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名城陝西,除了擁有大量的名勝古蹟,其當地的麵食也是享譽全國。去陝西玩,令人神往的去處有好多,但遊客們不論身處何境,都會尋覓這些美食,諸如陝西蘸水面、臊子面、臊子拌麵以及只能用拼音來表達的陝西“biangbiang面”。
陝西“biangbiang面”歷來已久,由於用漢字來稱呼特別複雜,也不好寫,故用拼音來表述“biangbiang面”,相比較可簡單得多了。不論是用漢字還是拼音,足以見得陝西人的聰明才智,學識淵博。或許這就是陝西文明古都的魅力所薰陶吧?
事實上,“biangbiang”面是一個象聲詞,廚師們做面的時候,就會用力扯麵條拍打案板,故能發出“biangbiang”的聲音,所以,這種面的名稱就來源於此。還有一種說法,那就是顧客吃麵時由於面香,嘴裡發出的咀嚼聲音。聲音就像“biangbiang”的之音,故被稱之為“biangbiang”面。
無論是何來源,當地人能把聲音觀察得出神入化,足以見得,陝西人民這是多麼熱愛生活,標新立異了。做biangbiang面,講究的是麵條一定是要手工擀成的,又長又寬又厚才行。另外一定要用滾燙之油潑辣椒麵以及蒜末,其他蔬菜等。陝西人認為,“biangbiang”面只有如此搭配,才是這種面的最美最佳的吃法。
如今,“biangbiang”面在許多地方都有做。起初,老闆和廚師注重面的品質,故而引來好多粉絲,大家對其大加讚譽,認為這不僅品嚐的是美味,更是對陝西飲食文化的瞭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市面上出現了越來越多面館,互相之間競爭越來越激烈。
因此,陝西“biangbiang”面在日發展道路上遇到了諸多瓶頸,使其“擱淺”於陝西,沒能更多更大範圍地流傳開。那麼,陝西“biangbiang”面到底遭遇了什麼瓶頸,我們一起探究下。風靡一時的陝西“biangbiang面”,為啥不火了?3個瓶頸已被證實。
NO.1 做法“太粗糙”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飲食習俗和生活習慣,陝西人大多身處黃土高原,早已養成了粗狂飲食的習慣。故而你會發現,那些蘸水面,油潑面,“biangbiang面”等,其面特別寬、厚、硬,陝西人來說,微不足道。但對於一些喜歡小巧玲瓏和精緻美食的南方人而言,確實就是一種挑戰。
曾有一廣東遊客網上留言,“我是第一次吃這種面,聽北方同學們說,他們特別愛吃這道面,所以我很感興趣。記得當時服務員將面端上來的時候,其賣相很好看,但是,吃完第一口,感覺難以下嚥,太硬太寬了。”
NO.2 宣傳“力度小”
眾所周知,陝西面食一直以來都以低調而又有內涵著稱。這就如同陝西人一樣低調內斂不張揚,其實,經過事實證明,這種行為也有一定的弊端,比如無法更好的宣傳“biangbiang面”。另外,陝西人主家,很少外出,不像四川人,河南人一樣愛四處奔波,故對面食的宣傳也起到了瓶頸作用。
如果“biangbiang面”能夠像某手,抖音上的火雞面一樣大力宣傳,不久地將來,肯定會將“biangbiang面”發揚光大。只有做好了宣傳,就能引入資本,將店面散落於全國每個角落。相信用不了多久,它會和蘭州牛肉麵,山西刀削麵一樣被人專注,受人青睞。
NO.3 價效比“不高”
在陝西的所有美食中,也只有麵食,量大有實惠,像我上次吃的蘸水面,一大碗只有2根,裝的滿滿地,一根不過2.5-3塊錢,就能吃的飽飽的。還有油潑面,“biangbiang面”等,同樣很實惠,價效比比較高。因此,有好多人說,陝西是全國的“碳水化合物之都”。
然而,走出陝西,其他地方做的陝西面食,那就無法言喻了。他們引進陝西面食後,這些麵食也入鄉隨俗地改變了“味道”。同時,價格又高的離譜,可份量要麼保持不變,要麼份量也變小了。比如當蘭州牛肉麵,刀削麵賣到10塊錢左右的時候,陝西面食,特別是“biangbiang面”一碗18-20塊錢。幾乎是其他麵食的2倍價格,故不被好多人看好,覺得價效比低了。對此,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