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第三屆中國考古學大會開幕式上公佈了“百年百大考古發現”。詳細名單戳~重磅!“百年百大考古發現”揭曉!考古遺址保護展示優秀專案公佈!
“百年百大考古發現”證明了中華民族璀璨悠久的文明,更見證了一代代中國考古人執著的探求精神。這100個專案反映了中國考古學在人類起源、農業起源、中華文明起源形成和發展、中國早期國家誕生、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與發展等重要學術研究的成果,都在各自領域解決了重大的學術問題,實現了新突破。具有重大科學價值和意義、在國內外產生了重大影響、在中國考古學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文博中國”微信公眾號將陸續推送“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巡禮”專題!
(專題文字內容根據申報材料整理)
北京大葆臺漢墓
遺址簡介
大葆臺漢墓由西漢時期的兩座大型豎穴土坑木槨墓組成,編號分別是一號墓、二號墓,屬於諸侯王級別的高等級墓葬,被認定為廣陽王或燕王及其夫人的墓葬。
一號漢墓平面呈“中”字形,墓坑口大底小呈鬥狀,該墓主要由墓道、便道和墓室組成,其中墓室又可分為甬道、外迴廊、黃腸題湊、前室、內迴廊和後室等。墓內早期被破壞(墓室北面發現一個盜洞),部分因火燒而坍毀。
二號漢墓位於一號漢墓的西側,也是大型木槨墓,坐北朝南,平面呈“中”字形。大葆臺漢墓是北京地區首次發現並進行正式考古發掘的西漢時期大型豎穴土坑木槨墓,也是北京地區首次考古發掘的西漢諸侯王及其夫人的同墳異穴合葬墓,是北京地區最為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
大葆臺漢墓是北京地區迄今考古發掘的等級最高、規模最大、儲存最好的漢代諸侯王及其夫人墓。大葆臺漢墓首次透過考古發現證實了史料典籍中所記“黃腸題湊”,對研究漢代的喪葬制度和建築藝術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漢墓中出土的車馬遺存,對了解與研究我國陪葬或殉葬車馬制度的演變具有重要價值。
一號漢墓墓室全景
一號墓墓道內的三輛車馬
玉舞人
六博棋
鎏金銅鋪首
歷年主要發掘單位
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北京市文物工作隊等
歷任發掘領隊及主持發掘者、主要參與發掘人員
馬希桂、蔣忠義、魯琪、黃秀純、鍾少林、劉震偉、韓悅、趙其昌、趙迅、朱志剛、李瑋、趙光林、趙學勤、張先得、吳夢麟等
河北滿城漢墓
遺址簡介
滿城漢墓為西漢中期中山靖王劉勝的陵園。由建造于山體中的劉勝墓、竇綰墓及附近的18座封土墓組成。1968年5月被發現,定名為1號墓。後又發現了2號墓。1968年8月,完成1號、2號墓的發掘。通過出土的銅器、漆器和封泥上的文字材料以及金縷玉衣等推斷,墓主分別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王后竇綰。通常稱之為滿城漢墓或中山靖王墓。該墓儲存完整,作為漢諸侯王、後一級的大型崖洞墓,規模宏大,結構複雜,建造精巧,揭示了西漢時期諸侯王的墓葬結構和埋葬制度,是研究漢代“因山為陵”葬制的重要材料。
墓中出土的文物充分反映了西漢盛世時期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為研究漢代冶煉、鑄造、漆器、紡織等手工業發展和醫學、農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滲碳鋼、百鍊鋼、鍍鉻技術等先進科技的應用是足以改寫中國科技史的重大發現,反映了當時先進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醫工”銘文的銅盆,是研究中國古代針灸和醫學史的重要資料。銅漏壺為迄今發掘出土年代最早的一件,對研究天文學史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石磨、銅尺等文物為國內首次發現,對研究農業發展史和古代度量衡制度發展有重要價值。長信宮燈、博山爐、鳳鳥紋杯等文物造型精美,製作精良,匠心獨運,是技術與藝術結合的典範製作,反映了漢代輝煌的文化藝術發展成就。
滿城漢墓外景
清理二號墓南耳室
金縷玉衣
長信宮燈
錯金博山爐
歷年主要發掘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
歷任發掘領隊及主持發掘者、主要參與發掘人員
胡壽永、王仲殊、盧兆蔭、張子明、郭義孚、姜言忠、屈如忠、杜玉生、蔣忠義、王振江、戴彤心、楊錫璋、杜在忠、王巖、段鵬琦等
吉林集安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
遺址簡介
