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經歷
陳寅恪的父親陳三立(1853一1937),咸豐三年出生在江西義寧州泰鄉七都(今修水)竹塅鳳竹堂,即陳家大屋。
其時太平軍興,蔓延兩楚,且數度攻入義寧州,祖父陳偉琳、伯父陳樹年,與父親陳寶箴操辦團練,保衛桑梓;母親黃氏常襁負陳三立,夾雜在逃難人群中,奔走于山林隘道,以避兵禍,備極艱險。仲秋時節,祖父陳偉琳因戰事勞累而逝。
同治元年(1862),父親陳寶箴在離“鳳竹堂”約五里遠的彌王峰西麓築造四覺草堂,以為讀書問道之所,並設私塾,邀請武寧名師李復(企甫)、油墩黃韻蘭倆先生一同執教,陳三立與大姐(德齡)、小弟(三畏)就讀於此。
同治十年(1871),陳三立在梯雲書院(祖父陳偉琳為捐資倡修者之一)圓篇,光緒七年(1881)中秀才,八年中舉人,十五年(1889)中進士,授職吏部主事。
其實,陳三立的文章早已達到席珍待聘功力。早在光緒六年,郭嵩燾看到陳三立文章,就非常看好其文學風采。但陳三立深惡“八股文”,應試時,不使用考場規定的文體(八股文)答題,而用自己平素所擅長的古體散文形式來寫考卷。
眾名師指點提攜
陳三立之父陳寶箴中舉後,從協父操辦鄉勇,保衛桑梓,到進入曾國藩府幕與席寶田合作,再到走出大山,從政為官,結交賢達,為陳三立提供的教育環境和師資非一般官家子弟所企及。
教授過陳三立學業的名師,除義寧私塾先生陳觀瀾、陳觀禮、黃韻蘭、李企甫,州學先生塗家傑(舉人)、鄭蘭芬(舉人)之外,還有其父陳寶箴,以及父摯前廣東巡撫、禮部侍郎、駐英法公使郭嵩燾等。
郭嵩燾(1818一1891),晚清官員,湘軍建立者之一,中國首位駐外使節。在長沙閒居十二年,與陳寶箴、陳三立父子相從甚密,父子均對郭氏廣博智識和濟世大略尊崇備至。
陳寶琛(1847—1935),福建閔縣人,清朝有名的諫官。20歲中進士,授翰院編修、侍講,後升至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是福建近代教育開拓者、實踐家和奠基人。
陳寶琛為陳三立座師(主考官),是其大貴人。陳三立四次參加鄉試,前三次均未能如願。光緒八年(1882),第四次鄉試,有幸遇到陳寶琛,中舉。
篤守氣節
光緒十一年(1885年),湘撫卞頌臣聽說陳三立長於文辭,急欲招入幕府,屈駕拜訪。交談時,陳三立覺得卞大人“所言虛浮無實,於洋務尤遠”,便毅然謝絕。陳三立與鄒代鈞同時得大臣舉薦入京,兩人均以變法人自勵。丁酉、戊戌之間,黃遵憲、羅正鈞、熊希齡、鄒代鈞等維新之士均是陳氏父子“名士行”中的常客。
光緒十五年(1889年),陳三立中進士,授職吏部主事。但沒過多久,卻辭官回湘侍父,其所為令人費解。原是厭惡吏部暮氣沉沉、尸位素餐的工作環境。
陳三立受家學影響,懷經世之志,摒棄一切功名利達之念,尊崇陽明學術。
維新公子
光緒二十一年(1895)正月十六,陳寶箴與光緒帝師翁同穌等論京畿防務,極見稱賞。其後第四天,光緒皇帝召見陳寶箴,詢戰守方略。三月,陳寶箴赴保定就任直隸布政使。七月廿四日光緒皇帝頒旨:“湖南巡撫著陳寶箴補授,欽此。”
陳寶箴赴長沙履職,隨後陳三立攜家至長沙,為父贊畫新政。
值甲午新敗,馬關訂約之後,一切新政,裒然並舉,三立往侍父側,襄與擘劃。將“立志維新,變革圖強”的政治抱負付諸實踐。協助父親辦實業,開礦務,闢利源,招人才,興教育,變士習,建學會,辦報紙,開民智,實現“營一隅為天下倡”的理想,湖南之治稱天下。
