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海外擁有千萬家產,擁有美麗的妻子,育有可愛的孩子,你還願意拋下一切回到故土,尋找自己曾經的家人嗎?
這個老人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他可以!
1986年,一名年邁的老人,從日本回到闊別多年的老家山西,結束了長達40多年的戰俘生涯,沒人知道這個其貌不揚的男人,年僅八歲就被日本人帶走,打拼40年終於成為千萬富豪,卻選擇回國尋親。
他無論身份如何變化,他心裡依舊有著對家鄉的思念,始終沒有忘記,自己身上流淌的是華夏子孫的熱血,戰爭一結束,他就回到了這片念念不忘的故土。
那麼,他是怎麼流落異鄉的?又是如何改變命運的呢?
一切要從1943年六月的那場血腥戰役說起,位於豫西北的濟源縣陰雨綿綿,中國革命軍第27軍剛剛結束了陝西戰役,還沒來得及休整,就突然遭受了日軍第37師團的進攻。一瞬間,猛烈的炮火覆蓋了整片戰場。27軍武器彈藥都被淋溼,處境極其不利,但他們依舊毫不猶豫地投入戰鬥,與日軍廝殺在一起。
戰鬥異常慘烈,持續了三個晝夜,27軍彈藥消耗巨大,又陷入包圍圈,雖拼死抵抗,還是被日軍佔據了優勢。為了儲存革命火種,27軍果斷選擇突圍轉移,一萬多人渡過黃河,開始向著洛陽方向撤退。但撤退途中仍受到日軍的圍追堵截,傷亡異常慘重,最終,1371名革命軍官士兵犧牲,4853人被抓獲。
在這四千多名不幸被俘計程車兵中,其中最小的只有8歲,男孩瘦小的身影格外顯眼。
看到這一幕,我們不禁發出疑問,如此殘酷的戰場,參戰的應該都是青壯年才對,怎麼會有一個如此小的孩子捲入其中?難道他小小年紀,就要葬送在這可怕的戰場上嗎?
他是誰?未來的命運又會如何?想要尋求答案,還要從這個男孩堪稱傳奇的童年說起。
烽火四起,顛沛流離
原來,這個小男孩叫光俊明,老家在山西晉南,從小家裡一窮二白,家徒四壁。當時,正處於全民抗戰時期,前線急需補充大量兵員。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無數仁人志士,都選擇為國家奉上自己的熱血。俊明的父親也毅然選擇從軍。
可沒想到父親這一走,再無訊息,只留下一家子人艱難度日。在那個年代,男人就是家裡的唯一支柱,這下父親生死不知,眼看家裡揭不開鍋,母親只能無奈將光俊明的妹妹送給他人,臨走時,妹妹嚎啕大哭,求母親不要送走她。
母親忍著滿心的不捨,流著淚說:“孩子,媽也是為了你,你離開家才能活下去啊!”一個原本美滿的家庭就這樣妻離子散,可即便如此,家中沒有收入來源,還是難以維持生計。俊明的母親為了讓孩子有口飯吃,無奈帶著兒子改嫁,以求生機。
可擁有新家的生活也不怎麼好過,繼父不願意給光俊明花錢上學,畢竟他不是親生兒子。不僅如此,繼父還欠了一大屁股債,直接跑了。這讓母親和俊明陷入了更加痛苦的深淵,於是媽媽帶著光俊明離開了繼父,踏上流浪之路。
俗話說,女本柔弱,為母則剛,雖然長夜漫漫,前路茫茫,但母親一心“要把兒子拉扯成人”,這個樸素而堅定的信念,猶如黑暗中的一團火光,鼓舞和指引著娘倆,在崎嶇不平的道路上前進。
童年的不幸,培養了光俊明堅韌不拔的性格,他渴望改變命運,願意為此付出努力,而機會很快就來了。
當時,中央軍27軍就駐紮在附近的城鎮內。這支隊伍的前身,是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教導總隊,屬於中央軍德式步兵師的示範部隊。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教導總隊分出部分往湖南訓練新兵,大部分在淞滬會戰及南京保衛戰中損失殆盡。
南京保衛戰後,教導總隊殘餘官兵與3個湖南新兵團組成第46師,組成27軍的核心。27軍成立後,隨即在第二年的中原戰場抗擊日軍第14師團。
27軍其後部署在山西南部,並作為中央軍在華北敵後的旗幟部隊。作為當時抗戰中最為重要的中央直系部隊,他們肩負著重要的使命,一直堅持在敵後遊擊作戰。1939年,該部隊又肩負起防線作戰。
