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問我最怕什麼?
回答:敲門聲。
也許在別人看來這只是一個風趣幽默的問答,但卻是賈平凹老師的內心真實寫照。
賈老喜歡獨處,作為一個作家,他只想要有一個安靜的角落用筆暢寫人生,不喜歡被喋喋不休地叨擾。
他在書中寫過,搬過很多次家,可是依然無法避免家門終日被敲打的困擾。從一開始聽到敲門聲就一路小跑過去開門到最後默不出聲裝作不在家,非預約不開門。想要尋求短暫的安靜做自已喜歡的事情真的不容易。
在這個人際關係錯綜複雜的現代社會,我們不可能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島。像賈老讀書寫作之餘,他也需要和三五個好友喝酒談天,但往往來敲門的都不是想念的親戚朋友,而是一些不想見的不速之客。
賈老甚至感慨他的生活追求唯獨處淡飯著述而已。但淡飯幾十年一貫,著述也只是為了生計和愛好,獨處竟如此不能啊!
這讓我感觸深刻,我也是一個嚮往自在獨行的人。有句名言道:“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他自己。”我們都需要一方靜謐的內心淨土,迴歸心靈的本真。
現在社會,敲門的形式更加多樣化,譬如微信資訊。我最討厭私人休息時間聽到微信的提示音,各個工作群的通知或者客戶發來可能破壞一整天心情的訊息,或者久不聯絡的同學發來:在幹嘛?約飯嗎?喝酒嗎?不管是工作資訊還是私人聊天都讓我覺得煩躁。我只是想趁著休息日放空自己而已。
最怕別人敲門敲個不停,把門開啟後卻發現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白白浪費自己的時間。我更喜歡獨自一個人,煮一壺花茶,讀一本好書或者看一部老電影,清淨自在。
我的命就是永遠被人敲門,我的門就是被人敲的命吧。有一日我要死了,墓碑上是可以這樣寫的:這個人終於被敲死了!
賈老的這句話,帶著一點點黑色幽默,卻道出我們社會人的深深無奈。不想花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維持那些表面人際關係,卻不得不承認我們無法逃避這樣的生活。
在這紛擾的世俗中,有片刻獨處時光真的是一個人最大的清歡。安安靜靜做自已喜歡的事情,不打擾,也不會被打擾,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