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是人世間最溫暖的感情,當我們面對生活的不平時,想起父母、子女,心中都會一暖。
老舍先生在《我的母親》一文中寫道: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還有點孩子氣。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裡,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有母親的人,心裡是安定的。
古人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今天,要分享4首詩人寫給子女的詩,有笑點,也有淚點。
《責子》
晉·陶淵明
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
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
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
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
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
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慄。
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陶淵明有5個兒子,孩子多了,都“不盡如人意”,陶淵明開始了吐槽模式。
我的5個孩子,都不喜歡學習。阿舒16歲了,懶惰無人能比;阿宣快到15歲了,也不愛學習;阿雍阿端13了,連六和七都不認識;阿通才9歲,每天就知道要梨子栗子吃。
百般無奈下的陶淵明,只能借酒澆愁。
關於這首詩,有人說,是陶淵明抱怨孩子不肖,北宋的黃庭堅有不同看法,他說:“觀淵明此詩想見其人慈祥戲謔可觀也。俗人便謂淵明諸子皆不肖而淵明愁嘆見於詩耳,可謂痴人前不得說夢也。”
小編讀這首詩時,也感覺戲謔可愛。試想一下,陶淵明閒暇時,看著這五個兒子,頗有憨態可掬之感。
有的時候,父母之愛,並不複雜,也許就藏在他看你的眼神裡,藏在他對你戲謔的玩笑中。
《洗兒詩》
宋·蘇軾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蘇軾被貶黃州後,侍妾朝雲為他生下了一個兒子,給兒子洗身時,蘇軾寫下了這首詩。
蘇軾聰明一生,卻坎坷不斷,於是,他希望兒子愚笨一點,願他無災無難的做官。
父母對子女一直寄予了期望,但是,如果要在期望和平安中選一樣,那麼,所有的父母一定會選平安。
有一首歌裡曾經唱到: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
父母之愛子,有的時候,不盼你大富大貴,只願你一生平安。
《送楊氏女》
唐·韋應物
永日方慼慼,出行復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輕舟。
爾輩苦無恃,撫念益慈柔。
幼為長所育,兩別泣不休。
對此結中腸,義往難復留。
自小闕內訓,事姑貽我憂。
賴茲託令門,任恤庶無尤。
貧儉誠所尚,資從豈待周。
孝恭遵婦道,容止順其猷。
別離在今晨,見爾當何秋。
居閒始自遣,臨感忽難收。
歸來視幼女,零淚緣纓流。
有人說,世間所有的愛,都走向相聚,只有父母的愛,走向離別。
韋應物早年喪妻,留下兩個女兒相依為命。這一天,大女兒出嫁,詩人送其出行,“永日方慼慼,出行復悠悠”,女兒要嫁去遠方,一整天,詩人都憂鬱悲慼。
女大當嫁,這是世間規律,詩人亦不能將女兒永遠留在身邊。
在悲傷之外,作為一個父親,他囑咐女兒:勤儉持家、孝順長輩、恪守婦道、行為得體。
有人說,婚禮上最扎心的一幕就是送女出嫁了。那一年,父親把她從醫院抱回家,今天,父親把她從家裡送出去。
幾十年的心血、親情,一朝怎能割捨。
可韋應物是理性的,將對女兒的叮囑深深印在心裡,將感傷留給自己。這就是父親對女兒的愛吧!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這個冬天,陸游正如飢似渴地讀書,窗外北風呼號,陸游想起兒子,於是寫下這首詩。
兒子,古人讀書向來用功,你要向他們學習。再者,紙上學到的知識終究是淺顯的,要真正理解書的含義,必須親身實踐才行。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已經成為哲理名句,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母親永遠希望孩子快樂平安,而父親,總會更理性些,希望孩子在未來的路上走得更遠。
不論是哪一種愛,都是這世間最溫暖的愛。一如陸游在冬夜晚上寫給兒子的贈詩,是對兒子未來的期望。
有人說:世界上唯一敢得罪的人就是父母,因為他們的愛沒有目的,不求回報。
有人說:父母的愛如空氣,無處不在,無聲無息。
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抬起頭,只要想到,這世間還有一盞燈是為你而留,這世界還有父母,愛你無怨無悔,這困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