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社會發生了很大變化,其中之一,就是教育。
從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新學堂主要是附屬於洋務運動的機構上。到了甲午戰爭後,清國被日本打敗,有人發表文章說:
“以一海島而勝三十倍之大國,以四十兆侏儒而勝四百兆偉人,不在城高池深,炮臺堅,戰艦利,大炮遠也,亦不在將猛、兵銳、糧餉厚也,而在變通新政,遊學聘賢,仿法泰西之學校、新聞紙、書庫三大端也。”
至此,全國上下才猛醒,“師夷長技以制夷”的道路是行不動的,只有像日本那樣,全面學習西方的政治、文化、經濟、科技,尤其是新式教育,才能真正走上強國之路。
特別是清末十年,八國聯軍打醒了慈禧最後的迷夢,清國才開始採取前所未有的新政力度,各種官辦、公辦、私辦的新學堂如雨後春筍,出現在神州大地。可以說,清末十年,是中國近代史上變革最為劇烈的一個時代。
中華國家與民族的新生,從清末的學堂變遷中,就可見一斑。
1863年 廣州舊式書院
1863年,廣州一所舊式書院裡,先生戴著眼鏡翹著二郎腿,學生們則拘謹地分坐兩旁。他們手裡的書都是捲起來的,一眼就可以想象到,他們拿著的一定是四書五經裡的某一部,以及他們搖頭晃腦朗誦的樣子。清朝的洋務運動開始於1861年,第一所新式學堂創立於1862年,所以1863年這張舊式書院的師生合影,可以看作是中國傳統書院走向沒落的絕佳寫照。
1860年代 福州教會女校學生
現在我們常說“婦女能佔半邊天”,但在清朝乃至更早,中國女性是進不了學堂,取不了功名,進不了社會的,她們被死死地限制在家庭裡。中國真正的女子教育是從近代晚清開始,人們開始認識到,佔一半人口的女性得不到教育,素質得不到提高,也是國家貧弱的一個原因。當然,毋庸諱言,開中國女子教育先河的,還是洋人,而且大多數這類學校,是不允許纏足女性進入的,因為當時人認為纏足也是妨礙國民身體素質提高的一個因素,以及文化落後的一個標誌。不過,我們從這張照片可以看到,前排的五名女學生,仍然有四名是小腳。
1900年代 湖南永州學校師生合影
雖然洋務運動的領軍人物,比如曾國藩、左宗棠、郭嵩燾都是湖南人,但對於整個三十年洋務運動來說,湖南可以說是死水一潭,並沒有掀起什麼波瀾。到甲午戰爭以後,既沒有近代工業又沒有近代教育的湖南,開始發力新式教育,走人才戰略,發展地方經濟,救國救民,再加上有黃遵憲、陳寶箴這樣開明官吏,湖南一時成為全國最有朝氣的省,新式教育在湖南各地迅速發展,在全國位居前列,可以說是後來居上了。
1905-1906年 濟南公立女學堂
近代中國女子教育,是洋人帶來的“一件不受歡迎的禮物”,但清朝也不管它。到1901-1903年國人自辦了17所女學,大多屬於私學性質。到1904年,有人看不慣了,上奏說“開辦女學堂,流弊日滋,請飭停辦”,很快清朝就下了禁令,全國各省紛紛停辦女學。但洋人的女學照樣存在,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浩蕩潮流,終於1906年,慈禧順應天下大勢,下詔振興女學,女子教育才真正地走上正途。上圖這張拍攝於濟南的照片,上面寫著“公立女學堂”,還有清朝龍旗,應該就是慈禧下詔之後所拍的了。
1905-1906年 膠州或威海衛公立學堂學生
這張照片很奇怪,備註是1905-1906年,拍攝於膠州或者威海衛的公立學堂。既然叫公立學堂,肯定是大清朝的,但當時威海衛被英國佔領,膠州及青島被德國佔領,不太可能再有公立學堂吧。清末山東最有名的軍校,應該是煙臺海軍學堂,這是甲午戰爭失敗後,清朝為了重振海軍於1903年建設的。首任監督是謝葆璋,也就是冰心的父親,他經常在下班後帶著冰心在海邊散步,在一個夏天的黃昏,望著遠處的燈塔,他對冰心說:“中國北方海岸好看的港灣多的是,何止一個煙臺,比如威海衛、大連灣、青島都是很好很美的,只是那些港口現在都不是我們中國人的,威海衛是英國人的,大連是日本人的,青島是德國人的,只有陽臺是我們的,將來我們要奪回威海、大連、青島,非有強大的海軍不可!”
1908年 四川閬中學校學生
清末四川地方官尤其注重教育,在清朝“興學育才”的新政命令下,積極行動,1902年設立川省學務處,開始興辦新學,當時四川總督專門下文地方,要求趕辦學堂:“玩洩固執之輩,雖朝夕督責,猶多漫不在意;今再寬以歲月,必付坐忘;迨開學屆期,依然如故……無論官紳,定於嚴處,斷不寬貸。”辦學堂首先需要老師,四川選士留學日本,1904年第一批就派了160多人,積累了大量師資。同時,也積極聘請洋教習入川,而且聘用資格審查非常嚴格,必須查明是在哪國哪校畢業,能教什麼課程等。當然,當時東鄰日本迅速崛起,自然而然地成為四川最多的洋教習來源國家。
1900-1910年代 永州女子學堂
這似乎是晚清女子學堂的一場哲學課考試,教室黑板上寫著:“記憶與想象其分別境界如何?感情與體質如何?略論科學的知識與普通的知識?言語與思想其關係如何?”女學生們奮筆疾書,她們在思考著此前中國女性甚至男性都未曾去思考的哲學命題。最開始的女學,起初只是抱著讓女性識文斷字,以更好地相夫教子,所以被稱為賢妻良母派。然而清末隨著女學之風的興起,女子教育漸漸得到與男子同等的教育,照片裡的這群女性,就可以說是中國第一代的知識女性,她們所受的教育,應該是與男子同等的高等教育。
1910年 永春醫學堂師生
福建永春醫院,始建於1888年,最開始是臨時診所,後來改為永春醫館,1906年擴建為永春醫院,是清朝末年較早的西醫醫院。醫院裡配備了顯微鏡、外科器械等,甚至還有整個清國都很罕見的X光機,成為當時全國頗具規模的一流醫院。永春醫院還附設醫學堂,培養本土醫生。上面這張照片就是永春醫學堂師生的合影,我們可以看見,這些中國學生中,竟然還有一名侏儒。這其實也反映了當時西醫在中國的接受程度還不高,因而造成醫學堂生源存在一定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