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折舟
來源:情報姬
很多時候,某些東西在我們生活中的必要程度,是透過“不得不掏錢”這一指標呈現的。
這一點對於網路世界顯然也適用,就如同住房要交房租一樣,借各種平臺才能得以容身的APP們,往往也需要向渠道商們交一筆不低的租金。
在諸多網路“房東”中,蘋果無疑是最廣為人知的,由於其系統特性,蘋果一直秉持著“應用內購買”(IAP,in-App Purchase)的規則,規則規定,發生在蘋果iOS系統內的所有虛擬內容交易,蘋果會統一抽取流水30%的佣金,比如影片的會員付費、遊戲的道具購買等,市場將這個舉措戲稱為“蘋果稅”。
這一點並不是什麼秘密,但我們大多數人,對這筆費用到底有多高昂並沒有概念,直到蘋果被告上法庭。
就在iPhone 13釋出的前一週,蘋果遭遇了股價大跳水,市值一日蒸發了將近800億美元。
造成這一動盪的核心原因,正是收到了Epic Games訴蘋果案的影響。這兩者的恩怨還要追溯到去年,玩家們一定記得,8月份,《堡壘之夜》由於引入內購機制企圖避開蘋果的收費系統,遭到了蘋果App Store的全面下架,前者隨即起訴後者。
Epic Games的意見很直接:你們30%的稅要的也太過分了,這就是在欺負我們遊戲製作者。對此,9月10日,法院給出了回應。法官判定蘋果的“蘋果稅”是一種危害消費者的反競爭行為,並對蘋果發出禁止令,要求蘋果不許限制APP開發商將使用者引導至第三方支付系統。
法院的意見大概是,雖然無法判定蘋果的行為屬於壟斷,但是,“蘋果稅”的存在使得遊戲商考慮提高遊戲的價格,從而使消費者被迫支付額外的費用。
有意思的是,其實在在整個訴訟過程中,判決結果並不是最引人注目的,令所有人為之頭皮發麻的是遊戲方面的蘋果稅帶來的恐怖利潤。
這個利潤誇張到什麼程度呢?根據資料分析機構的估算,蘋果 2019 財年 159 億美元 App Store 收入中,有 69% 來自遊戲。而根據庭審公開的資料,這一年 App Store 的營業利潤為 123 億美元。
這個資料,比索尼、動視、任天堂、微軟在遊戲領域賺的錢加起來,還要多個二十億。
這就好比這麼多年,為了一個江湖魁首的位置,一眾好漢熱血廝殺,打得頭破血流,結果一抬頭,位子上已經坐了一個大哥,大哥還不是江湖中人。
不過,看不順眼蘋果的不只有遊戲廠商,8月份,韓國國會透過法案,禁止蘋果與谷歌這類App商店的運營商強制App開發者使用他們指定的支付系統。作為遊戲行業最為成熟的國家之一,韓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出手限制兩大網際網路巨頭支付政策的國家。而在韓國出聲之後,蘋果也不得不允許一部分APP可以繞道而行,算是小小地低頭認了錯。
其實,遊戲廠商不甘任人魚肉,奮起反抗的例子不僅發生在國外,國內也很常見。
今年年初,華為系統曾全面下架騰訊的遊戲。兩者的主要矛盾點,也在於華為應用商店高達50%的恐怖抽成。騰訊作為研發商,不甘願讓身為渠道商的華為這麼輕鬆的賺走自己手裡的錢,於是二者就此產生了摩擦。
沒有想到這一口華的,也有點讓人觸目驚心
這波交手,其實透露出一個讓人不太舒服的事實,那就是身為玩家眼裡大魔王的騰訊,在面對掌握系統底層的手機廠商時,依舊要彎腰低頭,做出讓步。屬實是魔高一尺,魔高一丈了。
諷刺的是,這一波,騰訊和眾多國內遊戲研發商站在了同一條戰線,實在是因為渠道抽成的比例太高了。如同前文所說的,“蘋果稅”30%都被斥為大刀割肉,這50%怎麼看怎麼離譜。
對手機遊戲商來說,研發的費用本就不樂觀,相當數量的中小廠商還要靠用愛發電,自己貼補進去,結果好不容易遊戲研發出來了,卻依舊要面臨渠道商的獅子大開口,本就糟糕的生存環境這下雪上加霜。
研發商和渠道商在博弈中似乎一直處於下風,不過在今年似乎迎來了一定的好轉。去年9月,《原神》在上線之初曾要求和各大渠道商七三分賬,理所當然的沒有成功。但今年9月23日,如果你是個細心的玩家應該能發現,《原神》登上了應用寶首頁,剛以研發商身份和華為鬧過矛盾的騰訊,轉身一變,以渠道商的面目出現。當完勇者當惡龍的騰訊,在這次事件中卻向米哈遊讓了一步——《原神》此次上線,成功地拿下了七成的分紅。
看樣子,事情似乎在這裡出現了轉機,不過虎嗅的媒體採訪表示,大部分遊戲廠商依舊是五五分成。《原神》的七成,只是一個個例。
七成是人家的
出現個例,一般來說,可能就是研發商反攻的契機。一直壓迫在遊戲開發者周圍的冷氣,似乎有了消融的跡象。
但是我很難樂觀起來。要知道,不論是Epic Games,還是騰訊和米哈遊,本身都是行業頭部公司,有這樣大的手腕和玩家知名度,才能勉強地對渠道商還手一兩下。尤其是國內,隨著版號收緊,遊戲市場供求關係出現波動,看起來遊戲研發商話語權在擴大,其實這都源自大量底層中小遊戲廠商的無聲消失,騰訊這樣居於頭部的遊戲公司才能提升自己的議價權。而居於金字塔尖下數目龐大的遊戲公司們,還是很難爭取到相應的地位和重視,可預見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遊戲相對於系統,自身賣身般“流量工具”的身份,真的會迎來改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