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邵帥)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已經進入了快車道。從4月份的上海車展不難看出,合資品牌大廠業已已經進入了爭奪新能源純電動市場的領域。同時,在銷量資料上,先入為主的特斯拉也是當仁不讓的領銜市場。此外,中國品牌新勢力和國產轉型而來的純電動新車型,也在市場上發力。本期,來看看中國市場上20萬元級別的新能源純電動車型盤點。
盤點車型:特斯拉Model 3
上榜理由:儘管“問題”纏身 銷量一騎絕塵
特斯拉Model 3作為一款極具時代意義的車型 ,在中國市場上的風波與榮耀可謂是相輔相成。早期進口版的Model 3售價高企,一度成為中產階級的新標杆。然而,伴隨著上海工廠的落成,使Model 3成為了一臺“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經典車型。
作為全球先進科技的代表之一,特斯拉Model 3車型的到來,則會為一線城市的消費群體帶來更多購車的選擇與可能。畢竟,對於環保法規執行落地十分嚴苛的“北上廣深”等一線來說,擁有純電動這個“免死金牌”的特斯拉Model 3,兼具了實用主義和小資情調等多項優勢於一體,實則為城市精英和小資白領們的城市出行最佳選擇。時至今日,銷量事實也證明,即便在多重疑慮纏身的情況下,Model 3依然給出了20735臺的5月單月銷量和94056臺的1-5月總銷量。在中國市場的新能源純電動領域內,說Model 3是一騎絕塵也毫不為過。
Model 3當下依然是特斯拉車型序列裡最小的車型,外觀採用品牌家族化風格,封閉式的前臉搭配造型時尚的前大燈,營造出極強的科技感。同時,該車型的側面線條流暢,溜背的設計使其更具運動感。車身尺寸方面,其長寬高分別為4694mm×1850mm×1443mm,軸距為2875mm。
Model 3的內飾側重極簡主義,橫幅木紋裝飾和iPad神似的大螢幕,集成了該車型的諸多功能。同時,其多功能的配置和“一口價”的售價體系,也符合時下年輕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動力層面,Model 3提供標準續航版和高效能全驅版,續航里程分別為468km和605km,搭載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
編輯觀點:“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汽車產品也是這樣。即便自4月份以來的各種問題纏繞著特斯拉,但從銷量資料層面的表現,依然讓人不難感覺到市場的莫測與魅力。當新能源純電動汽車快速鋪進老百姓的生活,市場往往都會給出最正確的選擇。而在銷量資料和品牌影響力的雙重影響下,Model 3未來在新車市場和二手車市場,都有著不錯的前景和預期。
盤點車型:大眾ID.4系列(ID.4 CROZZ、ID.4 X)
上榜理由:老牌合資大廠轉型 起步並不容易
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耕耘多年,也算是賺得盆滿缽滿。而到了新能源市場上,似乎起步並不順暢。客觀來說,大眾在中國市場的燃油車領域具備笑傲群雄的實力。尤其是在10萬元和20萬元級別市場,表現往往十分亮眼。當進入新能源時代,大眾的反應似乎慢了半拍。一直到2021年才相繼推出ID.4 CROZZ和ID.4 X。看架勢,似乎想重演“南北大眾,合力夾擊”的戰術。但這一次,似乎並不順利。
資料顯示,一汽-大眾ID.4 CROZZ的5月單月銷量502臺,1-5月累計銷量1769臺;同時,身為同門師兄弟的上汽大眾ID.4 X的資料也不樂觀,5月單月銷量847臺,1-5月累計銷量2394臺。儘管我們可以理解為上市新車,況且又是一個新領域的新車型,市場接受還需一定的時間。但對於擁有著強大市場影響力的大眾而言,這樣的資料,未免過於慘淡。
產品力層面而言,ID.4系列車型的外觀採用封閉式中網設計,類似飛翼式的大燈造型看上去比較時尚,貫穿式發光LOGO為其帶來了強烈的科幻感。車身側面,新車輪廓顯得非常年輕時尚,流線形腰線彰顯出了靈動感,視覺效果極其動感。車身尺寸方面,ID.4 CROZZ的長寬高分別為4592×1852×1629mm,軸距為2765mm。同時,ID.4 X的長寬高是4612×1852×1640mm,軸距為2765mm。兩者差距微乎其微。
而在新能源主打的智慧座艙層面,大眾依然是秉承了燃油車的傳統,整體車機系統UI介面相對保守,層級選單設計也不顯高階。不過,有一點值得肯定的是,ID.4系列採用了較為完備的主被動安全功能/系統,沒有出現高/低配車型在駕駛輔助等功能上的差異化配比,也讓ID.4系列車型的市場競爭力有了一絲提升。
動力層面,一汽-大眾ID.4 CROZZ提供單電機版和雙電機。單電機版本最大功率為125千瓦和150千瓦,峰值扭矩均為310牛米。雙電機版本最大功率225千瓦,峰值扭矩為460牛米。續航里程方面,新車的NEDC綜合工況續航里程可提供400km、550km、500m三種選擇。
此外,上汽大眾ID.4 X提供三種動力版本。其單電機版本最大功率為125千瓦和150千瓦,峰值扭矩均為310牛米。此外,四驅車型最大功率230千瓦,峰值扭矩為460牛米。NEDC綜合工況續航里程可提供402km、555km、520km三種選擇。
