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城市雕塑與城市精神有關,一所大學裡的公共紀念物,與大學精神有關。
黑格爾在《法哲學原理》裡這樣論述公共紀念物:“公共紀念物屬於全體國民所有,或者更確切些說,它們像一般藝術品一樣供人鑑賞,並借其內在的回憶和榮譽的靈魂,而被視為具有生命和獨立目的。一旦它們喪失這種靈魂,在這方面它們對國民說來就變成了無主物,而得為任何私人所有,像在土耳其的希臘和埃及的藝術品那樣。”
校園也是如此,在農大校園中,有這樣一群沉默的站立著的守衛者。無論風霜雨雪還是豔陽高照,無論炎炎夏日或是秋風送爽。他們佇立在校園的每一角,守護著來來往往的農大學子,守護著這片土地上的歷史,也守護著我們中國農大世代傳承的文化。
今天,就讓小編帶你一起盤點一下東區的校園雕塑。
1
毛主席像
地點:主樓正前方
一般認為在公共露天空間建造毛澤東塑像始於上世紀60年代。當時,清華大學率先建造了一座毛澤東雕像,之後全國開始了興建毛澤東塑像的風潮。
我校東區主樓前的毛主席雕像是由我校水利系教師許一飛老師帶著系裡50多位師生邊學邊做,一點一點塑起來的。而且,他們在製作模具的過程中,對毛主席的風衣根據美學原理做了藝術處理。許一飛他們做的模型質量也是最好的。我們的塑像剛做好,石油大學、秦皇島市等單位就把我們的模具借了去。
上世紀80年代後期,一些單位對雕像有拆除。北京城市雕塑建設管理辦公室主任於化雲稱,目前北京仍儲存毛澤東塑像的地方有: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體育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海軍大院等,共計二十尊左右,在城市公共空間中,落下一個時代的烙印。
2
校園飛人
地點:水塔邊的花園
材料:不鏽鋼 鋼 烤漆
尺寸 :5120*5000*2800mm
年代:2005
飛人真正的名字是:此處世界 彼處世界(The world here The world there)。
該作品系米丘工作室為中國農業大學百年校慶所設計建造,東西區各有一個,舒展的姿態與翱翔的雙翅象徵著騰飛與理想。
作品的寓意:透過雕塑嘗試把蘊含某個“彼處世界”的符號或形象植入到代表現實生活的“此處世界”,以造成不同可能世界之間的可通達性。雕塑意在提醒人們,事情並非總是人們所熟知的那樣,從而引起一種想象的思索。
3
深圳校友向母校百年華誕的賀禮
地點:三教西門
再創新的輝煌
中國農業大學深圳校友會
作品主體採用黃崗巖雕刻,採用開啟的書為造型,粗獷的肌理效果代表著農大歷史的滄桑和文化興盛。背面的水和植物代表農大的特徵,這部分展示出具體的環境。兩個橫線為不鏽鋼製作,橫貫於石材造型之門,好似環保的手代表著在這個環境中結下的友誼。球形代表果實,也代表學子們不斷追求的目標。又是凝聚力量團結精神的象徵,體現出校友的含義。三條彩色的金屬線,象徵學子們豐富多彩的人生道路,又是農大把他們緊緊聯絡在一起。
4
鵬程萬里
地點:東區一教後花園西頭
1992年10月
這是農機系校友在40週年院慶的時候向母校贈送的,寓意著母校事業蒸蒸日上,也寓意母校培養的學生都能鵬程萬里,有一個好的前程。
雕像最早在東校區原二食堂北側路口(現體育館南門對過處),後幾經易地,現在立於東區一教後花園西頭。
5
書山有路勤為徑
地點:東區體育館對面
東區體育館對面有一個剖開的彩色球體雕塑。球是在相同體積的物體中表面積最小的,也是最能引發人們的好奇心的物體,因為它蘊含了張力。剖開後的球體形成了不斷增大的彩色階梯,就如同這個球體釋放出了能量。一層層階梯象徵著我們的同學在大學校園中在知識的助力下不斷攀登、不斷成長,也象徵著我們的校園是和諧的、有秩序的整體;一層層變化的顏色則代表著在大學校園裡的生活是豐富多彩,具有動感的。這個具有反光材質的球體正好印襯出鮮綠的草坪和樹木以及來來往往的人群,同時也反映了其中的人文與自然結合的本質。
