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儘管號稱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然而印度作為統一國家的歷史其實並不長。在漫長的古代歲月中印度更多隻是一種地理文化概念,而從來都沒能形成統一的民族國家。在英國人到來之前印度始終都是一盤散沙,所謂民族國家的概念從來就沒在印度人的心中生根發芽。中國歷史儘管曾經歷過多次分分合合,但不能否認統一始終是中國歷史的主流;相比之下分裂卻是印度歷史上的常態化現象。
直到英國人到來後才首次把一盤散沙的印度整合在了一起。英國在印度建立的殖民政府是印度數千年來第一個統一的中央政府(儘管這是一個由殖民者建立的政府)。正是在英國殖民時期印度人才真正萌發了民族主義的意識。印度最早的民族主義者恰恰是由英式教育所培養出來的。尼赫魯就曾說過:“我在精神上更像是一個英國人而非印度人”。因此我們一定要注意把歷史上的古印度和現在的印度共和國區分開。
古印度聞名曾覆蓋過的區域除了今天的印度共和國以外還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等南亞國家。古印度文明的發源地有兩大板塊:一個是印度河文明(如今在巴基斯坦境內),一個是恆河文明(如今在印度恆河中游及孟加拉國所在的恆河三角洲)。實話實說我都懷疑現在的印度是不是像他們自己所說的那樣繼承了古印度文明的正宗。為什麼如今古印度文明的發源地卻不在印度境內呢?
古印度文明和華夏文明一樣是依託兩條大河發源起來的:華夏文明是以黃河、長江為母親河,而古印度文明是以印度河、恆河為母親河。古印度的兩條母親河與華夏文明的兩條母親河有很重大的一點差異:黃河和長江中下游是適宜農耕的沖積平原,兩條大河之間幾乎沒有什麼高山大河之類的天然地緣屏障阻隔;然而印度河與恆河之間卻隔著一片塔爾沙漠。
古印度文明儘管最早起源於印度河流域,但恆河流域也是印度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公元前518年波斯帝國征服印度西北部的印度河流域。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帝國後也推進到了印度河流域。後來驅逐了馬其頓人的旃陀羅笈多在恆河流域建立了印度歷史上第一個大體上統一的王朝——孔雀王朝,此後印度文明的中心逐漸向恆河流域轉移。古代的印度次大陸實際上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地理空間。
次大陸東、南、西三面被海洋環繞,北部是巍峨的喜馬拉雅山脈。在當時印度次大陸唯一可能遭受外來入侵的就是位於西北部的印度河這一缺口。隨著印度文明的中心日益轉移到恆河流域,與恆河流域地緣距離相對疏遠的印度河流域漸漸衰落下來,從而逐漸成為印度文明的邊緣地區。在印度河流域西北部是波斯和中亞的遊牧民族。他們不斷跨越興都庫什山脈進入印度河流域。
13~16世紀突厥人和阿富汗人進入跨越興都庫什山脈進入印度河流域後在這一地區大力發展伊斯蘭教。1526年德里蘇丹國被蒙古和突厥混血的莫臥兒王朝取代。具有中亞突厥血統的莫臥兒王朝控制了印度絕大部分地區後開始在全印度大力推行伊斯蘭教。由於本土的印度教徒數量過於龐大,所以信仰伊斯蘭教的莫臥兒王朝無法將整個次大陸的印度教徒完全同化。
不過伊斯蘭教在位於次大陸西北部的印度河流域這一區域性地區卻成功完成了同化。首先這一地位在地理位置上本就靠近信奉伊斯蘭教的中亞、西亞地區,而且這一地區與印度東部的恆河流域板塊之間由於塔爾沙漠的隔絕作用導致地緣聯絡相對疏離。莫臥兒王朝透過向非伊斯蘭教徒徵收人頭稅等措施使伊斯蘭教在印度河流域逐漸站穩了腳跟。至此印度河流域的人口結構由印度教徒佔多數逐漸轉變為穆斯林人口占多數。
