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家有6畝土地,我們一家都在城裡生活,原本以每年800元/畝的價格租給了種植大戶,合同還沒到期,種植大戶就不知是何原因,今年突然就不再繼續承包了。聽鄰居講,如今種植小麥玉米雖然省時省力,但經濟效益一般,每年的種植收益頂多3000多元。
聽說種植中藥材比較賺錢,如果將這6畝土地全部種上中藥材,有沒有種植一年就能收穫50000元以上的中藥材品種呢?
我國人工種植的常見中藥材為300多種,種植規模近9000萬畝,雖然和果樹、蔬菜等經濟作物相比種植規模不佔優勢,但每年2000億元的成交額也足以讓中藥材在種植業大放異彩,如今,這種被稱為“隱蔽在角落裡”的經濟作物,正在迎來最好的時代,“種藥熱”已經形成,大有席捲全國之趨勢,
加上今年中藥材遇到“漲價年”,豐厚的種植收入讓藥農們欣喜不已,同時也讓“圈外”人羨慕不已,在這個大背景下,農戶們想要發展中藥材種植的願望自然很強烈。
對於這樣的求助,筆者認為現階段能選擇種植的中藥材並不是很多,6畝土地一年的時間內要取得50000元以上的收入,平均畝收入就是8300元以上,既符合當前種植階段,又符合種植期望的,只有中藥材白朮了。
白朮,為菊科塊莖類中藥材,以種苗移栽,一年生長期就可以銷售,縱觀近20年白朮市場行情,市場低谷期並不太多,如果能保持較高的種植管理水平,畝收益8000元以上並不稀奇,特別是今年,白朮畝收益最高能達到20000元左右,這樣的種植收入,豈能不讓人心動?
每年的12月份,都是白朮種植的最佳季節,生長至來年10月份開始收穫,雖然生長期不足一年,但也經歷了春夏秋冬四季,那麼,對於白朮種植,又有哪些比較關鍵的環節呢?
1、土地選擇是基礎
並不是所有的土地都適合種植白朮,能達到種植要求的土地,必須克服白朮“兩怕”屬性,一是怕重茬。種植白朮的田塊,原則上五年內不能再種植白朮,三年內不能種植塊莖類經濟作物或病蟲害較為嚴重的經濟作物。
二是白朮怕水淹。排水不暢或易積水的田塊千萬不能種植白朮,近些年白朮行情強勁,主要是因雨水過多受災所致。
2、種苗選擇是關鍵
白朮是一種極易感染根部病害的中藥材之一,若想白朮種植取得成功,種苗選擇最為關鍵,首先,要選擇沒有病菌侵染、表皮無破損、無悶包現象的健康白朮種苗;其次要進行曬種,將挑揀出來的健康種苗放在太陽下曬3-4天,直至表皮萎焉,從而達到曬乾表層水分,達到紫外線殺菌的目的。
最後採取化學藥劑進行拌種,如每畝300-400公斤種苗,可採取27%苯咯噻懸浮種衣劑80克+50%克菌丹50克+5%氨基寡糖素或0.01%蕓薹素內酯10毫升,兌水10公斤均勻噴施在白朮種苗表層,能達到殺蟲殺菌、刺激萌發毛細根的效果。
3、合理施肥有竅門
種植值錢的中藥材,不是說肥料施用越多,產量就越高,找對施肥竅門才是取得高產的關鍵點,白朮施肥應採取“輕底肥,重追肥”的原則,所謂的輕底肥,是指底肥少施氮磷鉀複合肥,主要以有機肥、生物菌肥為主,適量補充中微量元素的施肥原則,因為白朮在土壤中的萌發期較長,從種植到出苗,往往需要60天左右的時間,施用過多氮磷鉀複合肥,就容易流失浪費掉,既浪費了資源,又增加了種植成本。
白朮想要取得高產,在施好底肥的同時,還要注重生長期的兩次施肥,一是苗期的壯苗肥,以高氮中磷低鉀為主;二是塊莖膨大期前的膨根肥,以低氮中磷高鉀複合肥為主。
最後,筆者想要提醒的是,中藥材種植雖然賺錢,但並不是有好行情就能取得好收益,畢竟種植中藥材需要過硬的技術,種植小白還是多掌握種植知識之後再進行嘗試種植,特別是白朮這種畝投資成本4000多元的中藥材,一旦稍有不慎,便會有血本無歸的可能。
另外,對於中藥材銷路問題,筆者也給出兩點建議,一是建議種植當地地產藥材,地產藥材基本上都有穩固的市場銷售渠道,不會為種植出來賣不掉而發愁;二是不要刻意追求冷門,冷門中藥材雖然市場競爭壓力小,但銷售渠道也相對較窄,除非你靠近像安徽亳州這樣的大型中藥材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