廣結天下之士,與譚嗣同、徐仁鑄、陶菊存為好友,風采踔發,物望所歸,時稱“維新四公子”,下圖為譚嗣同。
一時賢哲,如朱昌琳、黃遵憲、譚嗣同、楊銳、劉光第輩,或試之以事,或薦之於朝。又延譚嗣同、熊希齡、梁啟超等,創立時務學堂、算學堂、湘報館、南學會之屬。風氣所激勵,有志意者,莫不慨慷奮發,迭起相應和,於是湖南士習為之丕變。當時談新政者,輒以湘為首倡,治稱天下最。
光緒二十四年(1898),慈禧拘禁了光緒,殺“戊戌六君子”於菜市口,通緝在逃的康有為、梁啟超。百日維新失敗。
陳三立與其父受到“即行革職,永不敘用”的懲處,兩年後,父親離世。一連串打擊,家國之痛,創鉅痛深,從此袖手神州,以氣節作砥礪,賴詩文以自遣。遂以父親埋葬之地散原山(南昌西山)為號,自號:“散原老人”,以“散原精舍”為齋室之名。
陳三立以“袖手神州”表明他“不再涉及政治”,實際是表明不與晚清朝廷合作,不再做清朝的官員。但對關係到國家存亡大事則決不袖手。
如在南潯鐵路修築權利的問題上,他同贛省鄉賢“既感於外侮之日亟,復惕於貪官汙吏瘠公肥私,借款築路,喪權辱國,為救亡圖存計,遂首倡自行築路,以杜覬。”
光緒三十三年(1907)八月,鐵路總理李有棻雨夜乘船赴九江巡視鐵路工程 意外溺水身亡,陳三立臨危受命 由協理被大家推為總理。
“同光體”領袖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四月,陳三立挈家移居金陵。
清末民初,中國詩歌史上再次出現繁榮局面。詩壇林立,群星璀璨。以梁啟超為代表的“詩界革命”派,主張在保持古詩詞風格的前提下,變革中國詩歌的語辭和意境。以柳亞子為代表的南社,是以推翻滿清王朝為主旨的革命文學團體。以陳三立為主要代表的同光體詩派,是同治光緒以來,詩不專崇盛唐者,稱為“同光體”。
“同光體”內分為三個支派。其一“閩派”,以陳衍、鄭孝胥、陳寶琛、林旭等為代表;其二“贛派”,以陳三立為代表;其三“浙派”,以沈曾植為代表。他們都以宋詩為師範,宗王安石、蘇軾、黃庭堅、楊萬里、陳師道等為師。
陳三立宗宋代江西詩派,推崇蘇黃,學古而不泥古。他曾說:“吾摹乎唐,則為唐固;吾仿乎宋,則為宋域。必使既入唐宋之堂奧,更能超乎唐宋之藩籬,而不失其已。”既借鑑傳統又創立自已的風格。
以求新、求深、求奇的兀傲瘦硬的藝術追求和獨特的審美眼光,表現出詩人刻在內心的孤獨憂憤之情。其枯寂蕭瑟的傷感情懷,是其生澀硬拗風格的體現。
《江行雜感》
暮出北郭門,蹴蹋萬柳影。
載此歲晏悲,往泝大江永。
濤瀾翻星芒,龍魚戛然警。
峨鯿掀天飈,萬怪伺俄頃。
中宵燈光輝,有涕如縻綆。
膠膝平生悲,撼碎那復整。
人國所仇恥,曾不一訾省。
猥就羈散儔,啁啾引吭頸。
低屋雜甕盎,日月留耿耿。
睨之雲水間,吾生固飄梗。
陳三立名滿海內,旗下集合了大批優秀詩人。尤其對晚輩後學的奘掖扶植,儒林中一直有口皆碑。其中最出名的有兩廣總督袁樹勳之子袁思亮、李鴻章從孫李國松、咸豐八大臣之一陳孚恩之孫陳病樹,三人均為陳三立入室弟子。
湖南新政被扼殺之後,陳三立以詩文自娛,以氣節自勵,以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為己任,主動承擔“前儒託命人”的神聖使命,在詩歌創作的王國裡,實現人生價值。天才和穎悟,使他從一個獨特的層面登上了詩歌王國的又一巔峰,成為繼黃庭堅之後江西詩派又一開宗立派的大師。
