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今天咱們就講講那些關於古代司機的二三事……看他們如何神態各異,駕車馭馬在塵土飛揚的路上奔跑,並因此留名史冊。
最早的駕駛員培訓課程
古代,學門駕駛技術不容易。《列子》就有一則故事講的是造父向泰豆氏學習如何駕車。前三年,泰豆氏什麼技術也沒教給造父,但造父日常依舊對泰豆氏畢恭畢敬。於是泰豆氏便對造父說:擅長製造良弓的人,必須先做簸箕;擅長冶煉的人,必須先做皮革處理。你先看我快走的姿勢,快走的姿勢像我一樣了,然後才可以掌握住六根韁繩,駕馭好六匹馬的馬車。”
然後,泰豆氏在地上栽下了一根根木樁,每根木樁的面積僅夠放上一隻腳,木樁之間的距離是按一步路一根放置的。這類似於梅花樁的木樁豎好了,泰豆氏便開始對造父進行訓練。
這個訓練需造父踩在木樁上來回疾走,不會失足跌倒,才算成功。造父或許在駕車這件事上的確有天賦,只訓練了三天就通過了泰豆氏的測驗。
測試合格後,泰豆氏感嘆造父的天賦,並對他道出了駕馭車馬的心法:“真正掌握了駕車技術的人,應當是雙手熟練地握緊韁繩,靠心指揮,上路後內心放鬆,身體端坐正直,6根韁繩不亂,24只馬蹄落地不差分毫,如果駕車達到這樣的境界,車道的寬窄,只要能容下車輪和馬蹄也就夠了。我從來不會覺得山谷的崎嶇危險,原野的寬闊平坦,因為在我看來,它們都一樣。我的駕車的秘訣已經全部教給你了,你好好記住它!”
看完造父學車的故事,是不是覺得考C1其實還挺容易的?
駕駛高手出了交通事故
在《莊子》的記錄中,有個叫東野稷的人,車技很好,想在魯莊公面前露一手,轉行混個一官半職。
莊公也是個愛車一族,就讓他試車,東野稷直行時,車輪碾下的痕跡像木匠畫的墨線那樣直;拐彎時,車轍像用圓規畫的圈那麼圓。莊公覺得,繡花也不過如此,索性就讓東野稷照這個圖案,再跑上100圈。
當時,一個叫顏闔的人看到東野稷這樣不顧一切地駕車用馬,便是對魯莊公說:“東野稷的馬車很快就會翻的。”魯莊公卻不以為然,沒搭理顏闔。沒過一會兒,就見其中一匹馬失了前蹄,東野稷果真翻車了。莊公很驚訝,連忙問顏闔:“你怎麼知道他要出事?”
顏闔答道:“東野稷的駕駛技術雖然高超,但馬已疲乏,東野稷這個時候依舊讓馬拼命地跑,怎能不出事故?”
可見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疲勞駕駛都要不得!
晏子的御手上演逆襲
自古以來,有不少逆襲上位、破鏡重圓的故事都深受大家的喜愛。這次,故事的主角不是著名的帝王將相,而是晏子的御手。
在晏子做了齊國宰相後,他的御手仗著自己為晏子駕車,心中升起一股所謂的“傲氣”,經常坐在駕駛位上擺譜,顯得趾高氣昂。
這天,御手得意洋洋的駕著車從自家門口經過,他不知道的是,他的妻子從門縫裡看到了他的樣子,一場家庭風暴正在醞釀……
等御手下班回家,妻子便和他鬧起了離婚。御手傻了,他問妻子,過得好好的,怎麼突然要離他而去?妻子正色道:“你看看人家相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三代的老臣,擁有尊貴的地位,坐在車上卻低調謙虛。而你呢?堂堂七尺男兒,不能建功立業,只能去給人家駕車,卻一天到晚,神氣活現,輕佻張揚,我怎麼能不離開你!”
