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李曉青 劉薇)為留置針“穿衣服”保護患者面板不被壓傷、給靜脈管“安個家”防止導管脫落……連日來,記者走訪首府多家醫院發現,不少臨床護士留心觀察病患的需求,巧手製作“小發明”並投入轉化應用,為患者解決問題,以創新推動醫院護理服務質量的提升和護理學科全面的發展。
給血液透析導管“安個家”
發明人:熱孜菀·牙生木回提
地點:市友誼醫院
護士在演示“自制頸部經皮中心靜脈置管固定衣”的穿戴 (記者劉薇攝)
“這個小發明好,對我們透析病人來說真體貼。”12月15日下午,59歲的趙先生在市友誼醫院血液透析室做治療,身上穿著護士熱孜菀·牙生木回提設計的頸內靜脈導管固定衣。
熱孜菀·牙生木回提說,腎衰竭的患者要依靠長期血管通路維持透析,導管接頭外露於患者鎖骨下面板,導管埋伏於皮下隧道並留置於頸內靜脈腔內18個月-24個月左右。
熱孜菀·牙生木回提說,過去多是用膠布固定導管接頭處, 如果面板出汗、穿衣脫衣都會引 起感染或導管脫出的風險,還有一些患者對膠布過敏。於是她決定設計一種固定衣,可以貼身穿戴,也能保護導管。
她找來各種布料在自己身上比劃、縫製、體驗,最終用親膚且彈力大的莫代爾面料,製作成單肩背心,並將一側裁開縫製上雙排扣子,以便根據患者體型調整。她設計的這件“自制頸 部經皮中心靜脈置管固定衣”, 曾參加過全國“駝人杯”護理用品大賽。
裝置“二合一” ,改善手術體驗
發明者:孟晶晶、周麗萍等
地點:市眼耳鼻喉專科醫院
吸氧頜託裝置 (記者李曉青攝)
12月17日,在市眼耳鼻喉專科醫院手術室,一臺眼科區域性麻醉手術開始前,護士長周麗萍為 患者戴上“吸氧頜託裝置”後,輕輕將頭面部手術巾覆蓋其上……
周麗萍說,原來,眼科區域性麻醉手術中多采用在下頜部放簡易支架或手術床配套支架支起口鼻部鋪巾,給氧方式為面罩或鼻導管。
2018年,手術室護士孟晶晶發現,規格單一的鼻塞插入鼻孔帶來的不適,會加劇患者對手術 的緊張和恐懼心理,影響患者配合手術。如使用氧氣面罩,其鬆緊帶過緊會將患者面頰兩側勒紅;過鬆,面罩易脫落,給氧效果不佳。
周麗萍、孟晶晶等人經過反覆觀察、討論,尋找合適的可塑性材料,經過近一年的摸索與改進, 發明了一款“吸氧頜託裝置”,這個小發明還獲得了國家智慧財產權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並在該院臨床上推廣應用。
孟晶晶說,將頜託與給氧裝置合為一體,不影響吸氧效果, 有效減輕患者緊張焦慮情緒的 同時,縮減面罩及吸氧裝置的收費,給病人節省了醫療費用。
給留置針“穿衣服”
發明人:牛娜
地點:新醫大五附院重症醫學科
改良的動脈留置針和換能器 (記者李曉青攝)
就地取材,將橡膠材質的止血帶裁製成軟墊,套在留置針柄及其換能器周圍,減少與患者皮 膚摩擦帶來的壓傷……12月19日,在新疆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牛娜展示了她的小發明,她希望透過這些小辦法能減輕患者痛苦,讓病人得到更好的護理。
在重症醫學科長期從事護理工作時,牛娜發現,留置針一般會連續使用3到5天,這期間, 針柄及其換能器會與患者面板接觸摩擦,稍有不慎就會磨破皮,不僅為護理帶來不便,還會導致患者疼痛不適。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牛娜翻閱相關資料,就地取材,先後嘗試用橡膠軟墊以及水膠體敷料, 放置在針柄及其換能器周圍。
從圖紙到成品,從概念到臨床……去年,她的這一小發明獲得了國家智慧財產權局頒發的“實 用新型專利證書”,目前已在該院臨床上推廣應用,明顯降低了患者壓力性損傷的發生率。
給糖耐量實驗做“說明書” ,讓檢測更精準
發明人:康媛
地點:市中醫醫院
用於糖耐量實驗的紙杯 (受訪者供圖)
市中醫醫院內分泌科護士康媛發明的小量杯,一次性解決了糖耐量實驗中困擾患者的諸多問題,不久前這項發明獲得了 “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康媛說,臨床上透過糖耐量實驗檢測診斷是否患有糖尿病, 被試者清晨空腹靜脈採血測定 血糖濃度,隨後一次服用一定濃度的糖水,服糖後的30分鐘、60分鐘、120分鐘各測血糖一次。
“糖水的濃度直接影響服糖後3次採血的檢驗結果。”康媛說,糖耐量測試需要用200毫升的水衝75克的糖,但很多被試者不是沖淡了,就是衝濃了,或者是採血時間計時不準確,這些都導致檢測不準,重複測試。
於是,康媛找來一次性水杯,反覆試驗後確定刻度,在一次性水杯上做好記號,並將糖耐量測試的溫馨提示及操作方法梳理好,附在紙杯背面。樣品先在內分泌科使用,很快得到不錯 的反響,隨後在醫院的支援下, 聯絡廠家批次生產這種用於糖耐量實驗的紙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