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邊萬莉 綜合報道 “資訊時代基層銀行大有可為,它們有基層資訊和服務上的優勢,對基層客戶有一手的觀察。”近日,中國金融學會會長周小川在“2021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上演講時如是說。
周小川說,資訊科技發展非常快,特別是網際網路、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推動很多FinTech公司和BigTech公司的出現,為金融服務特別是銀行服務創造了新渠道,也帶來新挑戰。與此同時,基層銀行,主要是小銀行,當然也包括一些大銀行相對獨立的基層網點,為國民經濟服務的空間和方式以及自身生存發展都面臨新局面和挑戰。
他表示,“在面臨當前各種挑戰和總結過去經驗教訓的情況下,我們有必要深入研究和思考銀行業,特別是小銀行,為國民經濟服務以及自身生存發展的機遇和空間。”
在周小川看來,資訊時代基層銀行仍大有可為。他表示,比較之下,小銀行在資本、估值、客戶、支付系統、跨業和IT隊伍上,都處於弱勢。小銀行的優勢只是擁有牌照並參加了存款保險。如果小銀行用弱勢去競爭,前景堪憂。因此,可以得出清晰的結論:基層銀行必須紮根基層,加強與基層客戶的聯絡,發揮掌握基層客戶資訊的比較優勢,著重服務好基層。這個空間還是很大的,這也是事關經濟全域性的一件事。
周小川指出,“從我國一些辦得很好的基層銀行的經驗可看出,基層銀行大有可為,它們有基層資訊和服務上的優勢,對基層客戶有一手的觀察。如果抓住了自己的潛在優勢,基層銀行為國民經濟服務及其生存發展的空間是很明顯的。但如果用自己的弱勢到市場打拼,就非常令人擔憂。從長遠來看,資訊科技會進一步動態發展,現在還不能完全說清楚,希望大家關注這些趨勢,研究這個題目。”
對此,他提出了五條建議:
第一,要高度重視資訊科技發展的挑戰,以及它對銀行組織結構、業務發展空間和銀行監管所提出的挑戰。
第二,小銀行紮根基層仍有重要的比較優勢,仍大有可為。當然,這和我們有些銀行傳統思路是不同的,需要做一些扭轉。
第三,銀行要重視比較優勢的規律,不要拿自身弱勢當作發展引擎。
第四,可以試著先從銀行體系結構演變,包括銀行網點未來功能入手進行研究,一定程度上這也可擴充套件到其它型別金融機構,因為道理是相通的。
第五,在整體研究方法上,過去主要是按照業務和在國民經濟中的角色出發,未來可能更多地轉向以資訊理論為基礎進行分析、論證、指導金融機構各項相關政策和發展戰略,使其更加適用於新時代,適用於共同富裕和高質量發展的需要。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