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影的角度來說,第九軍團應該是第十三軍團之外另一個受追捧的軍團了,電影就有兩部,《百夫長》和《第九軍團》。日後如果拍《羅馬》第三季,第九軍團可以拿出來做個主角。
第九軍團擁有極其古老的歷史,不僅僅跟隨龐培征戰過西班牙,還參加過更早時候的同盟戰爭,可以說是根正苗紅的共和國軍團。在公元前58年凱撒接手西班牙的時候,第九軍團和第七、八軍團一起歸凱撒指揮。軍團的圖案是公牛。
第九軍團在高盧戰爭中一直都是凱撒的主力,只不過凱撒偏愛自己的第十軍團,在書中對第九軍團的著筆很有限。比如在薩比斯河戰役中,第九、十軍團都在左翼,輕輕鬆鬆就打敗了阿德萊巴德斯人的進攻,然後乘勢追過河一路橫掃,但是凱撒在《高盧戰記》裡面只寫“在鼓勵了第十軍團之後,向右翼趕去”,我就不信他當時只鼓勵了第十軍團,對第九軍團就沒有話想說。
在高盧戰爭中,第九軍團參加了除凱撒第一次不列顛戰役之外的所有大規模戰事。《高盧戰記》的末篇裡有寫到第七、八、九、十一軍團跟貝洛瓦契人的戰鬥。按照凱撒的說法,他把第十一軍團從冬營中調來,把副將蓋烏斯·費比烏斯的兩個軍團調來,從副將拉比恩努斯的兩個軍團中抽一個過來。費比烏斯的軍團是第七和第八軍團(費比烏斯時專門管理第八軍團),因此第九軍團就是從拉比恩努斯那裡抽調的那個軍團。拉比恩努斯作為凱撒的第一副將,有可能第九軍團經常在他的指揮之下。
第九軍團在內戰之初留在了高盧,在凱撒前往西班牙的路上跟他會合,參加了凱撒的西班牙戰役。在阿弗拉尼烏斯投降之後,第九軍團和其他三個軍團一起負責將投降的龐培軍團護送到指定地點解散,然後就回到了義大利等待新的命令。然後就在山南高盧第九軍團搞出來一件大事:譁變。其實原因很簡單,服役時間的問題。凱撒在處理了羅馬的事情之後,親自趕往第九軍團的駐地,他提醒士兵他給他們帶來的榮譽和財富,對他們的譁變感到痛心,威脅說只有十一抽殺才能解決問題。在士兵的祈求下,凱撒最終只處置了譁變的十幾個頭頭,就把第九軍團計程車氣恢復了。
第九軍團之後跟隨凱撒參加了在希臘打敗龐培的戰役。在迪拉基烏姆戰役裡,第九軍團承受了很大的傷亡損失了一半的人。凱撒讓第九軍團和第八軍團在法薩盧斯戰役裡合併在一起放在左翼。在希臘的戰事結束之後,第九軍團被送回了義大利,然後又搞了一次譁變。這一次譁變把凱撒最喜歡的第十軍團,和第七、十二軍團也捲了進來,還差點把安東尼打死,最後直到凱撒再次趕來才平息下去。之後,第九軍團就跟著凱撒去了非洲和西班牙,在公元前45年總算得到了解散。
和第十三軍團一樣,凱撒遇刺之後第九軍團沒有立刻重建,在後來腓力比戰役中也沒有見到這個軍團。當屋大維重建第九軍團的時候,似乎是為了對付小龐培在西西里的勢力。之後第九軍團被送去了馬其頓,參與了亞克新戰役。在帝國初年,第九軍團調去了西班牙,在那裡參加了羅馬征服西班牙北部的坎塔布里亞戰爭,Hispana的稱號很有可能是在這場戰爭中獲得的。因為第一、二軍團都獲得了Augusta的稱號,所以我猜測第九軍團當時並沒是跟著屋大維本人作戰,而是在阿格里帕指揮下。
第九軍團然後又參加了潘諾尼亞的平叛戰爭。在條頓森林戰役發生的時候,第九軍團就是常駐潘諾尼亞的軍團之一,因此並沒有參加後來日耳曼尼庫斯對日耳曼的報復戰爭。
第九軍團隨後被派往非洲支援第三奧古斯塔軍團,幫助平息Tacfarinas的叛亂。Tacfarinas出身羅馬的輔助軍團,在軍事才能上絲毫不亞於大名鼎鼎的阿米尼烏斯。他利用自己在當地部落的威望,和北非的地理條件,跟羅馬人打起了游擊戰,還一度拉起來了一支超過三萬人的大軍。第三軍團跟他打了三年多還不能平定,於是提比略挑選了自己禁衛軍中的親戚布萊蘇斯為統帥,又從潘諾尼亞調來被認為強悍的第九軍團。布萊蘇斯把軍隊分成三路,沒有試圖尋找Tacfarinas的軍隊決戰,而是從戰略上三刀齊下,把叛軍控制在了一個固定區域。然後他在這片區域內修建了大大小小的各種要塞。無論Tacfarinas想怎麼走,他都會碰上釘子,無論他試圖進攻哪個據點,羅馬軍隊都會馬上增援。而他的叛軍為了保持機動性,也沒有什麼攻堅的能力,羅馬人的要塞無論大小他都無法拿下。就這樣折騰了一年多,叛軍實力大損,甚至Tacfarinas的一個兄弟也被俘了。提比略覺得仗打到這一步大局已定,就撤回了第九軍團,留下第三軍團收拾剩下的局面。當然這仗還沒打完,第三軍團又用了兩年多才徹底打敗Tacfarinas。
