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前言
在毛澤東的一生中,他只為一個人抬過靈柩。這個享受如此高規格待遇的人就是林彪的堂兄弟林育英。
林育英1897年2月出生,湖北黃岡人,曾化名張浩。1942年3月,因腦溢血導致併發症在延安去世,年僅45歲。
雖然林育英的生命短暫,但是他在關鍵時刻為我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保證了黨的團結。毛主席為了祭奠林育英,親自寫了一副輓聯:忠心為國、雖死猶榮。
02、林育英是中共早期工人運動領導人
早前,湖北黃岡有“三傑”,林育英、林育南、林彪,他們三人是堂兄弟。林育南是最早參加革命的,林彪和林育英都是由他帶領走上革命道路的。1931年,林育南在上海被國民黨反動派秘密殺害。
1922年,林育英經林育南、惲代英介紹加入共產黨。他是中共早期的“工人運動”骨幹,之後參加了香港海員大罷工。1923年,還在長沙組織大罷工。
值得一提的是,林育英雖然是個進步青年,但是他的婚姻是包辦的。早在1916年,19歲的林育英與自己同歲的塗俊明結為夫婦。
塗俊明是大字不識的鄉下婦女,但林育英並未因此嫌棄塗俊明,反而夫妻非常恩愛。塗俊明還成為黨員。他們共有三子,除了老二在1948年東北剿匪時犧牲外,老大和老三建國後都幹得不錯。老三林漢雄還在1988年當過建設部部長。
林育英曾去過蘇聯兩次。1924年5月,去莫斯科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學習,1926年回國。1933年,他作為中共工人運動領導人代表,去莫斯科參加國際職工代表大會,並擔任全國總工會駐赤色職工國際代表和中共中央駐共產國際代表。
在此期間,林育英還參與了以中共中央名義發表的《八一宣言》起草和定稿工作,出席了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而且他人緣很好,善交朋友,多次與季米特洛夫、斯大林交談,探討中國革命的問題。
1934年10月,紅軍開始長征後,中共中央便與共產國際失去聯絡。為了儘快恢復電訊聯絡,並傳達共產國際七大精神,共產國際和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決定派林育英回國。季米特洛夫在向林育英徵求意見時,他愉快接受。斯大林也表示同意。
從蘇聯回延安只有三條路可走,新疆、東北和蒙古,新疆太遠,東北正處在日本帝國主義統治下,從蒙古入境較近,但是要透過荒蕪人煙的大漠,而且關卡重重,不能帶檔案和密碼本,所以資料都要記在腦子裡。
在準備好之後,林育英化名張浩,和密電員趙玉珍一起踏上了回國的道路。忍飢挨餓、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在1935年11月初到達陝西定邊縣,並與黨組織取得了聯絡。11月中旬,到達了中共中央所在地瓦窯堡。
03、以共產國際代表身份爭取張國燾北上
1935年12月8日,林育英在張聞天的陪同下見到了毛澤東。毛澤東緊緊握住他的手說:“你回來了,我們的隊伍裡又多了一員大將!”毛澤東向他詳細詢問了共產國際的情況,林育英有問必答。當天,他還見到了林彪。二人見面時,幾乎沒有認出來。
12月下旬,中共中央召開瓦窯堡會議,林育英傳達了共產國際七大的會議精神和在莫斯科制定《八一宣言》的經過。會後,林育英主動要求中央給他分配工作。
毛澤東對林育英說:“一是黨的白區工作沒有負責人,希望他能擔任中央白區委員會書記;二是有一個很棘手的事,就是幫助協調中央和紅軍領導人的團結問題。”
建國後,《紅星耀中國》的作者美國人埃德加·斯諾曾向毛主席提問:“你一生中最黑暗的時刻,是什麼時候?”毛主席毫不遲疑地回答:“1935年,在長征途中過草地的時候。當時紅軍內部對於下一步行動有著很大的分歧,如果不妥當處理,那麼將會極為危險。”
這說的就是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會師後,然後混編為左右兩路軍,朱德、劉伯承跟隨張國燾在左路軍。黨中央定的決議,兩路軍一路北上到陝北建立根據地。但是張國燾公然違背中央決議,帶領左路軍南下。在1935年的10月5日,公然另立中央,走上分裂黨、分裂紅軍的錯誤道路。朱德、劉伯承拒不承認,還被張國燾軟禁起來。
毛澤東就是希望林育英藉助自己的共產國際代表的身份,把張國燾和左路軍拉回來。12月5日,張國燾公然致電中共中央,要陝北的中共中央改為“北方局”。林育英看到這封電報後,氣憤地說:“什麼東西,不知天高地厚!”
