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長安城作為西漢和新莽的都城,是全國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的中心。漢高帝五年(前202),設長安縣,“治長樂宮”;七年,“長樂宮成,丞相已下徙治長安”。長樂宮是長安城最早興建的城區,若從其建成算起,長安城的歷史迄今已有2221年。漢長安城是絲綢之路的起點,與羅馬並稱為當時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都市。2014年,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被列入“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漢長安城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西北,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長安城相關的重要遺址,如位於西南郊的兆倫鑄錢遺址,2001年被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郊的建章宮遺址,2013年被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郊的中渭橋遺址,2019年被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陸續開展勘探發掘
1956年10月,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77年改隸中國社會科學院)設立考古隊,對漢長安城遺址開展長期、有計劃的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和研究。首先發掘了南郊禮制建築遺址,同時勘探、試掘了城牆。1957年,發掘了霸城門、西安門、直城門和宣平門遺址。1961—1962年,初步勘探了城內街道和主要宮殿的分佈。70年代後半期,對武庫遺址做了全面勘探和重點發掘。80年代,對未央宮遺址進行了勘探、發掘,並在城的西北部勘探發現了橫門以南的大型建築遺址以及橫門大街東西兩側用夯土牆圍成的區域。90年代,考古工作在多地展開,透過發掘瞭解到西北部手工業作坊區的內涵,透過勘探初步確定了北宮的位置和範圍,透過勘探和發掘搞清了桂宮的基本情況。
2001—2010年,重點對長樂宮遺址做了全面勘探和重點發掘;還發掘了相家巷遺址;勘探發現了十六國、北朝長安城的宮城遺址,併發掘宮門;第二次清理直城門和西安門遺址;對直城門大街做了試掘;在西南城郊發掘了泬水橋遺址;在建章宮發掘一號建築遺址;在上林苑勘探、試掘了昆明池遺址,發掘多座離宮別館遺址。2011—2015年,主要配合“申遺”工作對未央宮遺址重新進行了勘探和發掘;在城南發掘了西安門外建築遺址;在建章宮勘探了太液池遺址;在城北發掘了廚城門外渭橋遺址。2015年、2018年,分別開始對兆倫鑄錢遺址、北宮遺址進行有計劃的勘探和發掘。
取得豐碩成果
經過65年考古探索,考古工作者基本搞清了漢長安城的平面形狀和規模、城牆和城壕的結構、城門與城內大街的形制、城內外水系的分佈,以及未央宮與長樂宮、桂宮、北宮的範圍和佈局、武庫的位置和建築配置、西北部手工業作坊的種類等。以南郊禮制建築為代表,城郊的面貌也逐漸清晰起來。
漢長安城平面近方形,城牆用土逐層夯打而成,東城牆長6000米、南城牆長7600米、西城牆長4900米、北城牆長7200米,面積約36平方公里。每面牆上有3座城門,東牆由北向南為宣平門、清明門和霸城門;北牆由東向西為洛城門、廚城門和橫門;西牆由北向南是雍門、直城門和章城門;南牆由西向東為西安門、安門和覆盎門。每座城門有3個門道,每個門道寬約6米。城牆外一週有壕溝環繞。城內街道兩側的水溝構成完備的排水系統,經由城門下的涵洞排向城外的壕溝。
除與未央宮和長樂宮相對的4座城門外,其餘8座城門均與城內大街相連,形成8條筆直的大街。8條大街將城內空間分割成11個區,中部、南部分佈有未央宮(包括武庫及其以南的“東第”宅第區)、長樂宮、桂宮、北宮和明光宮,佔有5區;桂宮、北宮之間可能為“北第”宅第區;西北部手工業作坊和市場佔有3區;東北部的2區可能為閭里。