克勞迪皇帝時期,公元43年,第九軍團跟其他三個軍團一起,參加了羅馬征服不列顛的行動。4個羅馬軍團在Medway和Thames兩場戰役中決定性的擊敗了不列顛人,然後就分散駐守在了不列顛。第九軍團在今天英國的林肯郡修建了自己的營地,然後不斷的跟當地的不列顛人進行大大小小的作戰。公元52年到57年之間,第九軍團在軍團長那西卡的指揮下,鎮壓了不列顛人自羅馬行省建立以來第一次大規模起義。
公元61年,在讓第十四軍團功成名就的布迪卡起義中,第九軍團是不幸的那個。布迪卡的起義軍當時直逼羅馬大城Camulodunum,第九軍團的軍團長Quintus Petillius Cerialis集結了大概2500人趕去解救,在半途遭到起義軍的伏擊,第九軍團的步兵被基本上殲滅,只有Cerialis帶著騎兵跑了出來。
因為這場戰鬥的損失實在慘痛,第九軍團沒有參加後來保利努斯打垮布迪卡的惠特靈大道戰役。當然,第九軍團也沒有受到什麼處罰,帝國很快補充了軍團的損失,並將第九軍團遷到了更北面的約克,在那裡建立了一個新的營地。
在弗拉維王朝期間,歷史學家塔西佗的岳父格涅烏斯·朱利烏斯·阿古利可拉成為了不列顛的總督兼第二十軍團的指揮官。在他的任內,他指揮第九、二十軍團對今天的蘇格蘭發起了一場遠征。期間,卡勒東尼亞人曾經以優勢兵力夜襲第九軍團的營地,第九軍團在慌亂中差點失守,但最後還是成功堅守到了阿古利可拉的騎兵趕來。隨後羅馬軍隊的主力繼續向北推進,直到格勞比烏斯山戰役,跟3萬之眾的卡勒東尼亞主力交戰。按照塔西佗的記載,羅馬人只損失了三百多人,就殲滅了上萬敵軍。雖然這個資料的真實性不好說,但是這場戰役還是多少值得一提,畢竟是羅馬歷史上最北的一場戰役。
第九軍團最後的記錄是,108年在約克修要塞,在那之後就沒有什麼明確的記載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小說家、編劇和導演都在編第九軍團在英國被消滅的故事了,有小說甚至說第九軍團被殲滅是導致哈德良修長城的原因。
我可不認為第九軍團是在不列顛被殲滅的。首先,有幾個模糊的資訊,第九軍團在121年左右還是存在的,因為其軍事保民官Lucius Aemilius Carus在122年卸任去東方當了總督,而Carus的繼任者Lucius Novius Crispinus Martialis Saturninus後來擔任了第三軍團的軍團長。如果第九軍團在他們的手上被殲滅了,他們的仕途肯定也結束了。其次,從很多史料來看,119至121年,不列顛的確發生了一輪暴亂,羅馬人也承受了不小的損失,但一個軍團被殲滅不是一件小事,而史料裡卻毫無記載。第三,從帝國早期到第九軍團從記錄裡消失,沒有記載過第九軍團在下萊茵駐紮的記錄。但是考古發現在下萊茵地區,找到了一個刻有LEG IX HISP的銘牌。同時,121年哈德良皇帝從下萊茵前往不列顛的時候,他帶走了第六勝利軍團。這個軍團從此就常駐不列顛。因此很有可能,第九軍團沒有在不列顛被殲滅,而因為戰鬥減員前往下萊茵整編,其留下的空缺由第六軍團接替。
值得一提的是,在同一時期從記錄上消失的軍團除了第九軍團,還有第二十二Deiotariana軍團。而在稍後一點的時間裡,卡西烏斯·迪奧的書中說161年帕提亞戰爭中有一整個軍團在亞美尼亞被消滅。迪奧沒說具體是哪一個軍團,但是當時羅馬的東方軍團都在,還參加了之後卡西烏斯的東征,那麼這個被殲滅的軍團有可能就是第九或者是第二十二軍團。
第九軍團在高盧和內戰都有亮眼的表現,但是到了帝國時期卻沒有特別大的建樹,多瑙河和萊茵河的戰役一個沒趕上,在不列顛又被第十四軍團搶了風頭。最後卻因為它的神秘消失,在千年之後知名度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