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建構區域性優勢、轉向中間產品創新、加強基礎研究——(引題)
新發展階段科技創新的著力點(主題)
科技創新面臨的新形勢和新挑戰
我們經常說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大變局的關鍵變數是新一輪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正在重塑各國競爭力的消長和全球的競爭格局,科技創新也正在成為大國博弈的主戰場。
今天我們把新科技革命叫做一主多翼,一條主線是新一代資訊網路技術的加快發展,特別是人工智慧、物聯網、量子通訊、區塊鏈新的資訊科技的發展,這是一條主線。還有幾條輔線,包括生命科學領域的合成生命學、基因編輯、再生醫學,生命科學是一條線。再就是清潔高效可持續為核心的能源技術革命,現在,“雙碳”也需要技術變革的支撐,實現“雙碳”目標。再就是空天技術,天地往返系統這個領域發展也非常快。
新科技革命的核心還是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當前智慧技術的發展正在向人工智慧這種自主學習、人機協同、增強智慧和基於網路的群體智慧方向發展,它正在推動我們產業發展模式和產業生態的深刻變革。大家有機會看看無人工廠、黑燈工廠在大量興起,主要是基於智慧技術的深度發展。如果整合到網際網路平臺上,這就為產業網際網路、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創造了條件。
現在一些網際網路企業正在向這個領域邁進。因為我們過去主要是消費網際網路,現在智慧技術發展為產業網際網路,為人機共融的智慧製造模式創造了條件,推動工業生產向分散式、定製化,大規模定製的製造模式轉型。我看過一些企業,我覺得產業生態正在發生變化。如果你把上下游供應鏈企業整合到一個平臺上以後,你會發現企業的邊界、意義已經不大了。我們以前的企業是個生產單位,當你把它整合到一個平臺上以後,把不同的生產供需進行重新組合,你會發現企業的邊界在發生根本的變化。
如果說“十三五”是個消費網際網路發展的浪潮,我們湧現了在全球處在領先位置的諸多消費網際網路平臺,那麼進一步講,我認為,由於新一代資訊科技的發展,“十四五”時期有可能迎來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新浪潮。有影響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已經有一百個,連線的工業裝置超過幾千萬臺套,服務的工業企業超過40萬家。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網際網路正在以一種新的生產方式登上歷史舞臺,這就是我們說的新形勢。
第二個是新挑戰,就是爭奪科技制高點的競爭空前激烈,特別是在科技領域。現在認識到全面的經濟脫鉤是不現實的,科技領域將是未來大國博弈競爭的最關鍵領域。
科技創新能力不適應新發展階段的要求
新發展階段是什麼階段?是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階段,我們的目標是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什麼是強?從大國來說,科技強才是根本,這就必須增強原創能力。所以,“十四五”規劃把創新放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域性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現代化的核心是什麼?科技創新。所以,我們要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須增強原始創新能力。
過去40多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技整體創新水平有了大幅提升,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性提升。今年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最新創新指數排名,中國躍居全球第12位,比去年提升了兩位,甚至排在日本、以色列、加拿大、奧地利之前,這讓我們眼前一亮。特別是PCT專利,向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申請的PCT專利申報量超過了美國,這也是突飛猛進。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我們的科技創新能力仍然不適應新發展階段的要求。我認為,不適應新發展階段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原創能力不足,重大原始創新偏少。2.基礎研究相對薄弱,與發達國家差距比較大,為什麼原創能力不足?根本在於基礎研究相對薄弱。我們的基礎研究佔RRD的比重,2020年還是6%,發達國家普遍在20%左右,甚至達到25%,這就決定了我們的原創能力不足。3.科技領軍人才偏少,我們科技隊伍是全世界最大的,而且比別人要大很多,但是我們科技領軍人才還是偏少,人才的激勵機制還不夠健全,這是我們科技創新能力的短板。在產業領域,我們終端產品、終端裝置追趕比較成功,比如我們的核電,華龍一號有國際競爭力;比如水能機,溪洛渡用的是一百萬千瓦級的水能機,西方國家都做不到;還比如高鐵、工程機械、通訊裝置、5G技術等,在國際上都處於領先水平。但是我們的短板是什麼?就是我們關鍵的零部件、元器件,基礎材料這些中間產品,我們的能力還是很弱。中間品的技術是我們的短板,而中間品對基礎研究、底層技術有很高的依賴度。比如說晶片,大型裝置都需要用到晶片、基礎軟體和一些關鍵原材料。這些中間品有賴於基礎科學能力的上升,有賴於底層技術的突破。除了基礎研究底層技術以外,中間品跟終端產品不一樣。終端產品的採購方是誰?是千千萬萬市場主體。所以,我們不僅要在技術上有創新,還要有商業上的可行性,也就是說價效比要足夠大。否則,即使技術突破了,商業上不具有競爭力,也難以成功。這是我們在新發展階段面臨的新任務。
新發展階段科技創新的路徑選擇
我們過去的這個模式,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創新源頭在外,國內做產品的適應性、商業化改造,這會帶來什麼問題?這會導致基礎研究、核心技術、原創能力較為薄弱。未來怎麼做?我覺得有三個方面的轉變。
第一,要從過去技術的追趕,從引進、消化、吸收轉向建構區域性的優勢。為什麼要建構區域性優勢?因為你追趕永遠都在後面,沒有反制能力,只有建構區域性優勢才可以形成區域性的反制。為什麼不全面領先呢?我們現在還做不到,要選擇有比較優勢的領域,建構區域性優勢,可以形成區域性非對稱的反制能力,這就需要透過強化國家的戰略科技力量,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來實現。
第二,建構區域性的優勢從終端產品的創新轉向中間品的創新。終端產品已經有國際競爭力了,但是一些關鍵的東西,原材料、零部件,基礎軟體怎麼辦?就是中間品的創新,中間品技術迭代更快,專業化程度更高,有很多隱性機制,需要長期的技術積累,技術優勢一旦形成就很難超越,所以,這個需要慢功夫,急不得。我們要透過產業基礎再造,發揮龍頭企業作用,帶領中小企業產業鏈整體來努力,需要長期的積累來突破中間品的關鍵技術。比如說晶片,不是急就急得來的。
第三,從整合創新轉向原始創新,一定要加強基礎研究。“十四五”規劃提出基礎研究佔RRD比重提高到8%,原來是6%,我們還需要努力提高應用基礎研究的比例,基礎研究要人去做,要激發人才的創新活力。
我覺得最關鍵的是制度創新,什麼制度創新?就是科技人員的職務科技成果的產權制度改革,這個是根本。
(王一鳴,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責任編輯: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