莫臥兒王朝儘管控制了印度絕大部分地區,但這種控制其實更多的是一種靠武力壓制的控制。當時地方上依然存在許多半獨立的土邦王公。莫臥兒王朝在印度大力推行伊斯蘭教,但為了避免過分刺激地方土邦王國並沒採取強制措施。事實上除了早已伊斯蘭化的印度河流域地區之外整個次大陸絕大部分地區並沒接受伊斯蘭教,然而遠離印度河流域的孟加拉地區偏偏就成為了伊斯蘭教在次大陸的重要突破口。
如今“孟加拉”一詞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孟加拉”是指南亞的一個地區,而狹義的“孟加拉”是指孟加拉人民共和國(簡稱孟加拉國)這個國家。廣義上的孟加拉地區包含孟加拉國以及印度控制的西孟加拉邦,歷史上的孟加拉地區甚至還一度涵蓋過印度的比哈爾邦、特里普拉邦和奧里薩邦比哈爾邦、特里普拉邦和奧里薩邦。在我國的諸多古籍中都對孟加拉地區的古代國家有過記載。
《後漢書》中記載的“磐啟國”是中國古籍中對孟加拉地區古代國家的最早記載。宋代趙汝適的《諸蕃志》中記載這裡有一個“鵬茄羅”國;元代汪大淵所著的《島夷志略》記載這裡有一個“朋加剌”國;明代馬歡的《瀛涯勝覽》記載這裡有一個“榜葛剌“國。公元8~9世紀興起於孟加拉地區的波羅王朝一度統治過北印度絕大部分地區。地處南亞次大陸東北邊緣地帶的孟加拉僅西部與印度本部核心區恆河平原相毗鄰。
至於孟加拉地區的北、東兩面在今天看來也與印度接壤,但已屬於印度文明的邊緣地帶。其實如今印度東北部地區在歷史上曾長期處於藏緬語族的民族控制之下。加之德干高原的地緣阻隔作用實際上使孟加拉成為了印度文明輻射的薄弱地帶。這自然使伊斯蘭文明在這一地區的傳播阻力大為減小。不過印度文明畢竟在孟加拉長期經略,而孟加拉又遠離其他伊斯蘭文明地域,因此孟加拉並沒被伊斯蘭文明完全同化。
孟加拉特殊的地緣環境和歷史背景導致其形成了東部的伊斯蘭文明和西部的印度教文明並存的獨特格局。1947年英國在風起雲湧的殖民地獨立浪潮壓力下被迫撤出印度次大陸。英國人撤離之前透過《蒙巴頓方案》把原英屬印度殖民地劃分為以印度教徒為主的印度和以穆斯林人口為主的巴基斯坦兩部分。《蒙巴頓方案》只把宗教因素作為分治的唯一依據,忽略了各地在民族、語言、文化等方面的差異性。
這就不可避免會在一些地區遭遇尷尬。如今作為印巴爭端核心的克什米爾問題就是《蒙巴頓方案》所遭遇的尷尬之一,而在孟加拉地區《蒙巴頓方案》同樣遭遇了尷尬。孟加拉東部地區的人口主要信奉伊斯蘭教,而西部地區則主要信奉印度教,那麼究竟該劃入印度還是巴基斯坦呢?最終只好把孟加拉地區一分為二:信奉伊斯蘭教的東部地區劃入巴基斯坦,而信奉印度教的西部地區則成為了印度的西孟加拉邦。
獨立後的巴基斯坦領土分為東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兩部分,而在兩者之間隔著印度的龐大國土。巴基斯坦的主體部分位於西部,東巴基斯坦實際上成為了一塊遠離本土的飛地。即使在交通技術手段已相當發達的今天擁有飛地的國家也屈指可數,在上個世紀的南亞地區以巴基斯坦的國力想要控制這樣一塊遠離本土的飛地其實並不容易,與此同時作為戰略對手的印度也不會放棄巴基斯坦這個可以被自己利用的軟肋。
事實上東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之間除了都是穆斯林之外幾乎就再沒任何共同點:西巴基斯坦人種的主體部分旁遮普人屬雅利安人種的拉其普特人,而東巴基斯坦的孟加拉族則更多保留了南亞土著人種面板黝黑、身材矮小的特徵。儘管兩邊都信奉伊斯蘭教,然而兩邊的語言文化卻是截然不同的:西巴基斯坦人主要說烏爾都語,而東巴基斯坦人則主要說孟加拉語。
由於巴基斯坦的主體部分位於西部,所以巴基斯坦中央政府就把烏爾都語作為官方語言,同時在遠離本土的東巴基斯坦強制推行烏爾都語,以試圖徹底同化東巴基斯坦地區,然而這引起了東巴基斯坦人民的牴觸。與此同時巴基斯坦在國內經濟建設上始終偏重於西部本土,而對東部飛地則顯得不太上心,久而久之雙方的恩怨日積月累。巴基斯坦政府和軍隊中的要職也幾乎全被來自西部地區的人所佔據。