以其天才的想象和超凡脫俗的錘鍊語言文字能力,使其筆下詩作騰躍出新奇而極強動感的畫面。
《七月十五夜移舟子就斷橋玩月》
初得微涼放柳條,湖平月滿大魚跳。
夜山一片生秋夢,來拾蟲聲立斷橋。
陳三立詩歌領域的成就享譽海內外。
楊聲昭稱:“光宣詩壇,首推陳鄭,若論奧博精深,偉大結實,自以散原為最。散原平生孤芳自賞,不屑馳逐時譽,而領袖詩壇,名實並茂。”
錢鍾書曾說,唐朝以後的大詩人,可以用一個地理詞語來概括,叫做“陵谷山原”。“陵”有杜少陵,“谷”有黃山谷,“山”有李義山,“原”即陳散原也。
民國十三年(1924),印度詩人泰戈爾來華,在杭州西湖淨慈寺,特地拜晤了陳三立。
民國十九年(1930),陳三立倡議重修《廬山志》,委託吳宗慈專主。為了使志書更為完善,他特別約請了著名學者李四光、胡先引等撰寫有關條目。在具體編修過程中,陳三立特別強調修撰體例的問題,強調志例應尊重科學,志文因時代不同,允許文體有別,提出“舊從其舊,新從其新”的科學編撰理念。
民國二十一年(1932),陳三立的摯交詩友鄭孝胥隨溥儀投靠日本,建立偽“滿州國”,陳三立痛罵鄭孝胥“自圖功利,背叛中華!”《散原精舍詩》重印時,將原鄭作的序文刪掉,割袍斷義,愛僧分明。
民國二十二年(1933),陳三立離開居住四年的廬山,往北平。
陳三立長子陳衡恪遺孀黃國巽攜封雄、封猷留居北平,陳寅恪一家住清華園,兩家互有照應。老人入京後,既可會友、題詩、撰文,又得弄孫之樂,生活不乏情趣。但北方戰事,日漸趨急,不能不使陳三立心生憔慮。陳三立在北平姚家衚衕。
民國二十五年(1936),英國倫敦舉行國際筆會,邀請中國代表參加。當時派了兩位代表:一是胡適之,代表新文學;一是陳三立,代表舊文學。足見陳三立學問名氣之大,文壇地位之高。但當時陳三立已經84歲高齡,最終沒有成行。
民國二十六年(1937)七月七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北平淪陷,日寇得知陳三立住在北平,深知其影響和價值,費盡心機,派人遊說,遭嚴辭拒絕。又派暗探到陳家大門口窺探,企圖以此逼其就範,陳三立怒不可遏,呼傭人以掃帚驅趕。
從此,老人憂心忡忡,隨即臥床不起,日益憔悴。苦苦支撐,時時“以戰事為問”,期盼有轉危好事出現。某日聽有謂:“中國非日敵手,終將被征服”。老人憤然斥之曰:“中國人豈狗彘不若,終將帖然任人屠割耶?”背不與語,悲憤交加,拒不服藥,絕食數日而終。享年85歲。
胡先嘯在《詩人陳三立》文中評價“他拒絕穿戴具有奴性標誌的服飾,他只忠於古老的中國優秀傳統……拒絕寫張作霖大帥和孫傳芳將軍的傳記,拒收豐厚的酬金.……他是一位真正的儒家學者,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出賣自己和玷汙他的筆。”
陳三立在遭受變法失敗、革職、喪父諸多打擊後,誓不問政,成為晚清詩壇“同光體”的領袖。同時,送子弟出國留學,接受西方先進文化教育。衡恪為近代書畫篆刻大家,寅恪為現代史學大師,……孫輩中封懷為著名植物學家、中國植物園創始人之一……而義寧陳氏其他後裔,秉承家風,綿延世澤,亦可謂濟濟一堂,續寫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