6
奧運主題雕塑 摔跤與坐式排球
地點:東區體育館西側
2007年,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測試賽期間,中國農業大學體育館主要承擔了摔跤和坐式排球的比賽,該雕塑由北京奧組委贈送。
7
騰飛
地點:工學院後面的小花園
廊坊市雕塑協會主席張真山作
雕塑是一匹騰空而起的駿馬,寓意農大學子奮發昂揚的精神風貌。每當人們看到這尊雕塑,就會不由自主地瞻仰它的英姿,它是農大人開拓創新、銳意進取最終必將騰飛的美好象徵。
8
大禹治水
地點:信電樓與水院樓之間
(現在被兩臺農場車包圍了,位置很隱蔽,不刻意尋找很難發現這兒還有個雕塑。)
1998年10月
“大禹治水”是水系校友的座右銘。象徵著水系校友為祖國的水利事業默默無聞、辛勤奉獻的精神品質。因其造型特別像警察在指揮交通,曾被同學們戲稱為“交通警察”。
“大禹治水”雕像最先安放在一教後面的花園,現在“鵬程萬里”的位置就是“大禹治水”的最初立身之地,後來被搬到東區動力中心南側的水院實驗室前,因新圖書館建設,實驗室拆除,“大禹治水”也跟著搬到了水院樓西側的角落。
9
“耕耘”“砥礪”
地點:東區主樓後
“耕耘”、“砥礪”是農機系校友在1992年10月,40週年校慶的時候贈送的。寓意母校歷代的耕耘,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的優秀人才,正在成為祖國建設的中流砥柱。
“耕耘”、“砥礪”一左一右矗立在主樓後的兩個小花園中。“砥礪”所在的地方是一方形的區域,中間偏右還豎立著一個“方向盤”狀的東西,上面爬滿了紫藤;“耕耘”所在的地方是一橢圓形的區域,上面還加了一層六邊形連著齒輪狀的造型。
聽說,主樓和後面的這兩個小花園的造型組合起來,從空中俯瞰,就是一拖拉機的形狀。是不是寓意著在當時那個年代,農大人要開著自己研發的拖拉機辛勤耕耘,砥礪前行呢?
10
太湖石
地點:東區一教後面花園東側
出了一教旁邊竹林,有一塊“太湖石”﹒這是我校79級校友畢業30年聚會時立的。其形似假山,曲折圓潤、玲瓏剔透,有重巒疊嶂之姿,又有凝重深沉、超凡脫俗之韻。“太湖石”掩映在竹影中,而竹子是歲寒三友之一,白居易亦曾作《太湖石記》紀念他和一代名相牛僧孺之間的友誼。校友贈石表心跡,對母校感情可見一斑。
11
百年校慶鍾
地點:公主樓門前
2005年,農大迎來了百年校慶,全校上下一派歡騰,各地校友也紛紛向母校表示祝賀。北京校友會為母校敬獻了一口大鐘,取名為“百年校慶紀念鍾”,後來被師生們簡稱為“百年校鍾”。
這口百年校鍾重達1200公斤,採用現代先進技術設計,其聲音渾厚而悠長,形狀古樸而大氣。鐘體表面鑄刻著432個字的四言銘文,記錄和反映了農大百年發展的歷程。由北京大學教授白化文先生撰文、吳小如先生書丹。
12
思源(源遠流長)
地點:東區主樓東側花園
“思源”是水系校友在40週年慶的時候立的,形似紡錘,上刻“思源”,掩映在一片海棠林中,營造出一派象牙塔的靜謐氛圍。
“思源”意謂“飲水思源”,既體現了水系校友的專業,也表達了對母校的溯源情懷,不管走到哪裡,都心繫農大的真摯感情。
13
三峽縴夫石
地點:東區圖書館前南側
一方石、千里路,百十學子,樸實心意——校慶110週年之際,重慶校友會和三峽博物館向學校捐贈總重10噸的“三峽縴夫石”,為校園增添又一處新的人文景觀。
重慶校友聯合三峽博物館向母校獻出這份重禮,寄望學校學子“韌”勁十足,發揚三峽縴夫精神、抗戰精神、移民精神,堅韌果毅,奮發有為。
上面介紹了這麼多東區的雕塑,
是不是有很多都被大家平日裡忽略了呢?
現在小編來考考大家,
這幅圖裡是什麼雕塑呢?
你能猜到它的名字和寓意嗎?
歡迎大家把自己的答案寫在評論區哦~
攝影:王小丫 歐陽永志 資料圖
排版:張思涵
責任編輯:張尹悅 郝晨淇
歡迎投稿&加入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