為了消滅27軍,日軍在1939年至1943年,多次在太行山發起掃蕩,導致27軍受到毀滅打擊。1943年後,27軍的兵員補充及訓練都明顯下降,但全體軍官和戰士仍堅持抵抗。
當時,國民黨軍在正面戰場和日軍浴血奮戰,其中有19個師,共20萬人駐紮在山西的中條山脈。這條山脈地勢險要,是西北戰略根據地和運輸鐵路的保護傘,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國民政府深知中條山脈的重要性,派重兵在此防守,而此時日軍透過太行山戰役,把國軍徹底清掃出了晉南。於是,27軍被迫進行戰略轉移,在軍長的帶領下,27軍離開根據地,在日軍的圍追堵截中不斷撤退,渡過黃河。
但是日軍依舊不放棄,乘勝追擊,先後投入10多萬人,不斷壓迫27軍的生存空間,27軍在絕境中,爆發出頑強的戰鬥意志,他們在掃蕩與反掃蕩的鬥爭中,迸發無限的愛國熱情,戰況十分慘烈,犧牲重大也無人貪生怕死,堅定的意志連日軍也為之折服。
當時,與27軍多次交戰的日軍37師團223聯隊,深有體會,哪怕27軍深受重創,也堅持抵抗,絕不投降。這麼一支從血與火中打磨出來的隊伍,被當時廣大老百姓敬佩,親切地稱為“鐵衛兵”。
光俊明的母親得知27軍的訊息,在趕集的路上,趕緊前往尋找,遇到當時27軍部隊,一名姓郭的中尉,請求郭中尉帶著這個男孩,她一人實在無法養活這個孩子,希望孩子可以跟著他讀書識字,長大以後能有出息。郭中尉看到這個年幼的孩子,單薄的母親,決定收養男孩,把他帶在身邊作為養子,隨軍出征。
母親知道這一走可能就是永別,可是她沒有辦法,只能滿含淚水,送別自己的兒子。從此以後男孩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叫“俊明”,代表他以後要做一個英俊,心懷光明的人。郭中尉也答應母親,一旦安定下來,就會帶著俊明讀書識字,從此,俊明就過上了顛沛流離的從軍生涯。
生離死別,命懸一線
作為27軍中最特殊的一員,俊明一開始受到了大家的特殊照顧,郭中尉很快送他進駐地小學唸書,併為他買了學習用品。
在學校裡,他學會了寫字和朗誦,還被推選為班長,每當同學們聽著他的哨聲集合時,俊明心中總是湧現出無限的自豪。
可好景不長,戰火燃遍了整片國土,隨著戰事緊張,俊明不得不跟著所在的27軍到處轉移,南征北戰,學習識字的願望也一再耽擱。
1943年6月,27軍來到了河南省濟源縣,部隊冒著大雨安頓宿營,伴著黃河的波濤聲沉沉睡去。第二天,部隊正準備渡河時,敵軍追了上來,他們就像漫山遍野的蝗蟲一般不斷衝鋒,27軍倉促應戰,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27軍固然作戰勇猛,但敵軍裝備精良,在與日軍戰鬥中傷亡慘重,部隊四散,郭中尉也和俊明失散,不知生死。年幼的俊明經歷戰火洗禮,過早成熟,他很快意識到:自己可能已永遠失去了這位父親。
6月底,中央軍第27軍在毗鄰晉南垣曲的河南省濟源縣,遭到日軍第37師團步兵227部隊的伏擊,日軍趁著大雨偷襲,27軍部隊奮起抵抗,雙方激戰三個晝夜,雙方皆損失慘重,最終27軍數千名戰士犧牲,剩下一萬多人朝洛陽轉移。
而俊明不幸成為了日軍的俘虜,當時,他年僅8歲。深陷敵軍魔爪的俊明能化險為夷嗎?
根據國際簽署的新《日內瓦條約》,日軍必須要保障戰俘,給予人道待遇和保護,戰俘的基本生活需求應得到保障。
可眾所周知,日本一直是一個有小禮無大義的國家,指望他們遵守人道主義,實在不現實。事實上,當時的日軍,一直存在虐殺戰俘的惡劣行徑,特別是對待中國軍人。他們為了減輕物資消耗,同時消滅我軍的有生力量,把戰俘當作奴隸一般對待,沒日沒夜地做著繁重的工作,很多人不是被日軍打死,就是被活活累死餓死。日軍的戰俘營內,幾乎沒有活著出來的戰俘。
當時,27軍的戰俘已經做好了為國捐軀的準備,俊明和其他戰俘被拉到城牆邊,面前一排端著機槍窮兇極惡的敵人,只要日軍小隊長一下令,就會展開一場慘無人道的屠殺。
年幼的俊明在眾人中顯得那麼瘦小可憐,當時的他還渾然不知,迎接自己的將是冰冷的子彈,一臉天真地看著他們。這一幕被一名日本軍官注意到,讓人把他從人堆中拉了出來,避開了被殺死的命運。
俊明就這樣機緣巧合地從鬼門關跑了出來。
來回輾轉,命運無常
那這名中隊長為什麼要救下俊明呢?
