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農曆十月初一,稱寒衣節,是民間上墳祭祖、追懷先人的傳統節日。
寒衣節與春季的寒食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
其一,寒衣節。
這個時節的北方,嚴冬即將到來,是為所關心的人送衣禦寒的日子。
相傳秦時,範杞良被抓去修築北疆長城,孟姜女千里尋夫送寒衣,在十月一日這天,來到了長城腳下,得知丈夫已經死亡,被埋築進了城牆裡。孟姜女悲憤交加,痛哭失聲,感天動地,城牆為之倒塌。
由此,民間將農曆十月初一稱作“寒衣節”。“十月初一燒寒衣”,成為北方憑弔已故親人的風俗。
其二,寒食節。
清明節的前一天,民間風俗禁燃火灶,不蒸煮食物,稱為寒食節。
史籍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流亡他國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隨左右、不離不棄。在食物缺乏時甚至"割股啖君",就是割下大腿上的肉給重耳吃。
後來,重耳執政成為"晉文公",介子推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想報答他,放火燒山逼他出來,介子推堅決推辭,最終被火燒死。晉文公感念其志,厚葬修祠立廟,並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其三,中元節。
農曆七月十五,道教稱中元節,佛教稱盂蘭盆節,民間俗稱七月半。
傳說閻羅王於每年農曆七月初一,開啟鬼門關,放出一批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陽間來享受人們的供祭,所以七月又稱鬼月,要焚香燒紙祭祀。
七月十五正是月半,孤魂野鬼四處遊蕩,要用河燈來招引它們,隨燈到應去的地方,免得在民間既無依無靠,又禍害黎民。
佛教稱為盂蘭盆,梵文音譯,是“救倒懸”的意思。
釋迦牟尼的弟子目連,看到死去的母親在地獄受苦,如處倒懸,求佛救度。釋迦要他在七月十五日,即僧眾安居終了之日,備百味飲食,供養十方僧眾,可使母解脫。
佛教徒據此興起盂蘭盆節。中國自梁武帝(502—549年在位)時,始設“盂蘭盆齋”。節日期間,除施齋供僧外,寺院還舉行誦經法會以及舉辦水陸道場、放焰口、放燈等宗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