吉林集安地區的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的發現已140餘年,先後歷經金石學家、中外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的關注。都城周邊的遺蹟以其數量龐大、型別多樣、分佈密集、等級高貴、外觀完整、蘊含豐富等特徵,展現了高句麗崛起過程中政治、文化、軍事、經濟、風俗的多方位的變遷軌跡,是高句麗鼎盛時期保留下來的珍貴的考古資料,揭示了高句麗民族在崛起初期的文化面貌以及與周邊族群的交流、融合的程序,體現了高句麗在中原王朝、朝鮮半島、日本列島文化鏈條上的歷史地位,堪稱東北亞考古遺產的寶庫。
考古研究從依據客觀遺蹟和遺物為物件的獨特視角,揭示了高句麗物質文化面貌,闡釋其精神文化源流,展現多民族文化屬性,完善其社會發展程序。1972年以來的文物保護工程主要有好太王碑碑亭、壁畫墓封閉及化學封護、重點墓片維修和環境整治、王陵所在地點的土地劃撥和居民動遷、墓區全覆蓋安防工程、國內城城牆的區域性歸安、丸都山城甕門、城牆及蓄水池的清淤、維護、重點遺蹟的監測系統等50餘項。高句麗遺產研究與保護的成果,使邊境小城集安迅速成為東北地區重要的文物觀光地。
丸都山城及山城下墓區遠景區
丸都山城宮殿址全景圖
銅灶
鐵鏡
高句麗銅鎏金器
歷年主要發掘單位
吉林省博物館、集安縣博物館、吉林省考古學習班、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
歷任發掘領隊及主持發掘者、主要參與發掘人員
方起東、李殿福、柳嵐、張雪巖、傅佳欣、金旭東、宋玉斌、王洪峰、安文榮、王志剛、李光日、孫仁杰、遲勇、董峰等
江蘇徐州漢楚王墓群
遺址簡介
江蘇徐州地區的漢代楚王陵為西漢時期分封在徐州的楚王及其王后的墓葬,時代延續整個西漢王朝,是我國漢代諸侯王陵中儲存最完整、序列最清晰的一個系列。
徐州地區漢代王陵發現和發掘的較多,自1980年正式發掘第一座崖洞墓以來,已累計發現8處18座墓葬,它們分別是:獅子山2座、馱籃山2座、北洞山2座、臥牛山3座、龜山2座、東洞山3座、南洞山2座、楚王山2座。這些墓葬均分佈在西漢楚國都城彭城(即今徐州市區)周圍的山上,一般與徐州市距離不超過10公里。以上墓葬除楚王山2座漢墓和獅子山之王后墓未經發掘,其餘7處15座皆經過考古發掘。
徐州漢代楚王陵能夠排出比較明確的序列並歸納出一些基本特徵,它的發展具有自身的系統性,對於漢代陵寢制度、典章制度、文物考古、社會歷史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徐州地區漢代楚王陵考古歷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國考古學百年發展的縮影,對於中國考古學的發展是極其重要的經驗和啟示。
獅子山楚王陵墓考古發掘鳥瞰圖
徐州漢兵馬俑一號坑發掘
玉龍
陶跽坐甲冑俑
金縷玉衣
歷年主要發掘單位
南京博物院、徐州博物館、南京大學、徐州漢兵馬俑博物館、銅山縣圖書館
歷任發掘領隊及主持發掘者、主要參與發掘人員
鄒厚本、尤振堯、蔣贊初、王愷、李銀德、邱永生、耿建軍等
江西西漢海昏侯墓
遺址簡介
江西南昌海昏侯墓是目前中國考古發掘的面積最大、儲存最好、內涵最豐富、出土文物最多的漢代列侯墓葬,也是中國長江以南地區發現的唯一帶有真車馬陪葬坑的墓葬。
考古工作基本確認了紫金城城址、歷代海昏侯墓園、以貴族和平民墓地為核心的海昏侯國一系列重要遺存,同時確認了第一代海昏侯劉賀之墓。迄今已出土1萬餘件(套)文物,形象再現了西漢時期高等級貴族的奢華生活,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
考古發現的第一代海昏侯劉賀墓園是我國迄今罕見的儲存較完好、結構較完整、佈局較清晰、擁有較完備祭祀遺存、內涵豐富的西漢列侯墓園。考古發現的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真實、完整地展現了海昏侯國國都、歷代海昏侯墓園、貴族和平民墓地的空間佈局,是重要的國家級歷史文化遺產,具有重大的研究和展示利用價值。
海昏侯國遺址圖(航拍,上為北)
甲字形墓穴俯瞰圖
金器
漆木器
玉器
歷年主要發掘單位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國家博物館、荊州文物保護中心、故宮博物院、中國絲綢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江西省博物館、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廈門大學、復旦大學、四川大學、中國中醫科學院、西北工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聯合大學、東華理工大學、江西農業大學等
歷任發掘領隊及主持發掘者、主要參與發掘人員
楊軍、樊昌生、徐長青、柯中華等
本號刊載的作品(含標題及編輯所加的版式設計、文字圖形等),未經中國文物報社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改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權轉載的請註明來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