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很多朋友都問老魏,跑鞋到底該怎麼買?
一些朋友說買貴的,因為一分錢一分貨;一些朋友說要買實惠的,價效比才是王道。
但說實話,跑鞋這個東西,買貴買便宜都不對。
老魏跑步也有些年頭了,對跑鞋還算比較瞭解。今天和大家說一下,跑鞋到底應該怎麼選。
-不跟風 結合自身實際情況
千人千腳,每個人的腳都不一樣,別人覺得不錯的鞋到你腳上未必是同一回事。
就比如一個80kg需要減肥的朋友,聽人說耐克飛馬如何如何好,就跟風入手了一雙。可實際情況大機率就是——飛馬的緩震極限根本承擔不了保護他的職責,跑量一上去,雙腿膝蓋就容易受傷害。
所以買跑鞋不要跟風,要結合自己的情況買。體重大,需要慢跑減肥的朋友可以選美津濃的Rider 25,這是緩震跑鞋裡價效比非常高的選擇。
Rider 25的中底換成了新材料,全掌覆蓋的Enerzy材料比老一代的材料腳感更好、更輕彈。後跟內嵌的Wave片可以提供很高的緩衝保護,同時也加強了中底剛性,保證了中底的穩定性和支撐能力。
如果體重正常,想安全健身的0基礎朋友,可以考慮361°的Spire R。它和Spire 2的設計語言相似,適用面廣泛扁平足和體重稍大的朋友都可以用。
Spire R的透氣性很好,穩定性和支撐感很好,而且腳感舒適(著重表揚一下鞋墊,用料非常足)中底前掌腳軟,後掌較硬,前後力量過渡順暢,而且鞋底耐用性很高(比Spire 2還要厚一些),抓地力也非常優秀。
-不盲目 結合具體使用場景
一般我們跑步,不太會根據路面情況去選擇跑鞋。但是水泥路、柏油路、塑膠跑道甚至是山路之間的差別還是挺大的,有些不耐磨的鞋如果不在塑膠跑道上用,很容易提前報廢。
就比如很多朋友抱怨亞瑟士和美津濃鞋面容易破一樣,除了寬腳的沒買寬楦版、沒看尺碼錶買了小一碼的情況外。更多造成這樣情況的原因,一是刷鞋太用力,二是沒用對【路況】。
有的朋友喜歡跑路況惡劣,石子樹枝很多的那種路。普通跑鞋的身子骨雖然也不弱,但畢竟術業有專攻。這種路況不是越野跑鞋的話,都挺難駕馭的。
-不虛榮 結合真實需求
虛榮心人人都有,本身不是什麼壞事。但是為了虛榮心,買了一雙高價鞋不說,關鍵自己還沒發用,這就太虧了。
就像本來沒什麼基礎,買跑鞋就是為了鍛鍊健身的。結果看網上吹得天花亂墜,花大價錢買了一雙Nike的Next%碳板跑鞋,不光是價格貴,關鍵是還把自己跑傷了,這太划不來了。
*注:碳板跑鞋本身就是為進階跑者以上的人群打造的,不適合普通跑者使用。而Next%更是一雙性格激進的碳板跑鞋,
所以說,多大碗吃多少飯。買跑鞋是為了更安全更享受地去跑步,而不是為了各種攀比。從來沒有“最貴的就是最好的”這種說法,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這種道理。
不要看著價格買,也不要看著顏值買。跑鞋本身是一種運動裝備,我們應該注重產品力,而不是其他亂七八糟的“附加價值”。
我是老魏,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喜歡,還請點贊關注多多支援。
有什麼想要了解的,請評論留言,老魏一定會看的。
(*部分圖片源於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