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寢,位於遼寧省瀋陽市。昭陵始建於清崇德八年(1643年),同年葬太宗皇太極於陵內,順治元年(1644年)定陵號稱昭陵,順治七年(1650年)孝端文皇后入葬。昭陵是清初“盛京三陵”中規模最大、氣勢最宏偉的一座。戎馬一生,征戰南北,功勳卓著的皇帝皇太極已被世人千古傳頌,成為歷史的匆匆過客。
遼寧省的盛京三陵(永陵、福陵和昭陵),也稱“關外三陵”,是開創滿清皇室基業的祖先陵墓。盛京三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擴充套件專案於200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清太宗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
愛新覺羅·皇太極(1592—1643年):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十月二十五日生於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縣西老城),滿族。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八子,母葉赫納拉氏。努爾哈赤去世後,皇太極受推舉襲承汗位,稱天聰汗,前後在位17年。在位期間,發展生產,增強兵力,不斷對明作戰,明崇禎九年,清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改女真族名為滿州,在瀋陽稱帝,建國號大清。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極猝死於盛京後宮,葬於昭陵。廟號太宗,諡號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
皇太極12歲喪母,20歲帶兵打仗,35歲登基,52歲去世,是清朝繼太祖努爾哈赤之後又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他是順治的父親,康熙的祖父,是歷史上有名的攝政王多爾袞的哥哥。皇太極做了兩件大事,影響千古,史冊永存。一件是改族名女真為滿洲。天聰九年(1635年)十月十三日,天聰汗皇太極釋出改族名為滿洲的命令,從此,滿洲族(簡稱滿族)的名稱正式出現在中華和世界的史冊上;另一件是改國號大金為大清。天聰十年(1636年)農曆四月十一日,皇太極在瀋陽皇宮大政殿舉行即皇帝位的典禮,改國號“大金”為“大清”,改年號“天聰”為“崇德”。在皇太極一生的經歷中,最大的轉折是從後金汗到大清帝。他是第一位當大清皇帝的人,為大清建立者。為了緩和社會矛盾,皇太極執政伊始,便提出“治國之要,莫先安民”的方針。皇太極在位十七年間,統一了東北全境,促進了東北地區經濟的發展,締造了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併為取代大明登上中原舞臺奠定了堅實的基業。他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一位有遠見卓識和重大歷史貢獻的君主。
孝端文皇后(1599—1649年):博爾濟吉特氏,名哲哲,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正宮皇后。生於萬曆二十七年四月十九日,蒙古科爾沁貝勒莽古思之女。清太宗時為國君福晉,正宮皇后,居中宮。清世祖時尊為皇太后。順治六年(1649年)四月十七日崩,年五十一。順治七年二月二日葬於昭陵。雍正、乾隆累加諡,諡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順慈僖莊敏輔天協聖文皇后。