編輯觀點:大眾品牌在中國市場樹大根深,一旦調動起其強大的市場影響力和產品潛力,依然有望成為新能源市場的一種強勢存在。顯然,在新能源產品競爭的起步階段,大眾並未作出引領的作用,也導致了“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窘態。但畢竟是中國市場乃至於全球市場的老大哥,ID.4系列的前景依然值得看好。
盤點車型:小鵬P7
上榜理由:最能“打”的中國品牌新能源之一
作為造車新勢力的一員,小鵬汽車起初並不被我個人看好。因為小鵬G3車型的獨特設計,相比而言還是不夠新能源領域“高大上”的範兒。但小鵬P7的出現,則完全改變了小鵬汽車的市場現狀。
作為小鵬汽車旗下的第二款作品,也是小鵬最具代表性的一款車型,小鵬P7主打“生動力”的設計理念和“星際”設計語言,也使它擁有更與眾不同的顏值。在靚麗的外表之下,柔情似水的內飾風格之餘也呈現出科技和智慧的一面。
前臉極具科技感和未來感,取消了傳統意義的中網,渾圓飽滿的前臉帶來更為可愛的視覺效果。LED日行燈的設計風格時尚前衛,側面姿態呈現出低趴的特點,車身尺寸長寬高分別為4880×1896×1450mm,軸距為2998mm。同時,流線型的車身、隱藏式門把手等,也帶來相對更低的風阻係數。主打效能的P7車型會配備來自米其林的PS 4輪胎,規格為245/45 R19。黑色多輻式輪圈看上去兼具了運動化的戰鬥氣息
小鵬P7的內飾設計風格以簡約科技為主,中控臺造型簡潔且富有層次感,由10.25英寸全液晶儀表與14.97英寸懸浮式中控大屏組合而成的貫穿式一體螢幕科技感極強,極大程度的精簡了車內的實體按鍵。此外,懷檔設計、下撥杆的駕駛輔助啟動方式、多款駕駛模式和氛圍燈等搭配,讓P7的調性瞬間提升不少。
動力效能層面,小鵬P7分為標準續航版、超長續航版和高效能版。高效能版車型,綜合續航562km,最大功率316千瓦,峰值扭矩655牛米。超長續航車型支援670km,最大功率196千瓦,峰值扭矩390牛米;標準續航車型提供480km續航里程,最大功率和峰值扭矩分別為196千瓦和390牛米。
編輯觀點:小鵬P7無疑是成功的一款車型。作為國內造車新勢力的一員,P7的出現讓小鵬有了很大轉機。而從今年以來的銷量表現可見,近3000臺的月均銷量(僅包括2021年內),讓小鵬汽車在新能源市場上有了一定的“粉絲”和話語權。而其與行業龍頭特斯拉的差異化定價,也讓價效比成為了P7入門級車型的突出優勢。
盤點車型:廣汽AION S系列(AION S、AION S Plus)
上榜理由:“默默無聞”的趕超者
作為國內大廠轉型而來的代表之一,廣汽新能源的動作相對迅速。敏銳的嗅覺,讓廣汽集團一把抓住GS系列和GM系列的燃油車市場,另一方面則全面佈局以AION為主的新能源市場。從資料上來看,廣汽AION S系列除2月銷量弱勢以外,幾乎月月突破5000臺大關。與此同時,其13.96-20.58萬元的售價區間,也是以上列舉車型所不具備的價格優勢。而從產品層面來說,上市不久的2021款AION S Plus提供410-602km的續航里程範圍。此外,三廂車型的標準身段,也讓它更符合國人的視覺審美。
在AION S打拼市場一段時間後,廣汽埃安AION S Plus在6月釋出上市。相比之下,設計靈感來自於ENO.146概念車的這款新車型,其整體外觀造型顯得更為科幻動感,流暢的車身輪廓為其帶來了0.211cd的同級別最低風阻係數。即便是稱之為“PLUS”,但整車大體上還保留了AION S的風格,針對前臉採用更乾淨的封閉式中網造型,底端搭配尺寸更大的一體式進氣口樣式,年輕化氛圍更濃烈。
細節上,懸浮式車頂、隱藏式車門把手、低風阻輪轂也都沒有缺席,風阻係數層面進一步提升。車身尺寸上,其長寬高分別為4810×1880×1515mm,軸距為2750mm。
動力上,新上市的AION S Plus作為家用車的代表,全系提供前置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分別為100千瓦、150千瓦、165千瓦,峰值扭矩分別為225牛米、350牛米、350牛米。
編輯點評:廣汽AION官方在釋出會上曾說到:品牌一直堅持的“以使用者為中心,持續創新世界級產品與服務”的理念,很好地總結了AION S持續熱銷的原因。在這一觀點之外,AION S Plus的出現,也在印證著廣汽埃安在產品力上的不斷提升。在新能源的賽道上,大家幾乎一致的起跑線,讓競爭成為了一個全面對決的問題。而作為傳統汽車大廠轉型升級而來的品牌,銷量資料印證了AION S系列的正確性。而其在設計前衛感、座艙智慧化、整車人性化層面的努力,也將成為其前進的助推劑。
寫在最後:
中國市場上的20萬元級別的新能源車型,已經成為各家品牌爭奪的熱門市場。在當新能源純電動還是個“新鮮事”的時候,它還能憑藉智慧化、科技化的屬性,繼續高傲一陣子。在這一級別市場,不論是外來的特斯拉Model 3,還是合資的大眾ID.4系列,乃至於新勢力的小鵬P7或者土生土長的廣汽AION S系列,在市場上的爭奪已然呈現出激烈的場景。對於市場和消費者而言,合理的競爭是良性的迴圈。而從產品力、品牌影響力和銷量資料等層面綜合考慮,這四款20萬元級別的新能源純電動車型,多多少少都有著自身的獨門絕技。是要產品力,還是價效比,就看消費者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