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時代陳毅似沒有副手.無論是當紅六軍政委(軍長黃公略)還是當軍長或是當江西軍區司令員,都沒有副手,也許那時幹部缺少,不配副手.
新四軍時代陳毅開始有副司令員.
首任副司令員是傅秋濤,傅秋濤三年游擊戰有功,保持了一千多位紅軍游擊戰士,和葉飛保持的紅軍游擊戰士差不多.都編了一個團.傅秋濤是第1團,葉飛是第6團.傅秋濤副司令員兼團長.傅秋濤38年6月隨陳毅挺進江南,38年9月就率第1團離開陳毅赴皖南,真正跟陳毅時間不長,所以在茅山地區沒有留下多少足跡,回皖南後,雖升任新1支隊司令員,但打仗的機會少了,似沒有出彩的機會,到皖南事變,第1團基本損失,殊為可惜,傅秋濤突出重圍,後來似進步不大.最後搞後勤了.傅秋濤跟陳毅時間太短.沒有隨陳毅的升遷而進步.
第二任副司令員是紅軍驍將羅炳輝,羅炳輝同陳毅江西就熟識,羅起義過來後做過陳毅的部下,1939年1月羅炳輝來當陳毅的副司令員,羅來後先是率第2團積極抗戰,打出了老虎團的威名.後來葉飛的第6團也調來江南,羅炳輝對葉團進行了正規化整訓,使葉團的軍政素質上了一個臺階,幾十年後葉飛的回憶錄還特地提到羅炳輝:
"進入蘇南敵後,在東進之前,在茅山地區又進行了第二次練兵。這次整訓大約一個月,是在一支隊副司令員羅炳輝同志直接領導下進行的。這一次的練兵主要是針對日軍的作戰特點,總結半年來與日軍作戰的經驗,為東進抗日作準備的,著重訓練對日作戰。羅炳輝同志出身行伍,身經百戰,作戰練兵經驗豐富,軍事技術和戰術都好。本人又是出名的神槍手,每天練習射擊,從不間斷,對部隊訓練也很嚴格。訓練打麻雀戰時,親自示範,對部隊影響很大。"
所以說第1支隊的軍政成績,羅炳輝功不可沒.39年4月羅炳輝升任第5支隊司令員.羅到了第5支隊後不久又成立了新四軍江北指揮部羅任副指揮.皖南事變後任新四軍第2師副師長,後任第2師師長.羅任第5支隊司令員的時間較短,離開陳毅後羅任張雲逸的副職,羅炳輝似不算順利,後來張雲逸調軍部任專職副軍長,羅才真正的發揮了才能,創造了梅花樁戰術.
解放戰爭初期,羅率部北上山東又重歸陳毅直接領導,將帥又重逢,陳毅又提議羅為新四軍第二副軍長,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羅將逝死,陳毅痛失臂膀.
第三位副司令員是粟裕,羅炳輝調走後,第2支隊粟裕成了陳毅的助手,眾所周知,粟裕是陳毅的老部下,粟裕跟了陳毅後,隨著陳毅的升遷而遷職,成立江南指揮部,粟裕由副支隊司令升任副指揮,同期的江北指揮部,羅炳輝徐海東是支隊司令變為副指揮.皖南事變後,陳毅任代軍長,粟裕任師長,而羅炳輝一開始只是副師長.解放戰爭時期,粟裕由分局的野戰軍司令員跟了陳毅成為大戰備區的副司令員.而同期的分局軍區司令員程子華後來合併到東北可沒有當到副司令員.太嶽軍區的陳賡也沒有當到野戰軍的副司令員.建國後粟裕離開了陳毅到總參謀,成了聶帥彭總的手下,那段時間似過得不好,後來調到葉帥手下,葉帥讓宋時輪同粟搭班子,也不開心.再無輝煌.
第四位副司令員(副軍長)是張雲逸,張雲逸長期代陳毅,代軍長,代軍區司令員,在陳毅離開華東時,還是用陳毅的名頭髮命令,比較穩定,為華東的建設立下了不世功勳.建國後也離開陳毅到廣西去任職,但不久也被批評.長期養病.
總而言之,這些副手,在協助陳毅時,個個似虎如龍.離開陳毅後似過得都不太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