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著對誤殺以及肖央的期待,已經有近半年沒有踏進電影院的我花了大半個月的工資帶家人一起看了這場電影(不是電影貴,是我到手工資真的可怕)
不得不說,這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電影,不管是演員的演技,劇情幾次的反轉,還是電影裡的一些細節,以及反映出的一系列倫理問題,每一點拎出來都能寫一篇乾貨滿滿的文章,然而,思想淺薄的我是無法完成這些哲理性文章的,能跟大家分享的,也只是我在電影中看到的一些能引申到生活中的小點滴。
—以下內容不分重要性先後,純屬想哪寫哪—
NO·1 工作與家庭的平衡
這個問題可以說是在職場中必然會碰到的。在電影中,足球場上的小蟲因為父親的缺席悶悶不樂和父親出現後計程車氣大振,轉輸為贏,提示所有沉迷工作的家長該多陪陪孩子了。在身邊確實能看到很多同事廢寢忘食的工作,很少有時間可以留給家人。他們的敬業精神值得敬佩,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工作是無止境的,生命是有限的。孩子很快就會長大,缺少父母關愛的童年再也補不回來了;父母很快就會老去,等到工作忙完了也就沒有多少陪伴的時間了。工作是重要的,但國家都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了,打工人難道還不用回頭看看等著你的家人嗎!
NO·2 輿論的影響力
輿論的影響在誤殺系列中影片中可以說是表現的淋漓盡致。1和2雖然講的是截然不同的故事,但其中民眾給政府的壓力都在劇情推進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實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也是這樣的,隨著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輿論監督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網路力量的推動下,政客下馬,頂流入獄……近幾年發生的許多重大事件背後都有輿論推波助瀾。這是一種進步,但其中也有細思極恐的地方,具體在下一點中分享。
NO·3 吃瓜群眾的可操縱性
可以說,吃瓜群眾是輿論的主體。影片中,僅憑一個故事,民眾大力支援林日朗的行為,幾乎將其視為正義;而在幾個小時之內,在警察開於林日朗投降後仍開槍射擊的情況下,群眾立場依然倒轉,支援警方懲治犯人,這中間表現出來的問題其實是非常可怕的。影片中的民眾表現出了烏合之眾的典型特徵,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網路上的“吃瓜群眾”也是這樣,一些挑撥離間的話語,一段斷章取義的影片就能在網路上引起軒然大波。不知道導演設計這樣的情節有沒有什麼深意,但在我看來,我們在網上衝浪的過程中還是需要理性思考後表達自己真實的看法,避免成為有心人士的“槍手”。
NO·4 保險的重要性
雖然說在電影中,能否拿出鉅額醫藥費不構成影響結果的重要因素,但林日朗夫妻為錢奔波的辛苦仍是讓我感到了深深的焦慮。影片中也有出現醫療保險不能保,政府補助申請難的場景,也許是在暗示什麼,但迴歸生活,我們還是能夠欣喜的看到,至少我們國家的醫療保障是在往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的。不說商業保險,在平時的生活中也能碰到少部分人甚至沒有參加社保,這其實是一件風險非常大的事情。雖然我對醫療保障沒有深入的研究,不知道具體保障的範圍,但還是認為付出一部分錢得到一份長期保障還是非常划算的。我們還是應該相信我們的國家,會把醫療保障做的越來越好,讓百姓能夠沒有後顧之憂!
NO·5 活在當下
明天和意外真的是不知道哪一個會先來。出車禍的市長兒子,倒在足球場上的小蟲,突然離世的小珊,被搶走的心臟……都在提醒著我們這一點。新時代的我們多多少少都承受著一些壓力,新聞裡的猝死、跳樓事件屢見不鮮。適時調節心情,選擇活在當下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去學習的。也許有點難度,但做好了,能獲得更快樂的一生。
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我們可以從電影中學到一些東西。每個人眼中都有不一樣的哈姆雷特,我在此將我眼中的誤殺2給予的啟示分享給大家,如有不同意見,歡迎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