印巴分治後巴基斯坦的133名穆斯林文官只有1人是來自東部的孟加拉人。西部地區的旁遮普人在巴基斯坦的軍隊系統中佔據著77%的份額,而東部地區的孟加拉人只佔不到3%。1955年巴基斯坦軍隊中只有一名准將來自東巴地區,相比之下來自西巴地區的有34位。中下級軍官中來自東巴的也很少。1954年的黃麻之爭進一步加劇了東巴和西巴兩邊的矛盾。
黃麻這種作物主要是在東巴地區生產,然而收益大多被中央政府收走用於發展西巴地區。獨立最初的十年巴基斯坦三分之二的政府資金用於西巴。從1947年至1960年62%的外來發展援助和貸款被投入西巴。在這種形勢下東巴地區的離心傾向越來越強。巴基斯坦獨立之初穆斯林聯盟在西巴、東巴都佔統治地位,但隨著東巴民眾對中央的不滿情緒日益增長使穆斯林聯盟在東巴失去了執政地位。
1954年3月在東巴舉行的省議會選舉中穆斯林聯盟被孟加拉幾個民族主義政黨組成的聯合陣線擊敗。從此以後穆斯林聯盟只侷限於西巴,孟加拉民族政黨也只能在東巴生存。顯然兩邊已形成截然對立的態勢。聯合陣線上臺後向巴基斯坦中央政府提出分權訴求:除外交、國防之外的其他事務都歸省政府管理。這樣的訴求得到了東巴當地民眾的支援,然而也進一步加深了東巴和西巴之間的分歧。
巴基斯坦政府為遏制東巴地區的離心傾向採取了強硬措施:下令解散了國民議會,逮捕了東巴地區的領導人穆吉布·拉赫曼。然而此舉卻事與願違激起了當地人更大的反抗:從此巴基斯坦境內開始頻繁爆發起義。1971年3月26日東巴基斯坦宣佈獨立並在4月於印度加爾各答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國臨時政府,隨後東巴基斯坦發生大規模動亂和難民潮。印度自然不會放棄這個打擊巴基斯坦的大好機會。
印度隨即出兵當時的東巴基斯坦,隨後戰爭又擴大到西巴基斯坦,最終釀成第三次印巴戰爭。印度海軍迅速以優勢兵力成功轟炸了東西巴的港口,切斷了西巴與東巴的海上聯絡以及後勤補給線,使得東巴守軍成為孤軍。印度陸軍則從西、西北、東北、東四個方向全面進入東巴,在當地爭取獨立的政治勢力配合下瓦解了巴基斯坦軍隊的防守。當年12月16日印軍攻佔東巴首府達卡,東巴駐軍無條件投降。
從此東巴基斯坦成為獨立的孟加拉國。印度自從獨立以來就一直試圖進行領土擴張:印度要求繼承英國殖民者非法劃定的麥克馬洪線;公然吞併鄰國錫金的同時把控著另一個鄰國不丹的內政外交......印度咄咄逼人的擴張主義國策使其與幾乎所有鄰國均存在一定的領土爭端和邊境衝突。就在去年印度同時與巴基斯坦、中國、尼泊爾三個鄰國先後發生邊境衝突。
孟加拉國同樣也是印度的鄰國,那麼印度和孟加拉國之間的關係如何呢?在孟加拉國獨立之初和印度的關係確實還是不錯的——畢竟孟加拉國能脫離巴基斯坦成為獨立國家本身就是依靠印度的扶持實現的。孟加拉國獨立後的第一任領導人謝赫·穆吉布在外交上奉行親印政策,從而使印度在與西面的巴基斯坦對抗時無需顧忌來自東面的威脅。孟加拉國的獨立確實使印度減輕了不少戰略壓力。
然而印度和孟加拉國之間同樣存在不少問題。首先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一樣是大多數人口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孟加拉國88%左右的人口是穆斯林,剩下的12%人口主要是印度教徒。儘管孟加拉人和巴基斯坦人一樣是穆斯林,可他們在人種、語言、風俗上存在較大差異,所以當初孟加拉人被巴基斯坦統治時才會想要藉助印度的力量實現獨立。可獨立目標實現以後孟加拉國與印度的關係悄然開始轉變。
