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6氪獲悉,業務聚焦於免疫組化診斷的達盟生物完成了數千萬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澳銀資本領投,邦勤資本與麥哲倫資本跟投。本輪融資資金將運用於二抗的深度研發以及二抗Polymer合成裝置的採購,豐富公司免疫組合產品線,並進一步搭建國內/國際銷售和運營團隊。
達盟生物成立於2018 年 ,是一家專注於從事腫瘤病理診斷儀器及試劑的企業,公司主營業務為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系統、熒光原位雜交等腫瘤病理儀器與試劑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公司的核心產品為一代免疫組化儀AS300和自主研發的二抗系統。
達盟的工程技術團隊在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基礎上開發出了全自動免疫組化染色平臺AS300,高整合度的設計,使得技術引數媲美國際品牌高階機型的同時,整機成本和故障率也大大降低。該裝置的抗體充分反應技術,能使染色反應更均勻、試劑利用率更高,拖把式清洗技術使得染色效果更優異、輔助試劑用量更少,複雜的機電液路控制系統能根據不同抗體廠商的抗體特性有針對性地最佳化染色程式,達到最佳染色效果。在二抗產品上,達盟採用二抗Polymer合成技術, 掌握了核心工藝。
作為病理診斷方式的一類,達盟所專注的免疫組織化學是指利用抗原與抗體間的特異性結合原理和標記於抗體上的顯色劑(酶、熒光素、同位素、金屬離子等),對組織內特定抗原或抗體進行定位、定性或定量檢測。主要流程包含取樣,製片,染色,診斷,取片5個步驟。其中免疫組化染色中使用的抗體主要分為一抗、二抗。一抗是可與抗原特異性結合的抗體,主要作用在於識別出試驗所需檢測的物質;二抗可與一抗特異性結合,即抗體的抗體,針對某一特定物種產生的所有抗體均具有特異性,二抗上通常標記酶、熒光基團等物質用於後續顯色或發光。二抗的作用在於檢測一抗的存在、放大一抗的訊號,幫助醫療人員確認患者病情與患病程度。
免疫組化在病理診斷工作中應用廣泛,可用以確認腫瘤良惡性、確定腫瘤細胞來源、鑑別診斷腫瘤型別或亞型、腫瘤分化方向、腫瘤分級、預後判斷、 靶向治療、微小轉移灶的發現和確定等方向。
根據美國諮詢公司 Market&Market釋出的報告,2014年和2015年全球組織診斷市場規模分別為 30 億美元和 32 億美元,同比增長率為 7%。2020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 45 億美元,2025 年將達到 65 億美元。其中,免疫組化市場2015年規模約17億美元,2020年市場規模約27億美元。預計將在未來5年以 7% 的CAGR增長。在中國國內,2015 年國內免疫組化市場規模約為 7.7億元,2020 年國內免疫組化市場規模約16.7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約為15%。此外,按照每個成熟單體三甲醫院銷售額為300萬計,二級醫院銷售額100萬計,預計國內醫院的飽和市場規模將超過80億元。
國內的病理市場 70%以上的市場為進口產品所佔有,從國內的市場格局上看,國產替代仍處於早期起步階段。但隨著國產病理品牌的崛起,進口替代政策的引導,病理診斷領域的進口替代發展勢頭良好。除了達盟生物以外,還有百凌生物、安必平、福建邁新等廠商也在這一領域有所佈局。
達盟病理產品在染色效果上與進口頭部品牌差異較小,但是在系統穩定性、裝置售後服務的及時性以及裝置系統的靈活性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且價格遠遠低於進口產品。
在團隊方面,創始人張崧服務邁瑞醫療11年,曾任邁瑞醫療常務副總裁,主管公司研發,後擔任新興事業部總經理,分管外科及收併購等業務;儀器研發總監楊立勇曾任深圳衛邦醫療機器人公司研發總監,是醫療裝置及自動化儀器設計專家。此外,公司還有數位在市場銷售方面經驗豐富的人才。
目前,透過前期大量的市場積累,達盟產品已經在醫院病理科開啟市場,市場應用端反應好,染色效率高,經濟成本低,故障率低。在為醫院節省了大量的人力、試劑耗材的成本前提下,也能為醫院創收。據瞭解,達盟生物目前已經有超100臺裝置入院,公司收入已達千萬元級。未來,公司將聚焦於二抗產品的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