御手聽後,恍然大悟,再駕車時,神態就變得淡定下來。坐在後排的晏子發現有異,問是怎麼回事。御手就把他妻子所說的話如實稟告,晏子感嘆御手能夠知錯就改,便舉薦他做了大夫。
得罪駕駛員 後果很嚴重
駕駛員不能輕易得罪。坊間流傳的版本,陳勝在撤退途中,拼命地催促駕車的莊賈加速行駛。陳勝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莊賈也不斷地提速,無奈馬跑累了會慢下來,莊賈遭到陳勝的辱罵,車開到城父集附近,一怒之下,殺了陳勝。因此,《史記》記載,“臘月,陳王之汝陰,還至下城父,其御莊賈殺以降秦。”
無獨有偶。春秋時,鄭國和宋國交戰,宋將華元燉羊肉犒勞士兵,偏偏到了車伕羊斟這裡沒有了。羊斟沒吃上肉,嘴上不說,心裡卻想不通。次日交兵,華元剛上車,羊斟一抖韁繩,直奔鄭國大營。華元納悶:“你小子這是往哪兒去?”
羊斟說:“分羊肉你說了算,去哪兒我說了算。”話畢,便帶著華元衝進了鄭國大軍的陣地內。結果,堂堂宋軍主帥華元,就這樣輕易地被鄭軍活捉了。宋軍也因失掉了主帥而戰敗。
隨意辱罵駕駛員要不得,但羊斟這種因私害國的行為更要不得。
慈禧太后和中國首例酒駕肇事案
頤和園東大門不遠處的“德和園”原為初建於清乾隆年間的怡春堂舊址。公元1891年,慈禧太后耗費白銀71萬兩(140萬兩白銀就可以購買一艘定遠艦)在這裡修建了供自己聽戲的場所。如今,在這裡靜靜地停放著一輛堪稱稀世珍寶的“老爺車”。
這是一輛黑色木質車廂、黃色木質車輪車輻條、銅質車燈、實心輪胎、兩軸四輪的敞開式古典汽車。從外觀與其說是一輛汽車,倒不如說它更酷似一輛四輪馬車。車廂設有兩排座位:前排座位是司機席,只能乘坐一人;後排座位是乘客席,可以乘坐兩人。在車廂的上方撐有一頂由四根立柱支起的車篷,車篷的四周圍綴有黃色的絲穗。據考證,這是一臺10馬力的汽車,發動機的齒輪變速器將動力傳遞給後軸,最高時速為19km/h。
在這輛“老爺車”的車前,有一塊銘牌,上面清楚地寫著:慈禧太后的車乘,據傳是袁世凱獻給慈禧太后的祝壽貢品。
原來,這輛“老爺車”就是袁世凱為慈禧太后進口的第一輛汽車。當時,慈禧太后的御用司機酒後駕駛著這輛汽車還出了車禍,險些讓慈禧太后命喪黃泉。
1901年11月29日是慈禧太后的66歲生日。直隸總督袁世凱為了取寵於慈禧太后,在賀禮上壓倒群僚,花了一萬兩白銀,從國外購進了一輛小汽車獻給了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一生享盡榮華富貴,卻從沒有見過這種先進的洋玩意兒。於是,她忙移步上前,仔細端詳這輛漂洋過海而來的洋車。袁世凱為了給慈禧太后演示這輛車的功能,讓來自德國的司機威廉·布萊恩開上這輛洋車在皇宮裡轉了一圈。
慈禧太后看後鳳顏大悅,等車停穩以後,她問威廉:“這輛汽車跑得這麼快,你餵它什麼草料?”威廉不知道是慈禧太后是真的不懂,還是故作幽默,他只好打趣道:“啟稟太后,這輛汽車不喜歡吃草料,它只愛喝汽油。”
慈禧太后本想讓威廉留下來當她的御用車伕,但當她得知威廉是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的親侄子後,害怕引起威廉二世的不悅,只好作罷。於是,慈禧太后就命令袁世凱在最短的時候,給她物色一名專車司機。北京大興縣哈德門有一個人叫孫富齡,當時他在北京為皇家貴族趕馬拉車,由於年輕機靈,深受慈禧太后的賞識。在威廉的精心培訓之下,孫富齡很快就學會了開洋車。
