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個鄰居,也曾經是工友。兒子四十多歲,沒有女朋友。給我的印象非常慵懶,衣帽不整,邋里邋遢。工作沒有上進心,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從去年開始不知哪根神經發育了,衣著也整潔了,上班也積極了,整個人精神面貌像換了個人似的。我在晚上遛彎的時候就問他父親:“兒子有女朋友了?”他父親說:“沒有。”我問其父親:“你沒覺得你兒子變了嗎?”其父親說:“變了。”我問:“怎麼回事?”其父親說,他們單位領導找他兒談話了。主要是不能老這樣吊兒郎當,人這一生得乾點事,不然對不起父母,對不起領導,也對不起自己。他領導讓他看一看馬未都老先生在【頭條】上的一個小影片。他領導告訴他,馬未都老先生講,在生物界能成為一個人特別不容易。特別在一對夫妻一個孩的時代,男人的一生機率大約十五萬億分之一,女人的一生機率大約四百分之一。其餘的同胞都在奮鬥的路上死了。特別男性同胞,十五萬億同胞的死亡換來我們唯一的活體生命,這個生命是何等珍貴,何等稀奇。如果我們不珍惜這極其來之不易的生命,一生渾渾噩噩,碌碌無為,我們不僅有愧於自己,從良心上更對不起那些無奈離去的同胞。他們用死亡支撐我們活著,我們活著的就得乾點事,讓離去的同胞知道留下來的不是廢物,人類這個物種在強者努力下健康延續,對前人對後者都有個交待。人不能白活一回。他領導說的比較多,比較課班,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但從那以後,兒子就慢慢開始變了。
這個事例令我感觸很深,教育人引導人,不見得都去講一些神聖的大道理,什麼立場啊,世界觀啊,前途啊,命運啊,使命感啊,責任感啊……有時一些直觀、淺顯、易於溶解的東西,往往能起到茅塞頓開、醍醐灌頂、高屋建瓴的效果。尤其對那些看破紅塵、玩世不恭、厭膩說教的人,大道理說多了反而適得其反。但通俗易懂也需要大量的知識儲備,沒有深入就沒有淺出。馬未都老先生講的這個生物常識,我們很多人也並不清楚。但一個淺顯的知識點,對某些特定的人有時就起到藥到病除的靶向作用。所以只要是知識,它就有作用。不一定哪個知識點,就能撬動了一扇門,改變一個人,展現一個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