1936年上半年,林育英以共產國際代表身份,連續給張國燾發電。電文中說他受共產國際委派,協調解決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的分歧,並帶有共產國際七大對中國革命問題的意見和密碼,如不信,可與共產國際通電。
對於林育英本人,張國燾並不感冒,但是對於他共產國際代表的身份,張國燾就不得不考慮,因為林育英的話代表共產國際的指示。中共中央的話他可以不聽,共產國際的話他不敢不聽,而且共產國際是支援毛澤東的,張國燾越來越意識到他一意孤行給自己帶來的被動。如果再繼續帶部隊南下,就是違背共產國際的指示。
這個時候的左路軍的內部形勢也發生了變化,作戰接連失利,就連一貫支援他的紅四方面軍政委陳昌浩也開始反對他,張國燾的心情越來越複雜。
林育英又接連以共產國際代表身份發電,講事實、擺道理,最終張國燾接受了林育英等人的建議,率軍北上。1936年11月初,林育英到寧夏同心城,迎接紅二、紅四方面軍的到來,代表中央會見了張國燾、朱德。
所以,林育英在關鍵時刻團結了紅軍,避免紅軍分裂,也為紅軍保留了更多的火種,避免其造成更大的傷亡,為我黨作出了巨大貢獻。張國燾後來在自己的回憶錄裡也談到,他本人極為看重林育英同志。在他們回到瓦窯堡後,林育英又多次同張國燾談話、做工作。
04、毛澤東親自為林育英抬靈柩
抗日戰爭爆發後,1937年8月,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取消了政委制度,政治工作被削弱。10月,八路軍恢復這一制度,林育英任129師政委,師長劉伯承。
由於林育英在1930年被叛徒告密,曾被日軍逮捕。1932年1月,雖然被營救出獄,但身體受了嚴重的傷害。所以,在129師的大強度工作,導致林育英的腦病時常發作,經常暈倒在工作崗位上,但依然堅持工作。
劉伯承向黨中央報告了他的嚴重病情,建議中央將林育英調回延安治療。毛主席接電後,與其他領導人商量,決定調林育英回延安,派鄧小平接任129師政委。
1940年4月30日,延安召開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大會,林育英應邀講話。剛講了不到10分鐘,他就突發腦溢血,立刻送到醫院搶救。幸虧送醫院及時,林育英脫離生命危險,但以後卻無法站立起來。
住院期間,毛主席多次看他。林育英說:“主席,我是老病號,你太忙了,不要再來看我了。我的身體不行了,再保養沒什麼用,現在革命正是需要人的時候,我卻躺在床上,心裡非常難受啊!”
1941年8月,日軍飛機轟炸延安。一顆炸彈落在林育英的窯洞門口爆炸,巨大的爆炸聲導致他的病情突然惡化。在治療了半年多之後,1942年3月6日,林育英因病在延安逝世,終年45歲。
3月9日,中央公祭林育英。公祭之前,毛主席對朱德、任弼時等人說:“林育英是一位很好的同志。我提議,他的靈柩由我們幾個主要領導人親自抬。”朱德、任弼時都表示同意。
上午9時,公祭儀式開始。毛澤東、朱德、楊尚昆、徐特立等領導人親自將棺材抬到桃花嶺上安葬,這是毛澤東這一生唯一一次執紼抬棺。
參考資料:1.汪幸福:《林家三兄弟》;2.王樹增《長征》3.《毛澤東親自為其抬棺執紼的人:林育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