原來,拯救俊明的日本軍官叫做高橋,當時的小俊明,讓他想到了自己在家的弟弟,他認為,戰爭之下沒有勝利者。
事實上,高橋和弟弟也是戰爭的犧牲品,他被迫徵調出國打戰,而弟弟也在淞滬戰場中犧牲,所以,高橋對年幼的俊明起了憐憫之心,把俊明救下後留在身邊,從此俊明命運發生轉變,從國軍遺孤到日軍戰俘,跟著這位高橋中隊長一起生活。
俊明跟著日軍東奔西走,因為年紀小,聰明伶俐,很快就融入了軍營生活,日軍看他剃了個光頭,稱呼他為“光少年”,承載著光明希望的意思,而“光”也就成了俊明的姓。
之後,隨著戰爭形勢的變化,日軍不斷轉戰各處,四處侵略,而光俊明也被迫無奈遠離家鄉故土,此時的他還不知道,這一別,就是整整四十多年。
離開時還是青春少年,歸來時已經變成了垂暮老者。1945年6月,光俊明跟隨日軍到了越南,8月15日,隨著兩顆原子彈先後在廣島長崎爆發,巨大的蘑菇雲宣告,日本法西斯徹底失敗,日本天皇宣告無條件投降,日軍發動的這場不正義的戰爭終於結束了。
隨著日本投降,日軍的戰鬥意志直接崩潰,紛紛向盟軍部隊投降。可命運給俊明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眼看光俊明就要重獲自由,可隨後,他又再次被俘虜。
一名叫做加地正隆的日本軍醫提出收養光俊明,盟軍看光俊明舉目無親,而且尚且年幼,便放棄了遣送他回國的打算,讓加地正隆簽署了一份請願書,正式收養光俊明。
從此,光俊明迎來自己的第二位養父。戰爭結束的同時也註定了光俊明的命運:到另一個國度去生活。
遠走他鄉,漂泊無根
二戰結束之後,加地正隆作為一名軍醫,沒有到戰爭中去,選擇遠渡重洋,帶著俊明回到日本熊本市,避開戰火。此時,俊明11歲,經歷多年的波折,磨平了他臉上的稚氣,顯得更加沉穩老練,此時對他來說,最迫切的就是希望能安定下來,而養父也沒有讓他失望。
一到日本,沒有娶妻生子的加地正隆,把光俊明當成自己的親生兒子看待,對他很好,給予他較為優越的物質條件。不僅如此,加地正隆還滿足了光俊明學習的需求。
讀書識字,一直是光俊明最大的願望,母親把他送離家鄉,就是想給他爭取這個機會。可沒想到在中國沒能實現的願望,在異國他鄉的日本實現了。
加地正隆希望他做一個有文化,有知識的人,光俊明也很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學習非常努力。他暗自下定決心,一定不能讓養父失望。之後,俊明雖然上學比較晚,但是他聰明伶俐,學習勤奮,而且深知笨鳥先飛的道理,非常刻苦上進,學業很快突飛猛進。
他沒有辜負加地正隆的希望,高考時,成功考入本地的商科大學,成為一名經濟系的大學生。1959年3月,光俊明大學畢業,進入神戶市的一家外企貿易公司工作,憑藉自己出眾的才華,很快吸引了一名叫範子的姑娘,兩人擦出了愛情的火花。
很快,俊明便與這位年輕貌美的女孩喜結連理,走進了婚姻的殿堂,之後擁有一子二女。光俊明,這名來自中國的浮萍遊子,靠著多年的打拼,在異國他鄉有了屬於自己的家。
1986年,光俊明不甘心為他人打工,在岳父的支援下,自己創辦一家進出口公司,事業蒸蒸日上,財富不斷積累,如今光俊明的公司已經收入上億,他成為了一名千萬富翁。
之後,他踏實肯幹,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青雲直上,一下子打響了名氣,而他也從一個無人問津的戰俘,搖身一變成為了業界炙手可熱的商業新星。
光俊明在日本已經有了財富,有了地位,按理說,他現在的生活就是好好揮霍,享受生活。可是,他突然提出了一個讓人萬萬沒想到的要求:
今天我生活得很好,但是,我非常思念在中國的媽媽和妹妹!
