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在特殊時期為家長提供特別的家庭教育指導,全國婦聯推出了“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微信欄目,家長可以透過家庭教育微課學習家庭教育知識。
“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總776期)
近日,熱搜上有這麼一條新聞:
教育部新聞釋出會上的一項調查問卷資料顯示,67%的中小學生睡眠時間不達標。38%的中小學生就寢時間晚於規定要求。
但許多家長仍沒有意識到睡眠對於孩子的重要性:
“睡眠不夠事小,考不上學事大。“
“有什麼辦法?只能犧牲部分睡眠時間,換學習時間。”
更何況,我們自古就有“頭懸樑、錐刺股”的傳統,特別推崇拿體力拼學習的吃苦勁兒。
然而,您知道嗎?最新的腦科學研究告訴我們:睡眠這件“小事”,一點都不小!
它能直接決定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的種種表現,並且會深刻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以及整個人格的發展——
1
越會睡覺的孩子,學習能力越強
知名睡眠專家馬修·沃克告訴我們:睡眠不是大腦在休息,而是大腦更加忙碌地在工作。
在快速眼動睡眠階段(REM)(大多數夢境就發生在這個階段),大腦會重新啟用情緒和有問題的記憶,並透過反思性的夢境,去消化負面情緒。
而睡飽了,心境開闊了,孩子投入學習的能量自然就更足了。
充足的睡眠不僅有助於情緒修復,還有益於記憶力、思維能力等智力方面的發展。
馬修·沃克曾把大腦中負責記憶的海馬體,比作大腦的“資訊收件箱”。
當睡眠不足的時候,海馬體這個收件箱,竟然會拒絕接收新的資訊。
沒錯,它會罷工!
只有睡眠充足時,海馬體才能有效地接收並儲存“檔案”,把那些我們白天學習到的新鮮知識,儲存為長期記憶。
所以,腦科學家洪蘭教授這樣說:
“為什麼早睡早起比較好?因為早上學習好於晚上學習。管記憶神經的傳導物質經過一夜睡眠的補充後,早晨時最豐沛。”
TED一期睡眠主題演講,則談到了睡眠之於思維的作用:
當身體休息了,大腦中一種叫做腦脊液的物質,開始流動著,在我們的腦子裡進行“大掃除”,把我們清醒時使用大腦產生的“垃圾”( 腦細胞間隙間的廢物),在睡眠階段一一清理掉。
為什麼熬夜過後,會有滿腦子漿糊、沒法運轉的感覺?因為大腦裡塞滿了垃圾啊。
垃圾清理掉以後,我們的大腦思維才能清醒起來,思考問題才更加靈活、全面。
當我們的身體不睡覺,大腦就沒法清理垃圾。這個時候,努力的回報率就會變低。
相反,一個睡飽了的孩子,他們學習起來,思維更加敏捷,學習效果自然更好。
2
長期睡眠不足的小孩,會變怎樣?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陳祉妍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說:
很多人可能沒有充分認識到健康而充足的睡眠對青少年的重要性,如果睡眠不足,會影響到人對各種資訊的加工,也會出現不良的情緒。
一旦積累起來,也就是說連續一段時間睡眠不足,可能促發抑鬱的風險。”
當然,缺乏睡眠對孩子學習成果上的影響同樣顯著。
一個實驗曾將受試者分成兩個實驗組:正常睡眠組和睡眠剝奪組。
正常睡眠組的人將會睡足8小時,而睡眠剝奪組的人,他們會待在實驗室裡,並一直保持清醒。
第二天,受試者們被推進核磁共振掃描器中,並學習一系列新知識。
與此同時,研究人員將記錄下參與者大腦活動的快照,然後對他們學習的效果進行測試。
兩組對比的結果顯示:在不睡覺的情況下,大腦產生新記憶的能力會顯著降低40%。
事實上,具體一點來講,睡眠質量將會決定一個孩子在考試中,是取得好成績,還是會考砸——整整40%的差距。
除了情緒和智力上的影響,睡眠不足對孩子們身體健康的影響同樣深遠。
缺覺將導致孩子免疫力下降,出現抵抗能力差的情況,更容易感冒生病,同時還會增加肥胖風險。
3
這樣做,讓孩子睡得更好!
孩子到底需要睡多久?
我國早在2008年發行的《中小學健康指導綱要》中就指出:
學齡前兒童需要10-13小時的睡眠。
6-13歲學齡兒童需要9-11個小時的睡眠。
14-17歲青少年需要8-10個小時的睡眠。
18歲以上需要7-9個小時的睡眠。
今年4月,教育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進一步指出:
要合理確定學生晚上就寢時間,促進學生自主管理、規律作息、按時就寢。
小學生就寢時間一般不晚於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於22:00;高中生一般不晚於23:00。個別學生經努力到就寢時間仍未完成作業的,家長應督促按時就寢不熬夜,確保充足睡眠。
也有父母會發愁:有時候,是我想讓孩子睡覺,孩子偏不睡呀!
那麼下面是一些簡單的建議:
1.儘量從小給孩子提供一個按部就班的規律生活
規律的生活更能夠給到孩子安穩感,同時固定的時間睡覺和起床,也有助於幫孩子形成睡眠上的生物鐘,這樣更有利於孩子大腦發育,和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2.不同年齡段做好溝通
比如,學齡前兒童,父母可以跟孩子商量著制定一個作息時間,具體到何時熄燈,並且認真執行。
低年級兒童也比較聽從家庭以外的權威,所以可以藉助老師、醫生之口,傳達好好睡覺的重要性。
如果孩子已經邁入青春期門檻,那麼不妨提供一些關於睡眠的科普資料,陪孩子一起了解睡眠的重要性。在尊重的前提下,溫和引導。
3. 注重日常生活細節
儘量督促孩子每天運動至少三十分鐘,哪怕只是散步。因為戶外的太陽光,有助於孩子更高質量的睡眠。
避免讓孩子在大晚上吃大餐、喝太多飲料。食物分量較多時會造成不消化,干擾睡眠。晚上喝太多飲料會導致夜裡必須常醒來上廁所。
晚上睡前半小時到一小時,避免讓孩子進行激烈運動、遊戲、以及使用電子產品。
4.父母做好表率
孩子好習慣的形成,說到底父母的引導是關鍵。大人晚上拖拖拉拉,追劇熬夜,又沒有安排好孩子,孩子自然不睡。如果準時給孩子洗漱妥當,熄燈睡覺,孩子也會準時。
刻苦讀書雖重要
健康成長才關鍵
從今天起告訴孩子
讓我們先征服睡眠,再去征服人生吧!
來源:“首都教育(ID:bjedunews)”,本文部分素材綜合自凱叔講故事、小花生網、教育部官網等。
圖片來源:攝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