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這塊小麥,長得太慢了,從出苗後一直不生長。這百畝小麥真是急死人了。”
“趕快扒開根系看看啥情況了,說不定根部出問題了,不吸水不吸肥,馬上就該發黃萎蔫了。”
“播種質量太差了,看看上面一個個土坷垃,還能看到小麥出頭真不容易!”
“土坷垃多,土壤中的秸稈估計也不少,小麥根都是中空的,播種後沒有鎮壓吧。”
農戶的交流之中發現小麥出苗後不長,這也是今年很多農戶碰到的情況,麥苗發黃,長勢差,扒開土壤看到根系不下扎。出現這種情況,主要還是播種時造成的。第一,趕上了播期,但是土壤溼度大,播種後不能鎮壓,根系與土壤間縫隙大。第二,秸稈還田之後,粉碎程度低,沒有翻耕,根系生長層沒有腐熟的秸稈多,根系不能吸收養分。出現這種情況,農戶應該如何解決?
1、土坷垃多,根系扎不實。有的農戶說,小麥出現這種情況,能不能打葉面肥,促進生長?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氨基酸、蕓薹素等,起到的作用不大,主要還是要想辦法促進根系生長和下扎。
建議冬前透過澆水或者鎮壓的方法,壓實土壤,減少土壤間的縫隙,壓碎土塊,使根系和土壤緊密接觸,促進根系生長,提高吸水吸肥的能力。如果土壤表面乾旱,建議及時澆水。如果土壤本身溼度大,或者苗黃苗弱,不建議鎮壓。
2、秸稈還田之後,緩解小麥苗黃苗弱,根系弱,有兩種方法。第一,在播種前,多用一些尿素或者碳酸氫銨,促進秸稈腐熟,防止秸稈爭肥,影響麥苗生長。一般每畝多用15~20斤尿素或者50斤碳酸氫銨,不可用氮過多。
第二、發現麥田秸稈沒有腐熟,土壤乾旱澆水時,加上速腐劑,也能加快秸稈腐熟。同時壓實土壤,根系與土壤接觸,吸水吸肥能力強,減少冬春凍害死苗。因為前期土壤溼度大,有些表面土壤乾旱,但深層溼度大,要注意澆水量不宜過大,當天能滲完。
小麥根系不下扎,長勢弱的情況,無論什麼原因,常用的補救方法就是澆水或者鎮壓,但是在澆水時,也要注意時間,澆水量。鎮壓時要注意麥苗長勢情況,苗黃苗弱,還沒分櫱時,不能鎮壓,土壤溼度較大時,也不能鎮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