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9月初的時候,中青校媒做了一份關於“00後大學生找工作”的調查問卷,結果顯示:超過20%的大學生預期自己畢業後月薪過萬,其中8.20%男生和3.25%女生預期自己會進“5萬元俱樂部”,此外,67.65%大學生預估自己畢業10年內就能實現年入百萬。有受訪大學生表示,未來10年自己透過工作攢十幾萬元,然後父母“補貼”一部分,湊夠30萬元的首付就能買到100萬元的房子,也就實現了賺取百萬元的夢想。
顯然,調查結果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其一,年輕人有夢想是好事,但顯然其中大部分人都難以實現年入百萬元的目標,根據統計局資料,2020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7540元,年收入高於27540元相當於超過了一半的居民,由此可見年入百萬肯定屬於金字塔頂端的人群。其二,持有價值百萬元的房產,真的等於“富裕”了嗎?
根據央行公佈的城鎮家庭負債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12月,我國城鎮住房普及率就已經超過了96%,由此可見絕大多數的家庭已經持有了住房。但對於其中大部分家庭來說,住著百萬元的房子,開著幾十萬元的車子,揹負著幾十萬元的貸款,卡里餘額常年不超過四位數才是生活常態。央行前不久釋出的資料顯示,2021年11月末,個人住房貸款餘額38.1萬億元,當月增加4013億元,較10月多增532億元。城鎮家庭數量為3.46億,相當於每個家庭還欠著銀行11萬元房貸。
自1998年“房改”後,住房被賦予了商品性質,過去20多年來我國平均房價從不到兩千元上漲至萬元,上漲了 500%,需要注意的是這僅僅是“平均值”,事實上即使是一些熱門的三四線城市,房價漲幅就超過了5倍,熱點二線城市漲幅超10倍,一線城市房價漲幅更是達到三四十倍。為了衡量買房難度,經濟學家提出了“房價收入比”的概念,按照國際標準,“3-6”為合理區間,但根據諸葛找房釋出的全國重點100城2021上半年房價收入比資料顯示,房價收入比在“10-20”之間的城市有60個;“20-30”的城市有4個;“30-50”的城市有4個。
此外,2000年,我國M2為13.5萬億,而2021年10月已經漲到233萬億,短短20年時間廣義貨幣供應量增加了17.3倍,我國也從高儲蓄型轉變為高負債型,以2021年前三季度的資料為例,據相關資料顯示,前三季度中我國人民幣存款相比2020年同期少了約1.54萬億元。也有專家做過測算,在早期房地產市場迅速發展時期,每往房地產投資1塊錢人民幣,就能拉動8.2元的GDP增長,說明房地產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我國經濟發展。
另一方面,加上部分力挺樓市的專家的導向,比如“房改專家”孟曉蘇:房價越高,對於老百姓來說意味著擁有越多的財富。北師大教授董藩:鑑於房地產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影響力,沒有房地產交易量的持續回升,經濟恢復是非常難的。正因如此,對於那些手裡拿不出1萬元,但仍覺得幾十萬元是小數目,自信認為畢業後能實現“年入百萬”的大學生來說,會產生“買房等於坐擁百萬資產”的想法也就不足為奇了。
但問題在於,一味靠房地產來拉動經濟發展並不可行,隨著時間的推移,房地產市場能夠帶來的正向效應越來越小,所欠的債務越來越多,產生的泡沫越來越大,並且由於其本身不健康、不協調的發展模式,甚至阻礙了我國的實體經濟。往小了說,大街小巷的商鋪,由於房租過高導致資金流動異常而關門的商鋪數不勝數,如今隨處可見的都是藥店、餐館、房產中介。往大了說,高租金高地價也讓企業增大了負擔,進而導致核心競爭力降低,實體經濟難以發展。
前不久,一篇名為《明年比今年更難,或是一個大機率事件》的文章引起了廣泛關注,受全球經濟大環境的影響,我國也迎來了“輸入型”通脹,物價上漲,百姓消費能力降低,目前來看短時間通脹並不會結束,加之傳統行業越來越難以經營,明年可能會比今年更難。與此同時,我國樓市也進入了寒冬時期,新房二手房市場遇冷、土地流拍率增加溢價率降低、近400家房企破產、23座城市釋出“限跌令”,一時間“救市”呼聲不絕於耳。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保樓市還是保實體經濟?對此,央行出手,國家也作出了選擇,12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釋出訊息:為支援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於2021年12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約1.2萬億元。答案已經很明顯了,降準、放水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支援實體經濟發展”。
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少人依舊認為未來房價還會大漲,原因在於放水後的1.2萬億元最終都會流向樓市,助推房價大漲。對此,央媒經濟日報發文《不要簡單化理解宏觀政策走向》中明確表示:有些市場人士認為第三次集中供地土地出讓條件放鬆和房地產企業貸款增加等因素,疊加降準信號釋放,說明宏觀政策將走向寬鬆。這一看法是對宏觀政策比較簡單化的理解,容易引起誤讀,“房住不炒”的政策目標不會改變。
事實上,對比一下近些年房地產與經濟相關的高層會議不難發現,每次提到房地產,關鍵詞基本上都是圍繞“房住不炒”、“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不將投資房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由此可見當前樓市調控核心依舊是消除住房的金融投資屬性,使其逐漸迴歸居住屬性。12月8日至10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更是連提25個“穩”、30個“進”,並特別強調“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支援”。
可能有人會認為,既然高房價已經阻礙了實體經濟發展,那麼為何不直接採取“一刀切”的方式來調控樓市呢?這樣既解決了房價過高的問題,同時也讓無房剛需能夠更容易實現買房的目標。事實上,之前已經有兩個國家這樣做了,其中一個是日本,造成的後果卻是整體經濟倒退20年,直到現在當地居民依舊不敢買房,反而選擇租房的方式。另外一個是美國,造成的後果是“次貸危機”全面爆發。經驗表明,調控樓市採取主動刺破泡沫的方式行不通。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房地產泡沫崩盤前夕,僅東京土地價格就與整個美國土地價格相當,只有億萬富翁以及少數公司高管能夠在東京買房,當時的本土居民,想必同樣認為自己很“富有”。由此可見,一味地保樓市,只會影響經濟發展,“經濟內迴圈”也會受到阻礙。因此保障實體經濟才是發展關鍵,最近幾年,我國也在加大對於實體經濟的重視,比如重啟“退房令”來要求非房地產主業的央企退出房地產市場,央企加速“離京”加速改革重組,實現資源整合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