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條」是創業邦推出的投資領域新欄目,旨在報道VC/PE圈的新動態,捕捉最具前瞻性的新趨勢,對話資本市場的伯樂,洞察最具機會的新賽道,爭做走在時代前沿的瞭望者。
作者丨高貴萍
編輯丨信陵
“投資是最容易虧錢的行業,沒有之一。”梅花創投創始人吳世春向創業邦感慨這個創投業的殘酷。
千團大戰,單車大戰,各種因素影響下的某些賽道瞬間“團滅”,在吳世春看來,一級市場的殘酷之處在於,資本在批次製造明星專案的時候,風口越是大熱,在某種程度上,越意味著巨大財富的毀滅。
“如果認知跟不上這個時代,就有可能變成下一個被風口捲進去陪葬的投資人。”吳世春稱。
事實上,成立於2014年的梅花,秉承“看得到、看得懂、投得進、幫得上,退得出”的15字箴言,已經穿越了一個完整週期,並且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截止目前,梅花創投管理60億人民幣基金和1億美元基金,投資專案超400個,湧現出大掌門、趣店、小牛電動、赤子城、理想汽車、優客工場、58同城、轉轉、聽雲、福佑卡車、科位元無人機、珞石機器人等多個知名案例。公司預估未來兩年將收穫30多個IPO。
成立7年,梅花創投既快又穩地穿越週期的秘訣是什麼?新形勢下,梅花對投資有哪些新思考?近日,梅花創投創始人吳世春接受了創業邦採訪,分享了梅花創投投資方法論的沉澱。
新變化,新應對
在2021年上半年和下半年之間有著一條分界線,將股權投資市場隔成“熱”、“冷”兩個季節。
這是吳世春對今年市場的感受。
著眼於賽道,上半年消費品投資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都異常火爆。下半年成批企業走入“死亡谷”。教育、地產等行業接近冰點。宏觀政策的影響下,中概股一路下行,北交所的開通則為資本市場重燃活力。
事情有了新變化。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成為對投資機構專業度的考驗。
根據新形勢,吳世春多次在機構內部開會時提出,投資人要時刻保持對宏觀環境感知的敏感度。在加強募資能力的同時,將投資方向瞄準“三新四替代”。
“三新”,指新科技、新品牌、新出海。“四替代”,即機器替代人工、軟體替代人的腦力、國產替代進口、數字化替代資訊化。
“如果不能投到‘三新’,就有可能會錯過這個時代。這三個方向必須成為梅花的主倉位。”吳世春稱。在新科技、新消費、新出海上,今年梅花各投入了三分之一的人力和資金。
在新科技領域,科技數字化成為大勢所趨。吳世春認為,在接下來的10年、20年,一切資產都將資料化,一切資料都會資產化。在大資料、人工智慧等行業平靜的水面下,蘊藏著大量關於資料資產價值的“金礦”。
在新消費賽道,梅花創投的思路是不斷地尋找每個品類頭部品牌的潛力種子,並努力推動它們成為大牌。吳世春稱, 很多產品除了在功效、成分上做好外,高顏值設計也很重要。“好的設計師是行走的廣告牌,不好的設計師是移動的墓碑。”
看一個消費品牌是否有生命力,吳世春認為必須要看復購率。打卡式消費多出自好奇心,基本不會產生復購。只有使用者真正發自內心喜歡的,產品復購率才會高。
國運紅利下,新國貨出海迎來新機遇。我國在疫情防控上的成功,讓擁有強大供應鏈的中國企業可以優先突破疫情困擾,新品牌將在新一輪的出海中變得更為強勁。在接下來的兩年中,梅花創投將著重抓住Tik Tok中蘊含的商業化大爆發的機會。
落實到具體打法上,梅花創投不斷根據市場上看到的新拐點性機會尋求價值窪地,並結合宏觀紅利性機會,來調整投資策略。
以消費為例,吳世春判斷消費品市場在今年下半年,乃至明年上半年,都會處於一個相對萎縮的狀態。流量變貴,融資減少,“偽需求消費品要現原形,流量型打法會出現比較大的問題。”在消費類投資專案上,梅花的出手會相對謹慎些。
相比之下,國家對專精特新的政策性引導和鼓勵,會帶來一波宏觀市場紅利。有落地應用場景的AI技術,以及三線城市以下估值相對合理的專精特新企業等,成為梅花創投眼中的價值窪地,梅花會在今年加大布局。
此外,軟體Saas、精準醫療、太空航天等領域方興未艾。在新車動力、威達星空等專案上,梅花對每個專案都追加了逾五六千萬的投資。
如何再造下一個“趣店”?
2009年,吳世春出手40萬投資玩蟹科技,4年後玩蟹被掌趣科技收購,吳世春賺回6個億,收穫回報1500倍。
2017年,梅花投資的趣店在紐交所上市,市值一度突破100億美元。這是吳世春收穫的第二個回報超1000倍的專案。
如何投出第三個能帶來千倍回報的專案?梅花是否有沉澱下來的方法論?
