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的孩子最需要什麼?
其實,我們可以想一下,在一個充滿了羊水,四周都是子宮壁的環境裡,一個人類生命呆了幾個月。突然一頓擠兌後,他身邊的環境全變了,母親肚子裡養水的味道聞不到了,母親的心跳和腸子蠕動的聲音聽不到了,連子宮壁都感覺不到了。
四周是個無邊無際的空間,這人這牆,這床,這啥玩意兒都是陌生的,第一次見著的。那是什麼感覺?
不好想象的話,我們可以類比一下,成年人突然發現感官能感覺到的東西全都超出了既有認知範圍,而且在已知認知裡找不到任何可以參照的東西。這時成年人會感覺到什麼?需要什麼?
就好比一個單獨登陸了外星的成年人類會感覺到什麼?最需要什麼?
首先是恐懼吧?這個星球上都是啥玩意兒啊?不會傷害我吧?
其次,會很沒有安全感吧?
其實,經專家研究,這也是嬰兒的感受,因為他也是剛剛從媽媽肚子裡著陸到地球上來的。
那麼從建構主義心理學來講,為嬰兒建構安全感要做什麼呢?
我還是那樣,先說方法,再說原因:
方法:
1孩子的居住環境千萬不要起變化,屋裡物品的擺放,屋裡物品的樣式儘量不要變
2天天和孩子接觸的大人的衣服儘量不要換,要換就換一樣的。
3每天到點在什麼地方幹嘛,就規律的每天重複在這裡做那件事。
比如:每天下午在躺椅上講故事,那即使今天身體不舒服講不了故事,也在這個下午把他放在躺椅上。
4如果要出去,每次出去走相同的路出去、回來走每次回來的路回來。
接下來我解釋一下原因:
這些看上去有點奇怪的需求是為什麼呢?我們還是舉上面那個成年人獨自登入外星球的例子。
當他獨自登陸外星以後,要如何擺脫恐懼和不安全感呢?
首先,他可能要想辦法去探索下身邊的事物哪些是危險的哪些是安全的,探索的方法一定是先看後摸。
其次,當他把身邊的事物都看熟悉了後,會先留在這個熟悉的感覺相對安全的地方。他還沒有了解身邊的這些事物,只是在這裡先待著去適應,不敢對環境做出改變。
再次,等到他確定他所在的這個環境是安全的之後,他才會有安全感,這時他才會慢慢地研究身邊的事物,深入瞭解並探索他們。
專家發現,嬰兒所做的事情也是這個流程。先獲得安全感,確定能生存,再發展自己。
嬰兒首先會透過聲音和味道找到媽媽,並且記住媽媽的味道,在之後的日子裡找到媽媽就安全了。
接下來當嬰兒睜開眼睛,看見這個“新世界”,他們會將身邊的一切印在腦海裡,“這就是我賴以生存的環境,只要在這個環境中我就是安全的”這個過程被稱為,外在秩序轉移為內在秩序。剛出生的小動物對窩的依戀也是出於同樣的本能。
蒙臺梭利認為:
兒童具有一種內在的感覺,他所感覺的並非物件之間的區別,而是將四周環境當成一個包含許多彼此相關部分而形成的整體,唯有在這個整體的環境中,兒童才能使自己適應並採取有目的的行動,否則,他便沒有一個基礎以建立起對於各種關係的知覺。
著名兒童教育專家,李躍兒芭學園創始人——李躍兒這樣闡述這段話的意思:
兒童會將環境中各種各樣的物體,當成一個彼此相關的整體,就像在媽媽的子宮中一樣。只有在這樣的感覺中,兒童才有安全感,並有秩序地開始對環境中的某一個物體探索,只有這樣,才能在穩定的基礎上逐漸形成對物體的深入感知,積累起越來越多的經驗。
嬰兒對自己生活環境是透過“固守”,建立起對環境的控制安全感的。什麼東西放在哪兒,什麼東西長什麼樣都進入了孩子的記憶,這叫做:環境模式透過記憶形成內在記憶模式。
所以,處在經常變化的環境裡,或者,環境裡的東西經常變化會令剛出生的孩子感覺不安全。
就像,剛著陸外星的成年人一樣,環境不安全的情況下他是無法去了解身邊的事物的,而對於嬰兒來說這意味著,他發展自己和進行建構的過程被打斷了。
我們不妨再引用李躍兒的話進行進一步分析:
孩子喜歡秩序是由於急切需要一個精確的有所規定的環境,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中,兒童才能將自己的知覺歸類,然後才能形成內在概念,以便深入的瞭解環境,並決定自己在環境中的行為,透過對秩序的特別敏感性,兒童辨別了各個物件之間的關係
這表現為,一些我們常見卻不明所以的現象。例如,媽媽換了一件衣服,或者換了個髮型,孩子就開始大哭。走回家要走固定的那條路,即使快走到家了,不是那條路也要重新走。
為了建構孩子的安全感,這時我們要按照方法多多注意才是。這在建構主義心理學被稱為“安全感和秩序感建構”,主要出現在0至1歲。
至於,之後要注意什麼您可以關注我的其他文章。
「建構主義育兒體系」如何讓孩子喜歡看書
「建構主義育兒體系」嬰兒吃手,什麼都往嘴裡放我管不管?
「建構主義育兒體系」手的關鍵期幫助——啥都上手抓的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