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化的第三個主要特徵是它的地域特徵。
文化的地域特徵可以包括國家、民族等特定的地域界限,然而僅就同一國家民族內部而言,文化的地域特徵也是非常明顯的。人們常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這在某種程度上便反映了地域的文化特徵。明代的地域文化特徵也是十分突出的,而且有它自身的特點。
明朝建國之初,政治文化中心是江南一帶,大約主要包括江浙和江西地區,這是自唐宋以來形成的一種經濟文化佈局。明初太祖建都應天(今南京)以及北方與北元的戰爭形勢更決定了這樣一種文化的佈局。隨著明朝統一局面的發展,這種南重北輕的佈局本應有所改變,但是北方在經濟文化上的恢復發展卻比人們所能想象的要困難得多,雖然太祖晚年曾經發生“南北榜”的案件,給了北方士子們更多進入仕途的機會,其目的卻只是為了保證皇帝對於科舉的控制,而並非專意於扶植北方士子,所以這並未能改變北方與南方的文化差異,這種情況直到成祖後期遷都北京以後,才開始有所變化。
成祖遷都北京的目的當然只是為了政治與軍事的北移,以保證朝廷對北方的控制。但是政治中心的北移和大批江南官僚士大夫來到北京,對於北方的文化發展也就必然會起到相當大的作用。永樂遷都後,以北京為代表的北方文化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到明中葉以後,逐漸形成了以南北兩京為中心,以江浙為先趨的全國文化新佈局。這時候江浙的文化與南北兩京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融為一體了,大量江南官員的入仕,把江南文化帶到了北京,同時也把北京的文化帶到了江南一帶,而且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全國經濟流通的加快,這種地域文化間的互動也愈來愈快。不僅官僚士大夫的文化加快了流動,民間文化的流動也隨之而加快了。
這種互動的突然加快大約也是在正德以後,一個名叫董穀的明朝人曾經記述了當時這種互動的情況。他從家鄉來到北京,見到市間交易皆用一種質量低劣的銅錢,稱作“板兒”,感到很奇怪,然而待到還鄉,鄉里也已經盛行質劣之“板兒”了。他還談到其鄉婦女一向流行窄衣尖髻,到京師後,見京中婦女長衣大袖,感到新奇,既而南還,家鄉婦女也都已改行寬衣平髻了。
這種地域間的文化影響最突出的還是在那些經濟文化相對發達的地區。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有明一代的近三百年間各地區文化的發展也並不平衡,隨著一些地區經濟的發展,文化也相應得到了較快的發展,而且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例如明初在北方設立的軍事重鎮如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等地區經濟與文化的發展。或者像永樂遷都前後漕運的通航使得沿運河城市的發展,對山東臨清這樣的北方城鎮的經濟文化發展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如徽商或晉商的發展對於當地經濟文化發展的影響等等。當然明朝政府對於地方儒學以及科舉考試的南、北、中分卷錄取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相對落後地區的文化發展。但是總的來說,文化相對發達的地區也往往就是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而且到明中葉以後,這些文化相對發達的地區也都是商品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地區間的文化影響也不斷加快,到明中葉以後,便出現了流行文化的趨勢,地域文化在保持自身固有的特點的同時,也融入了相當程度的各種外來文化。直到真正的外來文化的到來:西方傳教士的來華。
明代文化的第四個特徵是中西文化的交流。
明朝確實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時代,它的前期曾經是帝國文化向外輸出的時期,鄭和的航海以及派往中亞的使者們,將恢宏的中華文化傳播於海外。但是到了它的後期,卻開始了外來文化的輸入。西方傳教士們的來華使明朝人開始了對西方文化的接觸。這樣的前後期截然不同的變化,實際上是當時世界經濟文化形勢發展的結果,也是明朝自身經濟文化發展的結果。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使它們逐漸走到了東方的前面,而明朝自身這時候也開始了在傳統社會基礎上的轉型。這前後三百年間的變化給予中國人的啟示應該是永遠難忘的。
素材來源:《明代文化史》 作者 :商傳
圖片來源:網路
我們尊重原創,保護原創。本平臺部分文章圖片來源或轉載、改編於其它公眾平臺或網際網路平臺。主要目的是交流分享資訊,讓更多遊客獲得景區諮詢。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如果侵犯您的權益或版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