光俊明雖然在日本風生水起,可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華夏子孫的身份,自己的身上依舊流淌著中國人的血,自己的根一直是那個生他養他的山西黑土地。
哪怕現在生活條件優越,但他依舊魂牽夢繞著那片熟悉的故土。
中日建交之後,光俊明知道時機成熟,可以回家了。很快,俊明向中國駐日大使館提出要求,回山西尋親,引起高度重視。
於是,懷揣著追尋血脈,認祖歸宗的訴求,光俊明毅然踏上了回家的歸途。光俊明和養父加地正隆,經中國外交部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批准,於1986年10月來到山西運城地區尋親。運城行署外事僑務辦公室的領導們十分重視,熱情接待,並專門派人員協助尋訪。
可是歷經數十年的風雨飄搖,故土早已物是人非。光俊明想要在茫茫人海中尋找到一個普普通通的女人,無異於大海撈針。
中國是亞洲遭受日本侵略最嚴重的國家,帶來的不僅僅是巨大的財產損失,還有親人失散的痛苦。這就是戰爭給整個民族帶來的痛苦。時過境遷,幾乎所有認識光俊明的老人,都因年長相繼去世,為數不多的線索陸續中斷,光俊明失望了。
久尋無果,離開運城前夕,光俊明對尋親仍抱有一絲希望,他給報社媒體送去了聯絡方式,希望有來自母親的訊息傳過來。他作為遠渡重洋的歸國華僑,引起媒體的高度重視,媒體紛紛寫文章發表,幫助光俊明尋親。
報道引起劇烈反響,一些讀者紛紛來電來信要求認親。但他們卻拿不出有說服力的證據,幾經排查,大多都是投機取巧之輩,光俊明最終尋親無果。
哪怕尋根問祖之路異常艱難,不過光俊明還是一直沒有放棄尋找親人,1987年至1994年,他的尋親之路幾乎已踏遍整個中國,從南到北,他只要一得到親人訊息,就會立刻趕過去,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但遺憾的是,每次都一無所獲。
不過他依舊沒有氣餒,決定尋求各方人士的幫助。得知光俊明的事蹟後,廣大僑胞也十分同情光俊明的遭遇,僑情悠悠,難分難捨,社會各界紛紛獻出援助之手。
多年以來,光俊明一邊尋找親人,見到很多戰爭留下的瘡痍,他深知自己離開家鄉多年,離家還是幼年,如今已雙鬢斑白,所以光俊明想給家鄉做點什麼。
或許是受到養父加地正隆,成為一名熱愛和平的反戰人士影響,光俊明堅持和平的觀念,經歷四十多年的異國他鄉之旅,戰俘的生活讓他過早成熟,他知道現在的和平是多麼來之不易,於是他決定出資支援家鄉建設,幫助家鄉的經濟發展,讓更多的孩子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
作為歸國華僑,他的舉措得到了當地部門的大力支援,很快就卓有成效,看著家鄉的點滴變化,在僑胞和鄉親們的共同努力下煥然一新,身在海外的他得到了寬慰。
後來,光俊明一直為中日和平做著努力,一直致力於中日友好事業,在國際上有著難以磨滅的功績與影響力,他渴望和平,希望生處於和平年代的我們,能再也不受戰火的摧殘。
雖然一直沒有找到自己的親人,但光俊明成為了致力於中日友好的人士,他不希望悲劇再次重演,他希望和平在祖國能一直維持下去,自己也能為此盡一份綿薄之力。
為了寄託對親人的思念,光俊明把自己的故事寫成了一本書,用自己的傳奇經歷不斷敲響戰爭的警鐘,在書中,他詳細描述了自己的經歷,他所經歷的戰爭,他的命運如何被改變,他希望世界可以永無戰爭,希望世界和平。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更應該珍惜我們現在的生活,戰爭帶來的只有無限的痛苦。對於無辜的百姓,戰爭帶來的也只有流離失所,我們應該珍惜和平。
每個熱愛和平的人們,我們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讓我們團結起來,為了我們的目標而奮鬥,讓我們一起,將光明灑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上!
光俊明的一生是悲慘的,但是又是幸運的,幸運的是他兩次遇到養父,盡心撫養他,但是在中國的歷史上,還有很多像他那樣的人,死在戰場或者戰俘營,我們要銘記歷史,更要珍惜和平。
希望世界再無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