未央宮是皇宮,在城的西南部,前殿是大朝正殿,居於宮的中央,西南部有以滄池為中心的皇家園林,西北部為官署區。長樂宮位於城的東南部,漢高祖劉邦用作皇宮,惠帝以後為太后所居,前殿、臨華殿等重要建築在宮的西北部,園林建築居東北部。桂宮位於未央宮以北靠近城牆的區域,為后妃的居所,主要宮殿在宮的南部。北宮位於長樂宮西北,被罷黜的后妃多居此宮,主要宮殿在宮的東南部。據記載,明光宮位於長樂宮以北,尚待探尋。
武庫位於城南未央宮與長樂宮之間的安門大街西側。貴族宅第位於未央宮以北、以東區域。一般民眾的居住地主要分佈在城的東北部,即宣平門大街以北區域。手工業作坊區主要位於城的西北部,分佈有製陶、鑄鐵和鑄錢遺址。據記載,長安城內有東、西二市,應分居廚城門大街東西兩側。
漢長安城的考古工作雖然取得了豐碩成果,但還遺留很多問題,如明光宮和東西二市的位置、各階層民眾的居住空間等,都有待勘探發掘。
總結漢長安城的考古歷程,有助於今後更好地開展工作。第一,具有長遠的計劃和明確的目標。正如考古工作隊首任隊長王仲殊的第一篇田野工作總結所說,漢長安城的考古工作從一開始就繪製了一張藍圖,不斷取得新成果和新進展。第二,較早地摸索出了一套工作方法。黃展嶽對南郊禮制建築遺址進行勘察時,由於工期非常緊,工作量巨大,所以採取了普遍鑽探、區域性揭露和重點發掘相結合的方法,實踐證明這種方法行之有效。第三,漢長安城考古始終服務於國家發展大局。漢長安城最初的考古工作就是20世紀50年代配合幾個國家重點企業建設而進行的;70年代後半期,對平整土地時暴露出來的武庫遺址進行了集中發掘;2000年以來,配合基本建設、大遺址保護和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等專案,開展了一系列重點發掘,有力保障了各項工作的順利完成。第四,漢長安城考古較早開展了多學科研究。如古建築學家考察了南郊禮制建築遺址發掘現場,做了建築復原研究;古地理學家對漢長安城周邊的泬水、昆明故渠、漕渠等水系做了實地踏查和復原研究。
提供豐富實物資料
漢長安城見證了西漢、新莽200多年的歷史程序,考古工作取得的諸多成果為深入揭示其特徵和價值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
漢長安城規模宏大、街道井然、佈局規整、功能完善,是適應新王朝而興建的一座創新型城市。長安城的選址是對自然條件的合理利用,城牆、城壕構成堅固的城防體系,城門、街道形成了便利的交通網路和排水系統。倉儲豐盈、市場繁榮,給城市提供了充足的物資保障。
漢長安城設有多座宮城和眾多高等級宅第,佔據全城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凸顯出都城具有的政治性,反映了西漢政治的特點。高大的城門和雄偉的宮殿體現著都城的威嚴性,這些建築是皇權至上觀念的物化象徵。禮制建築遍佈城市內外,透過社稷、宗廟、天地祭祀和五帝祭祀,昭示統治者存在的合理性、正統性,規範社會的等級秩序,維護社會的穩定。
漢長安城人才薈萃、文化繁盛。從西漢早期的黃老思想到中期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思想引領推動了社會發展。太學之興,培養了大批學生。未央宮北部的石渠閣、天祿閣藏書豐富,學者們雲集於此,形成了文化創新的中心。
漢長安城考古給科技史研究增添了新資料。城門、宮殿、武庫、凌室以及渭河古橋的發掘,豐富了漢代建築的型別;昆明池、漕渠是水利和水路交通的重大工程;鑄鐵、鑄錢作坊以及武庫出土的銅、鐵兵器代表了當時冶金技術的最高水平。發掘出土的玉牒、骨籤、木簡、封泥和陶瓦戳印等文字資料,則是歷史文獻的重要補充。
都城是一個朝代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薈萃之地。漢長安城遺址是古人留給我們的珍貴文化遺產,具有極高的發掘和研究價值。同時,在科學保護的基礎上,也具有展示、傳承歷史文化傳統的現實作用。漢長安城遺址的考古、保護工作任重而道遠。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漢長安城考古工作隊隊長)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劉振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