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是書法愛好者們練習行書繞不過的一本帖。對於這本帖,該如何練習呢?很多朋友一上來就臨摹,十遍、百遍甚至上千遍地練習,但是效果並不明顯。
其實《蘭亭序》內含7大行書技法規律,這些規律可以助力書法愛好者少走彎路,提前10年在書法道路上獲得成功。
1、第一大規律——主從分明
一字之中有許多筆畫,其中有主筆,有次筆。主筆在結體中起決定和支柱作用。既穩定重心,平衡構架,又約定了其他筆畫的大、小、正、斜、長、短、粗、細等。這樣整個字的筆畫搭配就顯得主次分明,結構才富有節奏感。如“感”字的鉤畫。
2、第二大規律——點畫呼應
點畫呼應是字的點畫之間相互協調配合的一種內在聯絡,一般“起筆為呼”,“承筆為應”。“呼急而應遲”,“呼緩而應速”。呼應的方式主要有意連和形連兩種。意連即用無形的筆勢將點畫之間取得聯絡和默契。雖無筆絲相連,卻顧盼生姿,意連成趣,形連即相互引帶,點畫間輕重緩急,節奏分明,以縈絲聯絡,格外生動。如“悲”字的筆畫。
3、第三大規律——迎讓有致
迎讓表現在合體字中,筆畫間部位間相互謙讓,相互避就使相鄰的一面結合默契。有時為突出主部,常有意將其誇大或變形,其他部位則相應變小,使其相互依偎,伸縮有致,不即不離渾然一體。如“敘”字筆畫。
4、第四大規律——疏密得宜
一般的字筆畫少的宜疏,筆畫多得宜密,中宮緊縮而外部舒展。用什麼標準來控制呢?“得宜”二字最為重要。“當疏不疏,反成寒氣;當密不密,必至雕疏”。“疏可走馬,密不透氣”。《蘭亭序》中這一筆畫用得十分精妙。如“視”字的上密下疏。
5、第五大規律——欹側取勢
在書法中,沒有絕對平穩的點畫,欹側有左欹右側,上欹下側等。整個字型傾斜的字,可在章法中依靠上下左右的字去補救;區域性傾斜而整體字正的字,可靠區域性向反方向傾斜來維持整個宇的重心,即從險絕中求穩定,從動態中求平衡。如“與”字。
6、第六大規律——變轉悉異
把相同的點、畫、字,寫出各異的形態,這是《蘭亭序》最具魅力的特色。一字多變如《蘭亭》中 20 個“之”字,7個“以”字,“不”字,6個“所”字,5個“其”字,4個“為”字,“字字意別”,多姿多彩,意味無窮。同畫異態,如“情”字的三橫畫。
7、第七大規律——盡態適度
書法中“盡態”是指“曲盡其態“錯落有致”;“適度”為恰到妙處。《蘭亭序》構字不循“小字展令大,大字促令小”的法則,而是一反常態,使大者更大,小者更小,長者更長,短者更短,疏者更疏,密者更密,並能長短互殊,寬窄各異,大小不一,錯落有致,各盡其態。因字立形,求得平和勻稱的自然之美。如“峻”字。
王羲之《蘭亭序》對後世影響巨大,幾乎所有行書都與其一脈相承,所以掌握好《蘭亭序》,對臨習任何一家行書法帖都有幫助。特別是把握好以上7大行書技法規律,對於初學者來說如虎添翼。
歡迎各位網友點贊、收藏、轉發、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