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要請很多的神兒,俺們這裡的風俗,天地跟灶王爺,是肯定要請的。把天地眾神請來以後,貼在正房的牆上。把請來的灶王爺,貼在廚房鍋灶的牆上,來保佑全家人的平安。那麼這灶王爺到底是誰呢?
傳說在很久以前,一個叫張生的小夥子娶了一個叫郭丁香的媳婦兒。這郭丁香可是難得的好媳婦,自從她嫁給這張生以後,她每天那可是一大早就起來了,到了老晚兒才上床歇息兒,她是非常的勞苦呀!俗話說,勤儉才能治家,幾年下來,這張生家就興旺起來,家裡蓋起了大幾十間的房屋,土地寬廣,騾馬成群,成了村裡的大戶人家呀!這村裡的百姓兒,都誇讚這張家的好日子可是多虧了他有一個好媳婦呀。
這張生瞧見這家業兒是越來越大,這日子也過得越來越舒服了。這眼看著郭丁香每天沒白天沒黑夜的勞苦,她老得那可是非常的快呀,臉上的皺紋多起來了,手上的繭子也是越來越硬了,面板也是越來越粗糙了。這張生瞧見兒媳婦郭丁香人老珠黃,他可就變了心了。後來,他就整天不幹活兒,就一門兒心思的要休掉這郭丁香,好娶一個年輕貌美的媳婦兒。於是,張生兒就整天地瞧著這郭丁香不順眼兒,他就開始橫挑鼻子豎挑眼,找著郭丁香的不是兒子,過了幾個月後,就乾脆休掉了這郭丁香。等他休掉了郭丁香以後,他又娶了鄰村李財主的女兒海棠。這李海棠可不比郭丁香那樣的勤快,她可跟這張生兒可是臭味相投呀!她整天吃好地喝好的,花天酒地的,你想想,這個家兒還不得坐吃山空呀。果然,沒過多久,這張生的家兒可就給敗光了。先是賣房子賣屋,後來是賣地兒,到了最後就窮得連飯也吃不上了。這李海棠眼看著過不下去了,就偷偷地跑了。這張生沒吃的沒喝的,就成了一個乞丐兒。
有一天,這張生要飯到了一家門口兒,這家的一個僕人給了他一碗湯喝了。張先生就說“這湯真好喝,再給一碗吧。”那僕人就又給他盛了一碗兒,這張生兒又給喝了。這張生喝完兩碗湯兒,瞧見這天色也不早了,就說“天不早了,求求你家東家兒,讓俺在你家住上一晚兒吧?”僕人說“行。”這僕人兒就領著張生住到了廚房裡住下了。張生覺得還有些餓,還想喝一碗兒湯兒,那僕人兒二話不說,就給這張生兒盛了一碗兒,張生喝完以後,就說“你東家心眼兒真好,你給說一聲兒,俺想見見他。”僕人兒說“不用說,俺家東家兒心眼好,給他說一聲兒準來。”這張生兒心裡那是感激得很呀!他正想著,這家的東家兒來了,這張生一瞧兒,好面熟呀。他再仔細得一瞧兒,我的媽呀,這不是給俺休掉的媳婦郭丁香嗎!這郭丁香就問張生,說“咋就到了這個地步了?”張生臉兒漲得紅紅的,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他心想“俺哪裡還有臉兒活呀,乾脆死了吧!”這張生瞧見這郭丁香家裡的大鍋底下的火兒正燒得旺旺的,就一頭兒鑽到了這鍋底底下給燒死了。
這玉皇大帝知道這張生不好,可他還是知道羞恥的,能自個鑽到火裡燒死自個,還不算太壞兒。張生兒死在了這鍋底底下,就封他為灶王爺吧。於是,就讓張天師傳下旨意,就封這張生兒為灶王,為一家的主人。家家戶戶逢年過節的時候,都要用這種果子來敬他。每年的臘月二十三,這灶王也就騎著馬去天上學說這家家戶戶的情形,臘月三十就回來,在這天上過上七天。
這百姓兒恐怕這灶王爺在天上學說的時候不說自家的好話兒,就在送他上天的時候,就用這秫秸稈扎個馬兒,做些麵條兒,讓他吃飽喝夠,還祈禱一番兒,讓他上天后好好地學說兒。後來有些地方,還用糯米兒做個糖糕孝敬給他,是要粘住他的嘴兒,不讓他學說壞話。百姓兒還在灶王像的兩邊題寫一副對聯:“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橫批是“一家之主”。
說到這,耳邊又響起了小時候過年時唱得順口溜兒,“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滿街走。”這“二十三,糖瓜粘”,說的就是二十三做糖糕,孝敬的就是這灶王爺。又快要過年了,快要到請灶王爺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