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從此推翻了中國延續了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主革命,傳播民主共和理念,極大的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及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侵佔了中國東北;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盧溝橋事變,繼而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軍民奮起反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歷時十四年的全民族抗戰正式打響;
1946年6月,國民黨公然撕毀停戰協議,調集重兵,發動了全面內戰。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奮起自衛,解放戰爭全面展開。最終經過三年多的艱苦奮戰,國民黨的有生力量被大舉殲滅,中國共產黨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整個二十世紀的上半個世紀,中國人民幾乎一直走在戰爭的道路上。從推翻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到趕跑侵略者日本,再到打倒國民黨獨裁政府,中國人民從民族的深淵中站起,在戰爭中走向了民族解放的革命道路,也從此走上了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
不懂歷史則無法共鳴戰爭,不懂戰爭則無法認知歷史。歷史和戰爭,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無法孤立的。中華民族透過戰爭走向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這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爭,讓中國人拋頭顱灑熱血,以嶄新的面貌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今天,我們依然敬畏歷史,我們想要透過戰爭,找到並發現戰爭之外的事情,以及戰爭教會我們的事。
1、覺醒年代,先驅是彌足珍貴的
電影:革命者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13位革命先驅齊聚上海。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20世紀中國近代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此後,我黨始終堅定地與人民大眾站在一起,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利益,進行了半個多世紀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其中最先站上革命舞臺的先驅就有李大釗先生。
李大釗,字守常,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也是學識淵博、勇於開拓的著名學者。
民國初期的中國,政府腐敗無能,人民生活水深火熱,在當時黑暗的社會現實下,許多愛國的知識分子紛紛走出國門,尋找救國之路。1913年,李大釗東渡日本,勢從黑暗中摸索救國之路,也是在那時候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學說和社會主義思想。1917年,俄國十月革勝利,守常先生在反覆比較中認定馬克思主義能救中國,認定中國應該走社會主義道理。他熱情地謳歌十月革命,以極其敏銳的眼光深刻認識到這場革命將對二十世紀的世界歷史產生劃時代的影響,並且從中看到了中華民族爭取獨立以及求得解放的希望。之後,先生一直致力於馬克思主義的推廣,組織起青年學生,領導工農運動,為勞苦大眾發聲,並最終,與陳獨秀先生完成了建黨偉業。
2、辛亥革命,千錘百煉方成始終
電影:辛亥革命
二十世紀初的中國,風雲激盪,內憂外患並存,中華民族實到了危亡之際,在此社會背景下,革命逐漸成為潮流。1895年到1910年,革命黨人先後發動多次起義,在清王朝殘暴的鎮壓下,大批革命先驅先後犧牲,革命一度陷入低潮。
1903年,為抗擊沙皇俄國侵佔我國東北,黃興與同學組織二百餘人組織拒俄義勇隊,自此,開啟了他革命的一生。1905年,黃興在日本結識孫中山,引為至交,從此兩人攜手開啟了轟轟烈烈的革命生涯。1907年到1908年間,黃興直接參與及指揮數次起義,但均遭遇失敗。1911年,黃興再次部署廣州起義,起義雖然再次失敗,但在全國範圍內引起極大的革命激勵作用。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故事振奮了國人,而黃興雖然屢戰屢敗,但是他勇敢無畏,身先士卒,在國民當中贏得了崇高的聲望,之後,吸收起義失敗的教訓,黃興等重新部署,將之後革命的重心轉向長江流域,準備在中部地區發動起義,而這也為後續的辛亥革命確立了正確的革命路線。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黃興任革命軍戰時總司令,率民軍浴血奮戰,與清軍激戰數月,功績卓著,為各省獨立贏得了寶貴的時間。1911年12月,黃興抵達上海,次日,江浙聯軍攻下南京,在上海的各省代表舉行會議,決定成立臨時政府,並公舉黃興為大元帥。
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黃興任陸軍部總長、參謀總長、兵站總監,事實上承擔著政府總理和軍事統帥的職責,盡全力輔佐孫中山。
3、抗日戰爭,堅定的信仰讓我們決勝千里
紀錄片:大抗戰
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發動918事變,東北告急。1937年7月7日,日本繼續發動盧溝橋事變,至此開啟了全面侵華戰爭。
1935年,由音樂家聶耳譜曲,田漢填詞的《義勇軍進行曲》誕生,從此“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就是中國人民抗戰的真實寫照。十四年的抗戰,血與淚的戰鬥史。中國人民用堅定的信念武裝自己,用巨大的犧牲拯救民族於危亡之時,向侵略者爆發出最激烈的反抗。在最絕望最危險的時刻,無數軍人拋頭顱灑熱血,始終衝在戰爭的前線,他們用錚錚鐵骨寫下了對祖國母親的愛與守護之情,現在讀來依然讓人心潮澎湃。
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為其死,毫無其他辦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決心,我們國家及我五千年曆史之民族決不至亡於區區三島倭奴之手。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張自忠)
日寇進犯,我軍首當其衝。戰死者光榮,偷生者恥辱。榮辱繫於一人者輕,而繫於國家民族者重。(佟麟閣)
此次戰爭為民族存亡之戰爭,只有犧牲。此謂我死國活,我活國死。(郝夢齡)
餘此次奉命固守東瓜,因上面大計未定,其後方聯絡過遠,敵人行動又快,現在孤軍奮鬥,決以全部犧牲以報國家養育,為國戰死,事極光榮。(戴安瀾)
此謂我中華民族之氣節,之決勝關鍵也。
4、解放戰爭,戰場上決勝的關鍵往往取決於戰場後方
電視劇:大決戰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解放戰爭中最重要的三大戰役之一的淮海戰役打響。
兵法有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而這一次,站在人民軍隊身後的就是中華大地的老百姓。淮海戰役歷時66天,人民解放軍以60萬對陣80萬國民黨軍,最終殲滅國民黨軍55.5萬餘人,創造了現代戰爭奇蹟,為解放全中國奠定了基礎,而這,離不開戰場後方老百姓的支援。88萬餘輛推車,20.6萬副單架,30.5萬副挑子,543萬支前民工,一程又一程,不斷將革命推向勝利。
所以在電視劇中,我們看到,國民黨軍餓著肚子打仗,處處受制,甚至幾個包子就能讓大批軍人繳械投降;而共產黨軍則輕裝上陣,因為每到一處都有老百姓的支援,不僅不會餓肚子,犧牲計程車兵也很快能得到新的兵源補充,這樣的軍隊,不打勝仗才怪。其實,不是共產黨戰勝了國民黨,而是人民選擇了共產黨。
後記:
最近這兩天,關於臺海局勢緊張,國家進入戰備狀態的新聞很多,甚至有討論去臺灣哪裡買房的問題,要知道,我黨是在戰爭中成長起來的,自然不懼怕戰爭,但我黨素來熱愛和平,也一直積極用和平會談的方式解決問題,因此這條基本國策也不會變,所以說想要睜開眼睛看到外面變天的可能性很小,但是疫情有可能捲土重來,所以適當囤生活物質也未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