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愛至孝
儒家思想一直深深地影響著中華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儒家講仁愛、講孝道、講互敬、講友善,這些其實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提到的。家國天下是中華五千年文化在薪火傳承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只有把小家和大家時刻都綁在一起。大家才會長治久安。
在家與家的傳承中,永遠繞不開一個話題,這個話題就是“孝道”。孝道是家文化在傳承、融入於血緣關係中最重要的紐帶。在古代就有“二十四孝圖”,被世人傳頌。也不乏三綱五常,雖然三綱五常多被批判,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正從側面體現出了古人對“孝道”是十分的重視的,這與老話中“父母之命不可違”是相佐證的。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已經解釋過“不孝有三”,具體指代面。相信大家也都已經瞭解過了,不過在文章釋出之後,筆者卻收到了一位粉絲朋友的來信,其表示,對後半句“無後為大”,現實用法中有歧義。
那今天,筆者就再給大家解釋一下後半句“無後(後)為大”的意思。
無後為大
對後半句“無後為大”的爭議主要有兩種。
第一,就是我們之前一直理解的意思,也是大多數人的一致的看法,所謂無後為大就是指的沒有後代是頭等不孝;
第二,是近些年來某些學者鼓吹的觀點,認為無後為大指的是後輩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對於這兩種觀點孰是孰非,接下來我們就詳細分析一下。
首先,真要理解這句話,就需要我們把整句話放到全文中來看。
該句出自《孟子·離婁上》,全句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說此話之人正是“亞聖”孟子,孟子的主要主張就是“仁政”,除了仁政,還有一條就是“民貴君輕”也就是“民本”。所以,對於戰國時代的君主,為了佔領土地城池,而不顧老百姓死活的行為,身為亞聖的孟子是不屑一顧的。也正因為這樣的主張,導致孟子不受某些君主的“待見”。而對於上古帝王禪讓、愛民、如子的行為,孟子是極力推崇的。
前半句大家都已經知道什麼意思, 直接看後半句“無後為大”的意思。後半句的意思是:舜沒有告訴自己的父母就娶妻了,的確這是“無後也”(一種行為),但孟子話鋒一轉,接著又說,君子認為這種沒有告知父母的行為相當於已經告訴了。
理解了最後一句話,這個問題基本就明朗了。我們可以採用數學中的代入法進行檢驗。
代入第一種。舜之所以“先斬後奏”,是怕自己沒有子嗣後代。
代入第二種。舜之所以“先斬後奏”,是怕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
“怕”後面是因,前面“之所以”是果。
如果是第二種,首先語義表達不夠清楚,讓旁人不知道孟子所說何事。是因為沒有盡到什麼責任?所以舜才先斬後奏。其次,與後面君子所說的話也連線不起來,君子表示自己也聽不懂,孟子所說的責任是什麼。
但是換成第一種,整句話就會通順了,舜是因為怕沒有子嗣,所以才揹著父母偷偷娶妻,這是“廢人之大倫”,但是君子卻認為,舜事出有因,所以才先斬後奏的,這種行為就相當於已經告訴了舜的父母。所以舜並不是不孝之人。
沒有盡到責任和沒有後代,顯然後者放到原文中更通順,語境也更符合。
不告而娶
有些人看到這裡可能會模稜兩可,又會產生疑問,娶妻生子為何一定要告訴父母?
別急,聽筆者把話說完,孟子作為亞聖,其門下的弟子眾多,其中有一個叫萬章的人,是孟子一生中都很喜歡的,是孟子的高足(得意門生)。
在《孟子·萬章》中記載。萬章問曰:“《詩經》雲,‘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信斯言也,宜莫如舜。舜之不告而娶,何也?”孟子曰:“告則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倫也。如告,則廢人之大倫,以懟父母,是以不告也。”
筆者給這段話簡單翻譯一下。
萬章問孟子:“《詩經》上說:‘娶妻時應該怎麼辦?一定要先稟告自己的父母。信這話的人,應該沒有比得上舜的。但舜在娶妻時,卻並沒有稟告自己的父母,這是為何?”
孟子回答說:“舜如果先稟告訴父母,他的父母就不會同意。男女成婚,是人生中重要的倫常。如果舜稟告了父母,父母不同意,就將破壞這重要的倫常,就會怨恨父母,所以舜便不稟告了。”
這段話和之前的“離樓”相輔相成,都提到了舜娶妻,並且給足了舜應該告訴父母和不應該告訴父母的理由,同時也點名了《詩經》中,人生大事應當告訴父母的依據。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無後為大”的用法,跟現在的用法是等同的,無論是“後”還是“後”。儘管文言文和白話文有些差距,甚至有些意思完全相反。但這句話我們並沒有用錯,以後仍可以大膽放心地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