眾所周知印巴分治造成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矛盾是如今印度和巴基斯坦對立的重要原因之一。孟加拉國作為一個以穆斯林人口為主的國家在宗教意識形態上同樣是和印度存在矛盾的。當初孟加拉人要藉助印度的力量實現獨立才會有意識淡化這種矛盾,可等到孟加拉國獨立以後這種矛盾就變得越來越明顯。更何況孟加拉國與印度之間除了宗教信仰的矛盾之外還有現實利益層面的糾葛。
印度和孟加拉國之間同樣存在領土爭端:印度在孟加拉國境內有飛地,孟加拉國在印度境內也有飛地。兩國互相共有飛地198塊。飛地問題又牽涉引申出恆河水分配、非法移民、越界和走私等諸多問題。這其中恆河水的分配問題成為了困擾兩國的一大難題。孟加拉國第一大河布拉馬普特拉河的上游有兩大支流:其一為發源於中國的雅魯藏布江,其二為發源於印度的恆河。這兩大流域的上游都處於印度的掌控之中。
孟加拉國曾多次指責印度的水利設施影響了位於下游的孟加拉國的用水。孟加拉國擔心控制上游的印度斷自己的水源,印度方面則擔心孟加拉國與別國合作掐斷自己的西里古裡走廊。翻開如今印度共和國的地圖很容易就能發現其在地理上一個要命的缺陷:從印度本土與位於印度東北部的六個邦之間是靠一條最狹窄之處只有20多公里的走廊地帶連線的。這條西里古裡走廊完全介於不丹、尼泊爾和孟加拉國之間。
印度自從英國殖民統治下獨立後也繼承了英國殖民時的一些做法。正如上文所說印度咄咄逼人的擴張主義國策使鄰國或多或少對印度都有一種防範戒備心理。孟加拉國的西、北、南三個方向都被印度所包圍,所以孟加拉國怎麼可能不警惕印度呢?1977年齊亞·拉赫曼就任孟加拉國總統後一改謝赫·穆吉布時期的親印外交政策。從此反印開始成為孟加拉國外交政策的主流。
2001年4月15日印度邊防部隊在印孟邊界地區築路時遭孟加拉國邊防部隊反對從而引發發武裝衝突。直到2009年謝赫·穆吉布的女兒謝赫·哈西娜成為孟加拉國總統後印孟關係才迎來轉折。謝赫·穆吉布當年在外交上推行的就是親印政策,謝赫·哈西娜早年也曾在印度避難,所以她上臺後在外交上奉行與印度友好的政策。奉行反印政策的前總統齊亞·拉赫曼的卡莉達·齊亞則作為反對派打出了“親印就是賣國”的旗號。
印、孟兩國共有57條水系,但印度大都佔據上游,因此印度在水資源利用上佔有優勢,而孟加拉國則相對比較被動。哈西娜上任後與印度達成了《印孟關於法拉卡分配恆河水條約》,從而一度使印、孟兩國圍繞恆河水源分配的矛盾得以緩解。2015年6月6日印度總理的納倫德拉·莫迪前往孟加拉國首都達卡與孟加拉國總理謝赫·哈西娜共同簽署了一份領土互換協議,從而結束了兩國之間長達68年的邊境飛地問題。
儘管現在印度與孟加拉國關係得到緩和,而且各種友好互動越來越頻繁,但這種友好並不等同於“親近”。如今的孟加拉國已不再像齊亞·拉赫曼時期那樣奉行公開的反印政策了,但孟加拉國對印度的疑慮卻並未消失。長期以來印度始終在南亞以“老大”自居對鄰國頤指氣使。身處印度這樣一個有擴張野心的大國身旁對孟加拉國的國防安全本身就構成了一種無形的威脅。
即使是在和平時期孟加拉國在與印度的經貿關係在也始終處於被動地位。長期以來孟加拉國與印度的貿易逆差始終存在是令孟加拉國感覺很無奈的一個問題。儘管現在印度和孟加拉國在政府官方層面上維持著相對友好的關係,可孟加拉人內心深處對印度多少還是心存顧慮的。更何況孟加拉國境內還存在著政府管不著的巴基斯坦的情報組織、反印武裝這些勢力。
此外近年來很多孟加拉國的非法移民跑到印度也令印度很是上火。孟加拉國方面在發展與印度關係的同時也不忘向外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近年來孟加拉國不斷與中國、巴基斯坦等國發展友好關係,同時也注重與其他國家友好交往。孟加拉國其實也很清楚在外交上把所有雞蛋放在印度這一個籃子裡對自己是很不利的。如今孟加拉國已不大可能公開奉行反印政策,但會透過與其他國家的合作逐漸弱化印度對自己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