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芽芊芊專欄】
養出自信孩子的前提:維護孩子的面子
原創作者|豆芽芊芊
01
前幾天帶女兒去遊樂場玩,她看到一隻花皮球,準備拿時,身旁的小男孩遞給了她。女兒道謝後,小男孩回應了一個微笑,他們就開始一起扔球玩。
小男孩的媽媽這時突然開口:“姐姐都說謝謝了,你應該說什麼啊?”男孩兒望著我們,始終沒有張口。那個媽媽突然開始推搡孩子:“快說‘不客氣’,聽到沒?真沒禮貌,平時怎麼教你的,快說!”
我趕緊說:“沒關係,孩子不願說就不說了。他不說,我們也知道他是一個好孩子。很明顯,孩子已經不開心了。可媽媽依舊在堅持讓孩子說“不客氣”。最終小男孩哇哇大哭起來。
殊不知,孩子再小,也要面子。這位媽媽並不明白,她當著外人面,對孩子看似很平常的幾句教訓,卻已將孩子的自尊心碾碎了。
央視前主播李小萌曾釋出過一條影片,她在電梯裡見過一位母親大聲訓斥自己的兒子,男孩在母親的斥責聲中面紅耳赤,手足無措。
李小萌說,她為此感到難過。因為男孩母親的做法,不僅無法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還會讓男孩感到被羞辱,而羞辱感往往會讓一個孩子抬不起頭來。
教育家陳孜虹在《有愛好好說》這本書裡提到:“大人總是理所當然地認為,小孩子還不具備羞恥心的認知能力,所以不會覺得沒面子。”
可正是這份誤解,導致成人總是忽略孩子的感受。
02
小孩子的面子到底有多重要?同事小張給我講過這樣一件事情。
她小時候有次去舅舅家,表姐拿出一罐珠子,她們就開始串項鍊玩。
表姐很快就串滿了一長串,她看後心裡著急,手裡拽著的線突然脫落,穿好的珠子噼裡啪啦掉得滿地都是。
她慌忙蹲下身撿珠子,舅媽在一旁嘆氣道:“這孩子真是笨手笨腳,這一地珠子得撿到什麼時候去?”
當舅媽拿來笤帚,她準備接過時,舅媽又說:“不用,你掃不乾淨。”手足無措的她站在一旁,內心特別委屈,那一刻就想趕快回家。從那以後,她見了舅媽就很少說話了。
現已步入中年的她,在母親聊天時,偶爾提到這件陳年舊事,母親便會感慨她那超強記憶力和超級小心眼。
可真是孩子小心眼嗎?在家長眼裡,小孩子和大人較真都是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是不成熟的孩子氣。
大家似乎都認為,小孩子錯了,大人說幾句很正常。可是,小孩子也是很在乎面子的,他們也有自尊心,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認可。
作家桐華說:“小孩子很多時候比大人還愛面子,因為他們的世界小,所以所有的小事都不小。”
還記得之前那篇14歲初中男生從五樓跳下的新聞嗎?,他和同學打撲克被老師叫家長後,他母親當著老師和全班同學的面,上去就直接猛扇他耳光。
幾分鐘後,他從五樓跳了下去。在樓道里其他同學還來不及反應的情況下,一條鮮活的生命就此逝去。
不給孩子留面子,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導致孩子自我厭惡和低自尊感。孩子顏面掃地的那刻,就是噩夢般的時刻。父母刻薄的行為,周圍人異樣的眼光,都是直接毀掉孩子自尊的利器。
03
每個孩子的“自我意識”形成後,便逐漸懂得什麼叫“自尊心”,在成長過程中,就會期待成人對他們的理解和尊重,而青春期的孩子,就顯得格外“好面子”。
記得上初中一年級那年,我剛學會騎腳踏車。在一次騎行中不慎撞到了前面腳踏車的後輪胎,導致借同學的腳踏車前輪嚴重變形。
那時我手裡沒有零花錢,去修車行維修的計劃只能泡湯。我硬著頭皮給同學承諾,明天想辦法給她修好。
不敢開口告訴父母的我,把撞壞的腳踏車推回家,悄悄把它停在了後院角落裡,匆忙扒拉了幾口飯後,就返回學校了。
身處校園忐忑不安的我,耳邊突然傳來了父親的呼喚聲,回頭驚訝地看到:父親正推著那輛被我撞壞的腳踏車,只不過,腳踏車的前輪看起來已完好如初。
我想對此進行解釋,但父親只平靜地說了句:“別多想了,一會兒把車子還了,下午好好上課。”看著父親離去的背影,我熱淚盈眶。
後來我無意中聽到了父母的談話。父親說我和他一樣,並不善言辭,他擔心嚴厲地責問會讓我更加膽怯。他告訴母親,孩子慢慢大了,只要她本性不壞,有時不要過於苛責。
現在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更加清晰地意識到:我那不善言辭的父親,一直都考慮著孩子的感受,他給足了孩子面子。
至今,我也沒和父親就那次撞壞的腳踏車事件有過交流,但從那以後,我很少再魯莽行事。生活中再遇到事情,我會坦然告知父母,因為我深知,他們尊重我的感受,永遠是我最堅強的後盾。
作家畢淑敏說:“孩子的成長,首先是從父母的瞳孔中確認自己的存在。”
愛孩子,我們就要懂得尊重孩子,照顧孩子的感受,給足孩子面子。在育兒路上,希望我們都能成長為智慧型的家長。
作者簡介:豆芽芊芊,喜文字,愛生活。關注婚姻、情感和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