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暉 北京報道
小微金融是行業公認的硬骨頭——很難同時兼顧業務的風險、成本和規模。不過,被認為是“不可能三角”的小微金融,正在成為金融科技公司業務新的增長點。
在金融科技公司近期出爐的三季報中,小微類業務高歌猛進的趨勢更加明顯——多家公司增量業務中的小微類業務佔比進一步擴大,各家公司均針對小微金融調整戰略計劃和進行專門資金投放。
《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多位業內人士瞭解到,這一現象的背後成因,一方面是政策面鼓勵下小微領域流動性提高,水多魚多;另一方面,To C起家的金融科技公司能無縫銜接到小微業務,也是因為其選擇的主要客群是“小B大C”,在授信邏輯上與消費貸沒有本質區別。
機構扎堆小微貸,是一時之計還是核心戰略,還需要持續觀察與探討。有機構人士也提醒,在鼓勵平臺真正服務實體之餘,也需要警惕充裕的流動性下掩蓋的一些問題,把控好貸款實際用途,防範多頭借貸。
小微業務增長迅猛
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經歷了近十年的爆發式增長後已經迎來拐點。央行《2020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居民債務繼續擴張的空間已非常有限。此外,疫情以來,央行、銀保監會等對銀行業普惠小微貸款的考核要求提高,都驅動著“小微貸”今年以來的持續升溫。
多家金融科技上市公司的三季報透露出了業務調整的一致趨勢:陸金所控股(LU.N)三季報披露,新增貸款1717億元中8成為小微企業貸款;360數科(QFIN.O)三季度嚴口徑下的小微貸款投放達到了約80億元,小微首貸戶達到7成;信也科技(FINV.N)三季度服務的小微企業數量為48.8萬戶,促成交易金額79億元環比增長27%;三季度樂信(LX.O)促成小微企業貸款52億元,佔比增加至9.3%…………
此外,在平臺金融公司中,度小滿金融的高管曾在11月底的一場公開論壇上披露:疫情以來,度小滿聯合金融機構已為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提供了超7000億元的無抵押信用貸款。
一位助貸機構風控人士告訴記者,當前競逐小微貸款的主要有三大梯隊——第一梯隊以銀行類稅貸為代表,主要參與者包括大行與地方城商行,貸款筆均100萬元以上,放款到對公賬戶,主要透過銀行客戶經理以及當地貸款中介合作獲客。
第二梯隊是平臺類稅貸,以民營銀行為主(比如微眾銀行、金城銀行、新網銀行、蘇寧銀行等),筆均約在30萬元左右,部分放款到對公賬戶,部分放款到企業主個人賬戶,覆蓋的是次優客群,更多透過代理平臺連線當地貸款中介獲客。
而第三梯隊主要對應的是平臺類票貸,參與主體主要是中小銀行、金融科技平臺以及小貸公司。這一領域的年化利率通常要達到18%~24%,筆均在20萬元左右甚至更低,大多放款到企業主個人賬戶,透過代理平臺或自營隊伍連線貸款中介獲客。
金融科技公司滲透小微領域貸款由來已久,但此前涉足這一領域的公司,一類是以生態內擁有商業閉環的機構為主,另一類是擁有較大規模線下團隊的機構。對於不具備自營商業生態的公司,想觸達真實的小微商戶,並控制好風險,僅靠線上幾乎沒有可能。
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今年以來,多家以線上數字貸款為主的公司,以及持牌消費金融機構,都開始擴張地推部隊。不少公司也透過“顧客介紹顧客”的“全民合夥人”模式拓客。“自建地推團隊模式比較重,成本比中介獲客要高,產能取決於轉化率,與平臺技術水平相關。”前述風控人士表示。
此外,記者注意到,與協會類機構合作也是深入線下的一種手段。比如,有公司選擇的一種模式是與全國中小企業協會、基金會等形式合作,再透過這類組織下沉商會、商圈、農村等經濟末梢。
一位曾在銀行工作的金融科技創業者告訴記者:此前銀行做小微獲客,傳統方式是客戶經理從存量對公或者個人客戶中挖掘需求。第二個更常見的方式是與貸款中介合作。近年來,從消費金融領域流行起來的“合夥人”模式在真實小微領域量比較少,95%都是前兩者。
整體看來,目前金融科技公司以助貸形式與金融機構聯營小微貸,模式與消費貸沒有本質區別,多以固收和分潤為主。從助貸公司角度講,固收的收入相對會多些,分潤的模式則對金融科技公司的估值有幫助。
賽道切換的風控邏輯
金融科技公司在小微信貸領域多聚焦在平均幾萬到十幾萬無抵押信用貸款,確實與銀行形成了差異化佈局。但如果從風控邏輯看,在對這些主體進行授信時,與消費貸沒有太大區別,最終還是依靠對“人”的風險把控,這也是多家金融科技公司可以快速業務換擋的根本原因。
市場上的一種爭論在於,這類件均幾萬元到十幾萬元的經營類貸款,與消費貸的邊界主要如何區分?
