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為信。守得住承諾便是信。這個承諾,通常是對人。
東漢一代,正規化與張劭同為太學生,兩人私交甚篤。有一年兩人同時請假回家省親,分手之際兩人相約,兩年後當在某月某日前來拜訪張劭老小,再一起返回太學。
兩人約定的期日將屆,張劭請母親幫忙張羅,準備招待遠道而來的正規化。張母一聽是兩年前的約定,斷言正規化絕不可能履約。張劭卻一再對母親保證,正規化是信士,肯定會如期出現。張母雖然半信半疑,但仍備辦酒飯。
正規化沒有辜負張劭的信任。約定的那一天,他果然如期出現,熱情地問候張家上上下下。
幾年後張劭不幸病故,託夢給遠在他鄉的正規化,告知死期之外,也告知期待正規化前來相送的心願。
正規化從夢境驚醒,隨即向長官告假。太守雖然覺得正規化的事由荒誕不經,可正規化的悲傷與篤定還是讓他準了假。正規化領得長官首肯,換上喪服,直奔張劭家鄉。兩地相隔千里,正規化未及趕上,張劭的靈柩已經到達墳地,準備送進窆穴的當口,棺木突然異常沈重,怎也無法前進。張母恍然意識到張劭有未了的心願,不願離開,要求送葬隊伍就在原地暫停。過了不久,遠遠望見有素車白馬伴著號哭的聲音趨近,張母猜到是正規化。
果然不錯。正規化直奔向前,哭別了已死的至交,張劭順利下葬後,正規化在墳前為好友植樹紀念,這才依依離去。
正規化與張劭的信義與真情,後人提煉為成語“范張雞黍"。
“信"除了對人,還可以對天。牽涉更廣,格局也更大。
人言為信。古聖先賢言信,既對人,也對天。因此堅守不渝。
《逸周書》有記:武王伐紂,成功已然在望之際,武王病倒。武王找來四弟周公,就在主帥帳幕中進行會談。作哥哥的自知死期將至,不是單純杞人憂天,而是已接獲上帝使者通知,確知離世的日期。他想仿效殷商“兄終弟及"的傳承製度,把王位傳給居功厥偉的弟弟。周公當場含淚懇辭。嫡長子的繼承製度有利國家安定,不宜輕易更動。侄兒儘管年幼,無妨,他絕對會全力輔佐。
武王駕崩後,周公信守對兄長的承諾,扛起輔弼幼主的大任。對外平定殷商遺民的叛亂,對內多方網羅人才,制禮作樂,為周朝奠定長治久安的基礎。等到成王成年,周公還政,上朝排班,主動站到臣下的行列,對侄兒天子行禮如儀。
周公攝政、還政,既有對兄長的承諾,還有對天帝的大信
周公的恪盡職責,既有他對兄長的承諾,還有他對天上的大信,因此勇於承擔。天子一職,在聖王賢相眼中,不是大權在握富貴在手的代名詞,而是代天牧民的重責大任,是《尚書》載記的優秀傳統。仔肩挑起的同時,一雙智慧眼不斷向外掃描,搜尋各色人才共同承擔牧民大業。職分不拘小大,共同目標是安定民生,教化人倫,以成就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