過文化創新+旅遊市場互動融合,實現要素最佳化配置,將極大地促進地域旅遊產業繁榮、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廳基金專案“瀟湘水路人文景觀的視覺呈現研究”(20C0858)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湖南科技學院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李科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