儘管慈禧太后非常喜歡這輛車,滿心要乘車兜風。而此時此刻,卻有不少的守舊大臣視汽車為邪物,更害怕慈禧坐上以後會中邪,紛紛上書道:伏念中國自堯舜以來,歷朝王帝,未聞有輕以萬乘之尊,託諸於彼風馳電掣之汽車者……而此時的慈禧太后,新鮮感未退,當然不會理會大臣們的勸誡,反而將這些花崗岩腦子的老臣狠狠地訓斥了一通。
中國首例酒駕肇事案
1902年4月的一天,孫富齡又帶著慈禧太后在皇宮裡駕車兜風。當汽車開到御膳房的時候,慈禧太后突然心血來潮,她命太監端來一杯御酒,賞賜給了孫富齡。這杯酒用一尊大號雙耳玉杯盛著,足有8兩多。孫富齡受寵若驚,接過酒杯一飲而盡。孫富齡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和興奮,將酒杯遞給旁邊的小太監後,又發動了汽車,載著慈禧飛馳而去。就在這個時候,汽車前面突然冒出一個叫章保的小太監。章保看著疾馳而來的小汽車,竟然忘記了躲避。
孫富齡一杯酒下肚,有點迷迷糊糊,慌忙之中,錯把油門當剎車,直接向章保就撞了過去。章保被疾馳而來的汽車活活撞死,強大的慣性也差點將慈禧太后甩出車外。此時的孫富齡驚出一身冷汗之後,也清醒了許多,他趕忙將汽車緩緩停下,請慈禧太后下了汽車。正當大家都以為慈禧太后要處罰孫富齡的時候,慈禧太后竟然只輕描淡寫地說了八個字:該死的奴才,真掃興!
這起發生在皇宮內的“酒駕案”頓時讓一群老臣認為這輛汽車很不吉利,開始議論紛紛。以禮親王世鐸、端郡王載漪為首的數十名大臣聯名上書,將矛頭直接對準了孫富齡。說一個駕車的奴才連仰視貴族金面的資格都沒有,臉上“通天紋”都沒有,竟然和至高無上的當今皇太后共乘一車,並且平起平坐,實在有失大清體統。
慈禧太后雖然很享受坐汽車的感覺,但是更不願意失去皇太后的威嚴,也不願意打擊禮親王世鐸等人的“拳拳忠君之心”。在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況下,慈禧太后竟然想到一個“兩全其美”的“妙招”,傳旨將汽車的司機座椅拆掉,讓孫富齡跪著開車。
我們知道,在開汽車的時候,雙手要緊緊掌握方向盤,而油門和剎車都需要用腳來控制。如果跪著開車,那麼方向盤、油門、剎車都只能靠雙手來掌握。而油門和剎車的位置又離方向盤的位置較遠,如果再出現緊急情況,根本就沒有時間騰出雙手去操控油門和剎車。要是再出現交通事故,讓慈禧太后在事故中受傷或者死亡,孫富齡一定難逃滅頂之災。
情急之下,孫富齡想出來一個辦法來,偷偷將一包紅砂糖倒進了汽車的油箱,又將一團破棉絮塞進了油管。慈禧太后又讓孫富齡載著她出宮兜風的時候,汽車就像中了邪一樣,只會“突突”地冒黑煙,車輪卻不會打轉。當時國內還沒有會修汽車的人,慈禧太后就讓孫富齡“活馬當作死馬醫”,想方設法排除汽車故障。
就在這個時候,突然起了一陣風,將斜坡上的汽車吹動,導致汽車溜坡。在慣性的作用下,汽車越跑越快,一頭撞到了路邊的大樹上,車頭嚴重損壞。
慈禧太后見這輛汽車如此怪異,也認為非吉祥之物,只好又換乘了她的十六抬大轎,從此再也不提汽車之事了。孫富齡害怕慈禧太后請來洋人檢修汽車而東窗事發,攜家帶口連夜逃出了北京城避禍。而那輛損毀嚴重的汽車,則被拉到了紫禁城閒置了起來,後來又被轉移到了頤和園。
1976年,頤和園的工作人員在清理倉庫的時候,才把它從破爛堆裡找了出來。此時,汽車的發動機和許多部件都已經嚴重鏽蝕,無法轉動。文物專家經過修葺,雖然發動機毀損嚴重早已無法工作,但是整車的外部結構還是恢復出了昔日的尊容原貌。
今日之中國,小型汽車已經成為了家家戶戶必備的出行工具,而頤和園裡的那輛“老爺車”似乎仍然在默默訴說著大清王朝的腐敗和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