首先要坡長雪厚。吳世春稱,這就如同在一個又長又溼的雪坡上滾雪球,雪道足夠長足夠厚,雪球就會足夠大。換句話說,在時代紅利的加持下,投資機構在優質企業成長早期進去,進行超長期的陪跑,就會斬獲回報率足夠大的專案。
“這需要投資機構放棄上帝視角,不斷接納新技術、進入新領域。”在吳世春看來,對於創投機構來說,只有比市場,比其他投資人領先半步看到趨勢,才有機會押中賽道。
在挑選創業者時,梅花創投堅持人事合一。事為先,人為重,心力為基,認知為本。“人和事不可分割,離開了人去談事和離開事情去談人,都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在創業者畫像上,梅花創投有“創業四品“的提法,即優秀的創始人心力要強大,認知要深刻,格局要寬廣,擁有平常心。心力決定創業者能走多遠,認知決定創業者的底線,格局決定創業高度,心態會決定創業者做事是否從容、樂觀。
吳世春認為,“太聰明的學霸,反而創業不一定好,因為他沒有經過太多社會的毒打,遇到困難容易放棄。”因此,梅花更青睞小鎮青年。
“小鎮青年,從小鎮考進名校,後來到CBD的大公司。要在大城市立足,實現自我價值,就要在年輕時更能拼搏。一步步地努力積累下來,整個人生就不一樣。”
大掌門葉凱、趣店羅敏、赤子城劉春河、理想汽車李想、福佑汽車的單丹丹等創始人在梅花創投的助力下,均完成了從小鎮青年到行業領軍者的蛻變。
“投資並非投一筆錢,就能一帆風順走到最後。要對創業心存敬畏和理解。”因有連續創業經歷,吳世春對創業者更具同理心。
市場在變化,“梅花創投要做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水草’就是優秀的創業者,我們以優秀創業者為本,去追逐好的創業專案,去找到肥沃的綠洲。”吳世春稱。
“快”的前提是“質量”夠硬
梅花創投以“快”著稱,“過會快”、“投得快”、“退得快”,有“梅花三快”之稱。
據瞭解,梅花每1-1.5年完成1期基金,投資團隊一年要看5000多個專案,投資100個左右專案。曾經一個專案,吳世春和創業者聊了不到10 分鐘就起草了投資協議。
在七年的唯快不破中,梅花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從一眾創投機構中脫穎而出,但穿越週期的秘訣,不僅僅是快。
“我們速度快,同時,我們內部非常強調質量。”吳世春稱,梅花創投之所以過會快,是因為會前做了大量工作。當看到企業是這一領域的排頭兵時,梅花就會快速拍板投資。
在覆蓋專案的來源上,梅花的“根據地”和“源頭水”,使專案既能保“質”又能保“量”。
作為創投圈有名的“人脈王”,吳世春是梅花最大的根據地。他將自己定義為一個連結創業者與LP的超級節點。
有著酷訊、百度、騰訊、阿里、華為等工作背景的創業者,紅杉資本週逵、高瓴資本張磊、IDG資本李驍軍等梅花創投的LP,明勢資本、險峰長青、青山資本、真格基金等合作伙伴,都“彙集”在吳世春這裡,然後各自發力。
“我們能夠獨立判斷,也樂於與其他機構合投。沒有獨立判斷的能力不可能成為優秀的基金;但完全不與別人合作也可能會錯過一些好專案。”開放合作的態度,使得梅花創投收穫了更多的專案,這也是能夠上榜創業邦評選的“2021中國最受讚賞的早期投資機構”的重要維度之一。
對於梅花和創業者的關係,從“梅花幫”的名字中可見一斑,“‘梅花幫’的‘幫’是幫助的‘幫’。”吳世春強調,“我們希望真正能夠讓創業者在梅花這裡感到溫暖,遇到困難時願意向梅花求助或傾訴。”
真誠是通往真誠的唯一路徑。“梅花幫”裡的每個CEO都變成了梅花的根據地。“這些行業內的優秀創業者會為我們分享在這個領域的認知,也會推薦身邊的優秀創業者給我們。”吳世春說。
今年,梅花還辦了一件大事,成立了“心力會”。
由吳世春帶隊,“心力會”順利完成了在丫山和烏海舉辦的兩次活動。“這對我們和頭部專案合作、賦能,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透過活動,我們也可以對準備挖掘的專案進行密集的對接和培訓。”吳世春比較自豪的介紹。
提到“退出快”,吳世春稱,並非是梅花著急退出。而是被投企業走向資本市場的速度很快。比如小牛電動和悅安新材,都是投後不到四年的時間就上市。
一隻基金如果只有一兩年的資料好,有可能是因為捕獲了少數幾個明星專案。但如果這家機構每年的資料都是上漲的,說明這家機構的投資專業能力得到了市場驗證。目前,在梅花創投的被投企業中,有逾70%的企業順利拿到下一輪融資。未來兩年,梅花有望收穫30多家上市公司。
“我們不求規模,只希望能夠服務好創業者,成為一家受創業者尊重和喜愛的機構。”吳世春稱。為了這一點,吳世春每天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忘掉取得的一點點成績,去找短板,去改進自己,去紮紮實實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