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開局之年,數字化浪潮奔湧而來。“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保險科技作為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不僅推動了保險機構數字化轉型,賦能保險業務創新,也有效提升了保險服務質效,最佳化保險業的發展模式,成為保險行業發展的新引擎。
回顧2021年,車險綜合改革和壽險銷售模式變革,給整個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轉型壓力,科技為保險業突破發展困境,向高質量發展轉型提供了破局之策。
賦能代理人銷售模式變革
盤點今年壽險業的改革關鍵詞,“代理人隊伍轉型”無疑是最受關注的話題。今年以來,百萬代理人的離職似乎在宣告著一個粗放式發展時代的結束。在數字化浪潮席捲下,保險業不斷探索如何破解需求端、渠道側以及供給端的痛點,尤其是怎樣對至關重要的中間職能群體保險代理人進行賦能,幫助保險代理人更好地洞察使用者需求、提升專業服務能力,最終讓消費者受益。
如何填補代理人在專業水準和客戶經營能力上的不足,科技賦能是答案之一。平安證券研究所金融與金融科技行業首席分析師王維逸表示,保險業傳統的人海戰術等諸多“痛點”阻礙了保險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轉型發展已成行業共識和迫切需求。隨著頭部險企率先啟動改革,科技賦能已成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技術創新主要應用於保險的運營、理賠、代理人培訓等環節。
今年以來,透過構建數字化營銷隊伍支援平臺,保險公司以科技賦能壽險代理人隊伍。比如,以AI技術支援增員培訓隊伍管理場景,助力代理人資訊篩選、千人千面培訓、線上活動等管理環節,以資料平臺支援代理人向客戶提供智慧型的產品諮詢和銷售服務。壽險代理人得以在數字化營銷隊伍支援平臺的協助下,成為了解客戶、服務客戶的專家以及綜合風險和財富解決方案的專業化顧問。
從科技賦能營銷團隊管理來看,大型險企也進行了有益嘗試。例如,中國平安以“三好五星”作為評價體系,聚焦數字化營業部、數字化增員、數字化 AskBob培訓以及數字化活動量管理四大改革專案,著力推動代理人隊伍轉型。中國人壽運用數字技術創新展業形式,開啟個險全流程線上空中增員,創新線上智慧銷售訓練,推出職場智慧實時業績播報等,促進銷售更加智慧、精準和便捷。
科技賦能人身險業改革的更深層次原因在於銷售模式的轉變。在中國人民保險集團總裁王廷科看來,利用大資料和人工智慧等技術完善客戶資料體系,能更好理解客戶的真實需求,加強客戶分群和客戶畫像,最佳化設計客戶旅程,建立統一客戶標籤體系,提升對客戶細分需求的數字化洞察能力。在此基礎上,還能透過細分風險因子實現個性化定價,打造個性化產品,為銷售員提供高度契合客戶需求的人身保險產品,進而推動傳統保險銷售模式變革。
賦能車險經營新增長點
聚焦財險行業,自去年9月開始全面實施的車險綜合改革仍然是今年影響行業發展走勢的關鍵因素。自車險綜合改革啟動以來,銀保監會“降價、增保、提質”的階段性目標取得初步成果,87%的消費者車險保費支出下降。
不過,在車險綜合改革惠及廣大車主的同時,也給行業帶來巨大的挑戰。不僅全年車險保費收入不容樂觀,保險公司的經營也從單一價格導向,向兼顧品牌、服務、成本等在內的多元化競爭過渡。因此,依託科技賦能成為車險經營尋找新增長點的重要方向。
事實上,早在去年5月,銀保監會就釋出了《關於推進財產保險業務線上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2年,車險、農險、意外險、健康險、家財險等業務領域線上化率要達到80%。業內人士認為,在今明兩年的時間視窗中,誰能率先把握80%的數字化轉型契機,透過人工智慧、大資料、雲計算等智慧化技術驅動具體業務流程創新變革,並將之逐漸滲透到車險產品設計、營銷、風控定價和客戶體驗等作業環節,誰就有可能領跑未來車險賽道。
據《金融時報》記者觀察,目前科技賦能車險的方式主要集中在銷售渠道、產品定價以及運營模式的變革。在前端銷售渠道方面,產品線上化正在加速對前端渠道的滲透;在產品定價能力方面,科技手段改變了車險定價方式,緩解產品同質化問題,保險公司風險識別能力也在逐漸增強;在運營模式方面,科技手段簡化了保險公司報損理賠流程、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目前,已有不少險企依託AI、大資料等技術賦能車險,打造更具核心競爭力的創新產品及服務,開闢差異化競爭新局面。
與此同時,隨著業內期盼已久的新能源車保險條款和基準保費表的落地,車險市場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艾瑞諮詢日前釋出的《中國新能源車險生態共建白皮書》認為,新能源汽車將帶動汽車產業智慧化,而汽車產業的智慧化會改變傳統車險的商業邏輯。
艾瑞諮詢認為,新能源汽車以其特殊的電氣特徵成為汽車智慧化落地的最佳載體。同時,伴隨著網際網路造車新勢力先進設計理念的滲透以及逐漸成熟釋放的產能,高度智慧化的新能源汽車會推動傳統車企加快智慧汽車技術發展。智慧汽車意味著更精密的感測器和控制器的搭載,行車時系統實時執行資料流並提供輔助決策,在此背景下車險的商業邏輯將發生變化。
保險科技發展空間巨大
圍繞“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總體目標,業內專家普遍認為,隨著我國保險業整體實力穩步提升,保險科技發展空間巨大。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日前釋出的《保險科技“十四五”發展規劃(徵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首次從全行業高度對保險科技發展予以全面梳理規劃,圈出核心重點,並定下到2025年的具體目標。
資料顯示,自2018年以來,保險業資訊科技累計投入達941.85億元。2020年資訊科技投入達351億元,佔營業收入的0.63%。截至2020年底,行業資訊科技正式員工數量超過2.6萬人,佔正式從業人員數量的2.51%。2018年至今,行業專利申請累計達9307個。截至2020年底,實現行業平均承保自動化率55.7%,平均理賠自動化率21.48%,平均線上化客戶佔比41.88%,平均線上化產品佔比36.18%。
從以上資料來看,保險行業對於科技的投入與《徵求意見稿》的目標還有一定差距。業內人士認為,保險科技正面臨最好的發展時期和機遇。總體而言,保險業未來還可以藉助科技力量從三個方面進行變革:一是完善傳統保險的運營模式;二是對現有保險產品進行技術升級,最佳化客戶體驗;三是對業務模式進行創新,例如將保險植入到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中。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保險科技行業雖仍在早期階段,但已經探索出了多個可行的發展路徑,基礎設施準備就緒,大資料、AI、雲計算等前沿技術的發展,將會帶動保險科技繼續快速向前奔跑。放眼未來,後疫情時期人們將形成新的消費形態,保險科技的創新也將繼續推動整個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來源 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記者 戴夢希)
編輯:蔣梁
稽核:王晶晶
免責宣告: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資訊僅為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釋出,可與本網聯絡,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