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主業保持穩定的情況下,多元化業務齊頭並進,這是恆大期待的理想狀態。
可惜現實太殘酷,滴滴也被狠狠“教訓”了。出行行業中滴答出行、哈囉、一喂順風車等平臺,往前的每一步相對穩健多了。
恆大的攤子越鋪越大,汽車業務遇“滑鐵盧”,網約車平臺規則眼花繚亂,真要栽倒在“八爪魚式”業務拓展上了?
一、恆大汽車受牽連
恆大汽車連續暴跌市值“蒸發”6000億,並且在造車方面,投入成本474億,遠遠高於總市值。
當然,這主要是受到母公司的影響,大事不少,小事不斷,大家急於“割肉套現”,一度讓恆大汽車的情況非常不樂觀。
當年恆大圍繞主業衍生的多元化業務發展勢頭也是可圈可點的,比如有百貨、超市、礦泉水等。
在新能源汽車這個充滿機遇,同時也充滿挑戰的賽道上,擁有雄厚資金積累、產業人脈與企業經營能力的恆大願意加入進來並堅持長期深耕。
無論是從戰略上看還是就目前形勢而言,造車無疑是一個正確選擇,但是造車新勢力也不容忽視,大家都在往這個賽道上擠,其中包括網際網路巨頭。
滴滴、滴答出行、首汽約車、一喂順風車等出行平臺來勢洶洶,使得新能源賽道競爭日益激烈。
二、滴滴遇同樣痛點
曾經的滴滴枝繁葉茂,開拓了網約車、外賣、社群團購、同城貨運、自動駕駛等多項業務,因此一躍成為最有可能拿下“出行第一股”的企業。
而誰也沒有想到,在後續前行的過程中,滴滴開始修枝剪葉。
率先被拋下的是花小豬,其他各家網約車平臺卯足勁擠入一、二線城市搶佔市場份額,而花小豬另擇下沉市場尋求突破。
接下來是橙心優選,與“老三團”鬥,又與美團鬥,逃不了面對自力更生的結局,大範圍收縮、大規模裁員,最後大撤退。
如此一來,好像越來越印證當初那些傳言:滴滴拿九年來博“出行第一股”,花小豬也好,橙心優選也罷,不過都是拿來拉昇估值的“工具”。
又或許說,沒有展露鋒芒的新業務只能算作滴滴的累贅,與恆大不同的是,至此一遭,花小豬算是打了一個翻身仗。
只能說穩紮穩打才能順應局勢變動,否則一切都會變如“揠苗助長”那般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