建陵歷史
昭陵始建於清崇德八年(1643年),竣工於順治八年(1651年),後經康熙、乾隆、嘉慶等朝多次增建和改建,才成今日規模。昭陵是盛京三陵中規模最大,結構最完整的皇家陵園,因坐落在瀋陽市北端,故又稱北陵。昭陵的名可能是出於對“昭”字含義本身的選擇。古人以昭字作“彰明”、“顯揚”解。
陵寢規制
昭陵與永陵和福陵齊名,合稱“盛京三陵”或“關外三陵”,但規模更宏大,結構更完整,遠非其他二陵可比。昭陵佔地48萬平方米,現存建築38座(組),陵內殿宇密佈,門、坊、碑、亭林立,彰顯出皇家陵園的雄偉和壯麗。昭陵主體建築都建在中軸線上,兩側對稱排列。昭陵共分三大部分,由南至北依次為:前部,從下馬碑到正紅門;中部,從正紅門到隆恩門;後部,從隆恩門到寶頂。主體建築都建在中軸線上,由南至北依次為:神橋、牌樓、正紅門、碑亭、隆恩門、隆恩殿、明樓、寶頂。兩側呈對稱佈局,建有輔助建築。作為清朝興起之初營造技術水平的代表建築,昭陵基本沿襲了明代的皇陵規制,建築形式又融入了滿族興起時期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是一座獨具風格的清代皇家陵寢建築群。
探訪路線
在陵區外圍,我們遠遠看去有一“官員人等至此下馬”的下馬碑,告誡人們前方乃帝王陵寢請下馬,以示對皇陵的尊重。下馬碑是封建等級制度的標誌。明清時期廣泛應用在陵寢、宮殿等外,距離遠近按尊卑等級有所不同。官員出行每遇下馬碑必下馬和下轎步行,即所謂“武官下馬,文官下轎”。否則,是違法的,是要受到處罰的。要想去看陵裡的建築,就必須經過神橋,昭陵神橋是一座三孔拱形石橋。神橋下面是一條護城河。經過神橋,迎面矗立的就是一處富麗堂皇的石牌坊,其造型為四柱、三間、三樓,歇山式頂子。其上有三條大脊,八條垂脊,還有大吻、走獸、垂獸等。簷下有出簷的瓦壠、斗拱、額仿、橫樑、獸頭等構件。各部位還浮雕有花卉圖案。整個牌坊雕琢集平雕、浮雕、透雕等各種雕刻技法於一體,刀法粗獷,遒勁而細膩,被視為清代雕刻珍品。
穿過石牌坊,拾級而上,就到了陵園的正門——正紅門(大紅門),它共有三個門洞,東邊為君門,西邊為臣門,中間是神門,中間的神門是供皇太極及其皇后靈魂出入的門。大紅門東側門為君門,是皇帝祭陵時走的門,另一側門為臣門,是祭祀時大臣出入的門。但在實際祭陵時,皇帝也不走正門,這可能是出於對祖宗敬畏的緣故吧。
進入正紅門內,向北有三條筆直的用石板鋪成的石路,正中與“神門”連線的路叫“神道”,又名“參道"”它和“神門”同樣是陵主“靈魂”出入陵墓走的道路。從“神道”中軸線放眼望去,可以看到昭陵陵寢建築佈局嚴格遵循“中軸線”陵寢規制,陵寢主體建築全部建在南北中軸線上,其他附屬建築則均衡地建在它的兩側。這樣的陵寢設計思想主要是體現居中為尊,至尊無上。正紅門內有一條南北筆直的石路叫“神道”,神道是用長條的石頭鋪建而成,以正紅門的神門起,一直通向陵寢後部月牙城的影壁前。在神道兩側,自南向北依次排列著石雕華表一對,石獸六對,大望柱一對。據《清世祖實錄》記載,它們建成於順治七年(1650年)。石獸依次分別為坐獅、坐獬豸、坐麒麟、立馬、臥駱駝、立象各一對,共六對十二個。這就是石像生,是陵墓前設立的由石人石獸組成的石雕群,左右對稱地排列在神道兩旁。石像生的作用主要是顯示死者生前的地位,身份和權勢。地位越高,權勢越大,石像生的石雕像也越多。這些石雕獸群就是清康熙時道士苗君稷在《秋日望昭陵》這首詩中描繪的:“十二御林嚴侍衛,風嘶鐵馬白雲霄”。看到這些石獸晝夜守護在陵墓前,無疑會增加陵墓的威嚴和神秘之感,是皇家陵寢的威嚴、尊貴、崇高的象徵。石獸中最值得欣賞的是兩匹石馬,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為昭陵二駿,相傳是仿照皇太極生前喜愛的坐騎——兩匹駿馬大白和小白雕琢而成。
