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邀約眾人起詩社,愛詩的黛玉、寶玉,擅長詩歌但不以詩歌為“女子正業”的寶釵,以及後來風風火火加入的史湘雲、再後來痴迷學詩歌的香菱,都是會詩、愛詩之人。
值得注意的是,偏偏是詩社的三位“大領導”,最不懂詩、也最不喜歡詩。
社長李宮裁,副社長菱州藕榭,也就是迎春、探春兩位,對詩歌既無興趣也無建樹。
外行領導內行,是個什麼道理?
李宮裁的道理很簡單,她的日常工作就是負責陪伴姑娘們。
身份既然是寡嫂,業務範疇既然是陪伴小姑子們,年紀既然更為年長、閱歷既然更為豐富,她理所當然應該是個牽頭的“話事人”。
事實上,從組織能力、維護管理能力的角度來說,探春和薛寶釵二人,都比李宮裁更適合、也更專業。
但大觀園詩社的所謂“管理者”,更多是為“不會寫詩也沒得玩”的人,留下的禮貌性的位置。
比如迎春負責出題限韻,而惜春負責謄錄監場,這兩位副社長的業務,完全是可有可無、約等於沒必要存在的閒職。
姐妹們一同玩耍寫詩,憑興趣愛好聚集而來,有什麼好“監錄”的?
說到底,這是怕冷落迎春和惜春,生造出來的名頭比較好聽的補償式位置。
倘若認認真真比較詩詞能力,刀刀筆筆見血比文采,第一名究竟是黛玉還是寶釵未可知,最後一名勢必永遠是迎春和惜春。
明明是一家子姐妹親戚聚在一起的娛樂活動,倘若總讓兩位姐妹掃興喪氣,勢必會很不愉快,不符合“家和萬事興”“不和也要和稀泥假裝很和”的原則。
或許你會說,既然迎春和惜春既不喜歡也不擅長,為何一定要讓這二人參與?為何不能放二人各自自由?
為何探春下帖子時一定要請這兩人呢?
探春如果不邀請迎春和惜春,眾人如果不記得迎春惜春二人,性質就變了,這就變成了“大家一起玩但是孤立迎春惜春”。
所以,詩社眾人的態度很微妙。
從面子和名譽的角度來說,給足二位體面。
從實際要求的角度來說,對二位沒有任何要求。
從可操作空間的角度來說,我們知道迎春後期時常請病假,惜春則以需要畫畫為由退出,大概都是找藉口不來參加;眾人心知肚明,也樂得彼此安穩。
既然如此,為何一定要是詩社呢?
詩社符合大觀園中大多數人物的喜好,寶玉、黛玉、寶釵、探春都喜歡。
如果要找一項文雅有意思的集體活動,促進感情、加強交流、豐富娛樂生活,詩社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在這樣的情況下,也要顧及少數不喜歡不熱衷的人的感受,不能讓她們感覺被脅迫或者被冷落。
看似奇怪的“社長副社長安排”,其實都很花心思;
賈府高門大戶、深宅大院,人員關係、利益格局複雜,一舉一動都並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