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賓介紹:
顧瑋,凌銳藍信創始人 &CEO,TGO 鯤鵬會北京學員;
70 後企業家,英國阿斯頓大學商學院碩士,1999 年起,先後任職於網通、IBM、Red Hat,2011 年,進入華為(北美)擔任全球戰略合作管理高階總監,2014 年創立凌銳藍信,成為國內首批專業 SD-WAN 服務商,2020 年,榮獲中國 IT 行業領軍人物。
人活世間,總有七情六慾和各種煩惱,佛家教人如何保持出淤泥而不染,提升個人的修為和哲學境界。
開啟顧瑋的微信朋友圈可以見到「明心見性」的簽名,這句佛語是他鞭策自己,時時保持明亮開放的心態。
顧瑋說,人經歷入世出世再入世,需時刻保持心明,即使看破紅塵,仍全力以赴!去我執,除心界,萬物通達於心而圓融無礙,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可獲無量無邊之智慧。
「我相信佛教的發心至善和因果論,踐行在商業合作中就要合乎道德,考慮到對方的利益點,做事不要坑害客戶和合作夥伴,這是底線。」
01
佩服任正非的韌性
最近“元宇宙”概念很流行,顧瑋明確表示凌銳要迎合趨勢,但不是為了娛樂。在顧瑋看來,“元宇宙”雖起源於遊戲娛樂,但數字化更深入的進化,代表“數(字)實(體)融合”時代的來臨,不能因出身娛樂忽略“元宇宙”對於社會活動與生產的價值。
事實上,工業領域的“數字孿生”可被視為“工業元宇宙”的雛形。當前,元宇宙的表象,主要是靠 VR/AR 眼鏡,而利用 VR/AR 進入“元宇宙”時,有資料表明,超過 10 毫秒延遲,人就會暈眩,體驗非常不好。
顯然,傳統的網路方案是滿足不了此類數字化場景需求,凌銳藍信希望成為數字網路的領航者,幫助企業完善數字化轉型,提供高效能、高安全的網路解決方案。
其實,2009 年,顧瑋還在 Red Hat 時就萌生過創業的想法,他想做基因檢測試瓣,但因各方面條件不成熟最後沒成功。
在大型企業工作多年的顧瑋發現,企業經常開影片音訊網路會議,用 Salesforce 之類的 CRM,經常需要遠端訪問主伺服器,由於網路傳輸效能不佳,導致使用時特別卡頓,這本質上是廣域網傳輸效能的問題。
2012-2013 年,顧瑋看到在美國實現的 SD-WAN 技術(當時還未稱之為 SD-WAN,2014 年美國正式命名),能很好解決這個問題,讓遠距離的傳輸動態業務資料非常順暢,恰好當時國內沒有公司關注,顧瑋對此很感興趣,便決定回國創業。
2014 年,顧瑋作為新業務部門負責人,在世紀互聯集團內部孵化 SD-WAN 專案,幾個月後,因集團業務變動,孵化專案無法繼續。顧瑋不想放棄,世紀互聯支援顧瑋繼續創業,就給了天使投資,顧瑋於是在 2014 年 9 月單獨出來籌劃成立凌銳藍信。
回顧創業七年的歷程,顧瑋總結,創業成功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韌性,在這方面,他佩服華為的老闆任正非。
「創業要具備的第一位元素是向著目標前進的堅持與韌性,其次才是能力、技術、智商情商等。韌性,說白了,就是在遭受挫折失敗以後你能不能挺住。在這個過程中,你會遭受不斷的挑戰與心理打擊,明槍暗箭,同事、親朋好友的不理解也好,躲是躲不開的,必須迎面挑戰。」
02
吃了一頓“鴻門宴”,公司扭虧為盈
在凌銳藍信七週年慶祝會上,顧瑋翻著過去的照片,記錄著公司從 30 平的幸福大廈轉到 600 平的鳳凰匯 H 座辦公區,從 3-5 個人發展到現在 100 人的印記,一幕幕酸甜苦辣在腦海中回放。
顧瑋介紹,凌銳為了生存,不得不走貿工技路線,先靠轉售外國產品活下來,再發展自有技術。
「剛創業那兩年壓力特別大,心態很緊張,基本上睡不好覺,工作到半夜家常便飯,睡覺甚至還會做噩夢,禿頭、白頭髮也是那個時候出現的,受了不少委屈。」
凌銳從虧損到盈利的點是在 2016 年,當時發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一個簽了半年的美國客戶大發雷霆,不想合作了。
事發後,顧瑋先找供應商弄清楚情況,然後買票坐飛機跑到美國“捱罵”去了。
他記得,當地時間早上九點落地舊金山機場,出機場後來不及倒時差就驅車直奔美國客戶公司所在地,到達後已是下午,想進去找客戶,卻被前臺擋住在外面晾了一小時。
「客戶對接人是位老年白人,第 3 代德裔移民,以前在蘋果負責採購供應鏈,對供應商非常嚴格。一個多小時後他出來了故意打電話,我打招呼也不理,繼續晾著我。」
這樣來來回回折騰一個半小時,顧瑋終於和他說上話,卻被上來各種數落。但令顧瑋奇怪的是客戶採購負責人要請他吃飯,後來他才知道這個是鴻門宴。
「過去吃飯,我以為氣氛緩和了,沒想到餐廳氣氛更尷尬。」顧瑋回憶,那是一個高階餐廳,經常會有當地企業高管在裡面用餐或喝咖啡談事,客戶採購負責人當著那些人足足又數落了他四十分鐘。
場面一度非常難看,顧瑋只能不斷向他承諾服務到位,並提出非常具體的改善方案。令人欣慰的是,最後客戶認可並繼續專案,也沒有殺價。但從那以後,顧瑋下定決心要全面升級公司服務體系。
03
希望成為一個開拓者