接下來我們看到的是一對大望柱,它和華表根相似,但柱體沒有龍紋,只是朵朵雲紋,不是圓柱形,而是八角形;柱頂是桃形,而不是蹲獸,其他部分都與前邊的那對華表形制一樣。它矗立在陵寢的主要建築——碑樓兩邊,主要用途是裝飾和豐富陵寢建築內容,使之更有氣魄,更加豪華。碑樓與正紅門相對。牌樓是陵寢前部主體建築,系青石建成,四柱三層,雕刻得玲瓏剔透,美輪美奐。據《清聖祖仁皇帝實錄》記載:碑樓建於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碑樓為方形重簷歇山式,四面各開一個拱門,下有須彌座式臺基,中間豎立一通高5.45米,寬1.98米,重達5萬公斤的整塊石碑,碑的上首用滿漢兩種文字鐫刻“大清昭陵神功聖德碑”。
出碑亭即至隆恩門。方城正門稱為隆恩門,上有門樓。方城四角有角樓。方城內有隆恩殿、東西配殿、東西晾果房和焚帛爐。
隆恩殿居於方城中心,前有隆恩門,後有明樓,左右有配殿,四隅有角樓,猶如眾星拱月一般,故顯得異常雄偉。方城是一座古城堡建築,建成於順治八年(1651年),它的四個角各建一座角樓,角樓均為兩層,歇山式建築。隆恩殿以雕刻精美的花崗岩臺階為底座,以金光閃閃的黃琉璃瓦為屋頂,再加上畫棟雕樑、金匾紅牆,故又顯得異常華麗。隆恩殿的大臺基。這裡有三路踏跺,中路為丹陛御路,俗稱“龍道”,是由一塊長5.5米,寬近2米的巨石——丹陛石鋪成。丹陛石浮雕“壽山福海”和“雙龍戲珠”圖案,寓意帝后和美,福祚綿長。殿簷下有藍地金字的“隆恩殿”牌額一塊,從左至右以漢滿蒙三種文字書寫,殿以隆恩命名是表示感恩愛福之意。隆恩殿共有三間,進深兩間,周圍出廊,共有廊柱20根環殿而立。殿內無天花棚,樑架裸露,上面施以旋於彩畫。
隆恩殿後面有二柱門、石五供和券洞門,券洞頂端是大明樓。方城之後是月牙城和寶城,在寶城中心,上為寶頂,下為地宮。寶城後面是人工堆起的陵山——隆業山。
大明樓又叫“明樓”,坐落在方城北門上。樓為垂簷九脊歇山式頂子,上簷七踩,下簷五踩,均施以彩繪,其內為十字形穹隆頂。四面各有半圓形拱門,下部為方形臺基,臺基四面各出踏垛(臺階)。前簷掛有匾額,上書“昭陵”二字,滿、蒙、漢三種文體。明樓之內立有一通漢白玉石碑,碑高約六米,碑頭為龍首,正中開光部分刻有滿蒙漢三體“昭陵”二字。碑身豎刻有:“太宗文皇帝之陵”字樣,也是滿蒙漢三體。大明樓是昭陵最高建築,在歷史上幾次遭受雷火襲擊,最嚴重一次是偽滿康德四年(1936年)五月二十九日,整個明樓幾乎被雷火燒燬。現在的大明樓是1939年重修的。
月牙城在大明樓之後,因為它的形狀如同一彎新月,故名“月牙城”。在我們視線正前方是琉璃影壁。院裡兩端各有一座磚砌的轉向蹬道,拾級而上,可達明樓和寶項。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遺體均實行火葬,地宮裡葬的只是骨灰瓶。寶頂頂上栽有一棵榆樹,取名“神榆”,是效法清永陵之舉。
走在方城馬道上,目睹碩大肅穆的寶頂,彷彿回到昔日久遠的歷史,當年皇太極率領八旗鐵騎叱吒風雲,戎馬一生,征戰南北的壯觀場面。今日,皇太極成為歷史的匆匆過客,但已被世人千古傳頌,清昭陵見證了歷史的輝煌。
參考文獻
孫克勤,孫博,2014,明清皇家陵寢。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孫克勤撰文和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