小貸行業資深人士嵇少峰告訴記者,傳統意義上的小微貸風控維度複雜。目前,金融科技平臺做小微信貸,比較好的情況是有過經營貸記錄,打上小微標籤,做身份識別。這些小微貸款業務額度上和大額的現金類貸款差不多,起決定性作用的風控邏輯是面向消費者而不是經營者。
因此,這種限制決定了當前金融科技平臺做“小微”的額度普遍不高,面向群體以“雙重身份”(既是個人也是商戶)的個體工商戶為主。“以一筆期限兩三年的幾十萬元小微貸款為例,如果想積累到足夠風控樣本,是需要用壞賬來‘餵養’的,這可能要花費兩三百億元,這對平臺方是巨大的壓力。金融科技公司有沒有這種戰略定力來做真實的小微貸?”前述風控人士直言。
“在對1000萬元以下規模的小微貸款授信時,企業實控人的信用在風控中權重佔60%~70%,企業自身的信用權重佔30%~40%。但針對30%~40%這部分的風險判斷比單純的消費金融要難得多,這部分才是競爭的重點和難點,卻又不是機構可以在短期內提升的。”一位北京老牌徵信機構人士告訴記者。
從利率水平上,也可以看到各家金融機構對“小微”客群的差異化選擇。記者在採訪瞭解到,目前第一梯隊中的銀行稅貸利率在年化5%左右,第二梯隊的稅貸年化利率在15%左右。而第三梯隊,金融科技公司從事的票貸、流水貸的年化利率通常達到18%~24%。此外,一些消費金融機構年化利率在15%左右的消費個貸也可以放貸到十幾萬元,這類個貸也可能被用於經營週轉。從資金價格上看,與大眾對傳統意義上的“普惠”概念還存在距離。但總體看,如果有經營記錄的資料支撐,小微企業就能獲得更好的資金價格和貸款期限。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銀行機構向銀保監會報送的《普惠金融重點領域貸款情況表》裡,普惠型小微貸款包括授信總額度1000萬元(含)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業法人貸款、普惠型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貸款。不過在實際展業中,各家銀行對普惠小微貸款和個人經營貸的口徑其實沒有精確統一的標準。一位銀行內部人士透露:近年來,不少銀行給小企業主單筆20萬元的經營貸,也可以算在普惠性小微貸款中。
一時之計還是長期戰略?
疫情以來,小微企業經營艱難,機構加碼小微貸款顯然是監管和企業樂見其成的。但其覆蓋客群是否精準、風險是否可控,以及戰略是否可持續,都還有待觀察。
記者注意到,一些金融科技公司在部分小微貸業務上傾向於“拓客+社會責任”角度,比如目前有機構拿出20億元資金以極低的年化利率(3%~4%)給小微企業授信,但要求申請人此前沒有同平臺消費貸產品的貸款記錄。由於上述資金貸款利率不符合市場價格水平,其投放的回報也不會是該機構的主要考量。
此外,當前市場上確實出現了一定的風險苗頭。前述前銀行從業者告訴記者,一些金融科技公司在進行小微貸業務的拓客時其實“相當寬鬆”,不管有沒有業務,申請一個營業執照就可以以“小微”標籤來申請貸款,還能得到更低的利率。此外,很多客群和原有的消費金融客群存在重疊,甚至與“套現”群體重疊。而通常,這些小微貸背後的銀行資金方也不會以“小微口徑”來處理這些貸款。
小微貸款業務本身波動大,過度授信容易造成高負債,也可能增大經營風險(如盲目擴張)。每一次“信貸放水”之後,往往會出現“一地雞毛”。“我們注意到,對比前幾年資金用途,今年貸款更多用於資金週轉,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場存在風險。小微貸‘放水’也可能催生更多中介亂象,如果中介有利可圖,騙貸、亂收費等就會更猖獗。”前述風控人士透露。
市場共識在於,小微金融是一個需要技術、經驗,且精耕細作才可以長期可持續的領域。
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顧問程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兩年出現的小微貸款規模增加,同時利率降低,不見得是一個正常的市場現象。“小微金融的信貸問題在長期視角下可能沒有得到根本轉變,政策導向下的暫時緩解是有的。”
針對如何辨別金融科技平臺從事的小額信貸是否流向“真小微”,一位信託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整體來看目前金融科技公司的切入點是對的,先從個人經營者切入,用成熟經驗找到一些風險抓手,再慢慢豐富B端風控維度。
但他也認為,確實存在有大額現金貸被包裝成小微貸的情況,但這種情況比較好區分,監管穿透檢查,就能馬上檢查出來是真小微還是假小微。整體上而言,資金還是能夠進入到底層經營者當中,這批人群是現在解決就業的主力人群,仍要好過資金流向房地產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