顧瑋創立凌銳藍信兩年後開始盈利,此後一直保持高速增長。據悉,2017-2019 年,凌銳藍信營收增速為 50 % ,即使在“疫情”下 2021 年也達到 30 % 的增速。
2018 年,凌銳推出了自己的產品,掌握了自主可控的 SD-WAN 技術。2020 年 4 月,凌銳藍信獲得 Gartner WAN Edge 魔力象限亞太區推薦,成為 SD-WAN 行業領頭羊。截止到採訪當日,凌銳藍信已服務 500 多家平均年產值 260 億的大型企業客戶。
之所以能獲得市場和客戶的認可,顧瑋分享了 To B 企業市場的服務經驗:
- 大 B 客戶需要供應商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誇讚自己的技術產品有多好。
- 要考慮到大型企業內部的文化和機制,學會技巧性地和企業客戶交流。
- CTO 第一是要考慮某種 IT 方案是否能夠滿足業務層需求,或提升業務,或解決問題。之後才會考察技術產品的效能與價格因素。
- 大型企業的 CTO 需要平衡內部,照顧內部客戶訴求,要考慮某個方案或產品工作狀態對企業內部的影響。
- 要考慮產品可靠性和服務性。
在技術管理者的能力方面,顧瑋覺得,CEO 最應具備的能力是如何管理人才,如何聚集各路強將為共同事業發揮才能,而不是自己有多能幹。
他比較推崇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顧瑋看來,朱元璋的成功在於他設立了一個非常明確的團隊共同目標,聚集了眾多有才華的賢能為共同目標奉獻自己的能力,並令人信服地掌控著整個團隊的運作。
「老朱出身微寒,家境貧窮,少時還要過飯做過盲流,沒正經上過學更沒有功名,也沒學過軍事或管理,可以說自身是沒有一個特別突出拿得出手的技能。
不像他的強勁對手陳友諒,略通文義且有一身武藝,還自立門戶之前在紅巾起義軍中作過大將,算是能文能武,個人能力很強的人,但此人很自我且狡詐兇殘漸失人心,因此,大家都願意跟著朱元璋幹。」
當被問及自己的目標時,顧瑋更願意將自己定義為一位領航者,他推崇外軍某特種部隊口號“Rangers, Lead The Way”,意思是作為第一個突入敵境的特種部隊,帶領後面的部隊繼續向前突進。
顧瑋希望自己和團隊可以持續成為 SD-WAN 領域的領航者,正所謂,“InfoQuickers, Lead The Way”。
Q&A
TGO: 您能結合一個客戶案例,介紹一下 SD-WAN 技術的應用場景嗎?
顧瑋:某大型汽車配件製造公司,是典型的工業網際網路的場景,對網路要求很高,稍有不妥,就會對生產造成困境。他們曾出現過六條線中五條被挖斷,導致全國工廠停產的情況。我們給他做的數字網路方案,實際上更像是軟體 SaaS 服務專案。可能聽起來很奇怪,做網路的提供卻是軟體解決方案與服務!這是因為我們沒有替換客戶已經使用的運營商線路,而是在此基礎上,部署總控做 ICT 資源的集中化管控,將已有線路做成了全動態的虛擬頻寬資源池,總控會根據業務優先順序開通一個個動態 VIP 通道,根據業務的關鍵級別來動態分配線路資源,並根據線路資源的即時狀態進行動態排程,達到網路資源高效利用。在六條線路都完好的情況下,各應用資料可以根據優先順序,被實時動態地安排在不同線路中傳輸,確保業務敏捷與高效的運作。而如果出現極端五條線路被挖斷的情況,所有業務資料都會被安排在僅存的一條線路中傳輸,保障業務連續性。
TGO: 請問凌銳藍信的解決方案的難度在哪裡?
顧瑋:首先,難度在於對於業務與應用的理解。傳統網路方案的思路是把頻寬擴大或者搞一些協議最佳化,比如 TCP 最佳化。但多數情況下,應用需求是不一樣的。比如應用資料有的要求批次傳輸,有的要實時性和動態性,你對應用層越瞭解,就越知道哪種應用優先順序比較強,才能有的放矢去排程資源與之匹配,這是一個完整的邏輯。我們的產品已經不是一種單純的 coding 出來的產物,而是各種的模組的精緻整合。另外,技術實現也有一定難度,我們的“動態資料加速”技術專利,就是用來確保動態資料傳輸。而根據 IETF RFC 8926 研發出的私有協議,則是為了確保所有資料傳輸的底層效能與安全。
TGO: 能介紹一下凌銳藍信現在的團隊嗎?
顧瑋:我們的總部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無錫、香港都有分支,在海外印度、英國也有團隊,印度和杭州是兩個研發團隊。主要分為五條線:業務、技術、生態戰略合作、運營和供應鏈管理,全部都是從業超過 20 年的 ICT 資深人士。業務線負責人施總,曾任職騰訊 SaaS 業務負責人,前衛盟中國區總經理;技術部總經理劉總是 IBM band 10 出身,曾任軟體定義解決方案技術總監。我們還有一位技術大拿也是 AT&T 出來的 ICT 高手,拿過 26 個思科、華為、Juniper、RHEL 等各種技術認證;而生態戰略合作的負責人也是前 Citrix 的高管,非常資深;運營與供應鏈管理是我的聯合創始人在負責。
未來,我們會繼續前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