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金嶺,其幼年時,父親去世,奶奶自殺,又遭母親拋棄,於苦難中艱難成長;長大後,他白手起家,經商數十年,擁近10億身價,成一省首富,堪稱商業鉅子。
然而,如此勵志之人物,竟在成“河南首富”次年,於別墅中自縊身亡,令人唏噓。
慘烈結局背後,究竟掩埋著怎樣的真相?
01:艱難歲月
1946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舉國振奮,而在河南長葛縣的一戶農家中,一個男嬰也哇哇墜地,降生在這個世界上,並被取名為喬金嶺。
然而,喬金嶺在父母的喜悅中出生,但之後的童年卻異常艱苦。
他尚年幼時,作為主要勞動力的父親便因病去世,隨之家境陡轉急下,不久後,母親因無法忍受貧困而離家出走,奶奶承受不住打擊,在一連串的變故中精神崩潰,選擇跳河自殺。
最後,只剩下爺爺與之相依為命。
所幸的是,苦難並未擊垮小喬金嶺的幼小心靈,反而將之磨礪得異常強大。
由於爺爺年邁,他從懂事開始,便主動分擔家中重擔,在同齡人還在為學業苦惱時,他則在13歲選擇輟學回家務農。
稍再長大些,他便到縣農業局中,謀得一份通訊員的差事,但由於工資不高,便選擇辭職,外出至山西、甘肅等地幹著瓦匠的活。
在外省的幾年中,雖然賺到一些錢,但喬金嶺總是放心不下年邁的爺爺,最終兜兜轉轉下,又回到村中。
彼時的他,雖才20多歲,但人生經歷已頗為豐富,對於日後的規劃,也不像同齡人那般迷茫。
換句話說,他非常清楚自己最想要什麼,那便是追求財富,戰勝貧窮這個一生之敵!
1972年,當時村中磚瓦廠破敗無比,但喬金嶺卻看見了翻身的希望,他想盡辦法借來3000元,將磚瓦廠重建起來,並憑藉自己的經驗與才能,第一年便將廠子扭虧為盈,盈利高達3.6萬塊。
這次的成功,也讓喬金嶺意識到了自己經商的天賦,因此膽子也慢慢大了起來。
一番市場調查後,他又發現了石棉瓦與硫酸銅銷售火爆的商機,於是果斷出手,在1979年創辦“長葛縣第二化工廠”,此後果然大賺特賺,當年盈利便超10萬元。
在他的領導下,企業越辦越紅火,工人也從最初的20人,增員至160人,同時,員工收入也是農民人均收入的3倍之多。可好景不長,一場當地企業局的政策性干預不期而至,喬金嶺被迫離開了工廠。
苦心經營數年,竟轉頭皆成空。
02:商業鉅子
值得一提的是,喬金嶺與“長葛縣第二化工廠”的緣分,卻並未徹底斷絕。
因為在他離開後,還不到兩年,工廠就問題頻出,飛速走向衰敗。隨後,員工們眼見自己薪資待遇不如以往,而廠子又瀕臨倒閉,便強烈要求喬金嶺重返工廠。
眾望所歸下,喬金嶺終於重返工廠,可等他將財務翻出檢視後,也同樣頭痛不已。原來,當時的化工廠虧損金額已高達47.2萬,銀行欠款更是超過了70萬。
根本就是走投無路之困局!
如此情景下,他急得夜不能眠,想起員工們滿懷期待的眼神,他又根本就生不出放棄的念頭,無奈之下,只能小心翼翼地展開行動。
最初,他先尋找渠道,將工廠積壓的產品以物易物,換回3000噸化肥,然後再將這批化肥出售,得到一筆50萬的資金,方才解除了債款的燃眉之急。
之後的一段時間,在喬金嶺謹慎經營下,化工廠慢慢恢復元氣,竟然真的起死回生過來。
毫無疑問,那些保住飯碗的工人們,對他感激地無以復加,然而他們沒想到的是,化工廠穩定下來後,向來不安分的喬金嶺,內心又開始“躁動”起來。
原來,他又發現新的商機,決心進軍人造金剛石領域。
同時他也明白,該行業技術門檻較高,想要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擁有高精尖技術。
因此,他先投資10萬,買斷河南一項人造金剛石模具的技術專利,然後才創辦“黃河模具廠”,之後又多次出國考察,引進美國和日本的尖端技術。
在重重技術保障下,企業生產出高質量的金剛石水磨石機,一經投放後,便在市場上廣受好評,當年產值便超過了120萬。
此後,黃河模具廠在喬金嶺的帶領下,逐漸發展成集團型企業,生意規模越做越大。
1991年,黃河集團的年利潤突破1000萬大關;1997年,該資料更是飆升至7590萬;
到了1998年,“黃河模具廠”在喬金嶺的運作下,成功上市,並更名為“黃河旋風”,與美國GE、英國戴比爾斯並列為全球三大金剛石製品公司。
回顧過往,他僅用十餘年,便將一個鄉鎮工廠,發展成全球的行業巨頭,如此輝煌的成績,堪稱一句“商業鉅子”也不為過。
03:自殺謎雲
隨著黃河集團的興盛,喬金嶺的資產也水漲船高。
2002年,他以1.2億美金的身家成為當年的“河南首富”,名列《福布斯內地富豪榜》第58名,羨煞旁人。
更加難得的是,他還富貴不忘家鄉,擁有“長葛好人”之美譽,為當地做過諸多好事,例如斥資修建柏油馬路、花250萬建立小學、為村中老人每月提供100元養老金……
前前後後,喬金嶺與企業在慈善事業上的捐贈金額,累計超過了2000萬。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企業家兼慈善家,在2003年9月7日,也就是獲得“河南首富”稱號的次年,忽然毫無徵兆地離開了人世!
訊息一出,瞬間引發“大地震”,眾人對其死因紛紛展開猜測。
由於喬金嶺死亡之時,位於保衛嚴密的別墅中,因此,有的說是突發腦溢血身亡、有的說是因債務糾紛而自殺、還有的……
眾多紛紜下,誰也說服不了誰,反而鬧得人心惶惶,最後經當地公安機關證實,喬金嶺的確是死於自殺。
隨後,一場不白之冤也被翻出來。
據說,喬金嶺此前的一位合夥人,脫離黃河集團後,在喬金嶺不知情下,竟以其名義註冊了家公司,在海南大搞房地產。
結果當地房地產泡沫破裂,一無所知的喬金嶺忽然收到法院通知,需要償還1億債務。
也正因此,旁人猜測喬金嶺如果償還債款,會導致黃河集團破產,在這樣的困境下,他沒有頂住壓力,最終走上自縊身亡的絕路。
然而不管怎樣,這依舊只是一種猜想。
還有人認為,喬金嶺經歷過諸多風雨,不可能僅因債務自殺,而回顧其奶奶跳河自殺的過去,或許兩者之間有著某種聯絡……
直到如今,喬金嶺的身亡依舊籠罩著一團迷霧,而這次事件,也讓更多人開始關注起企業家的脆弱性。
除去喬金嶺外,還有金利斌、高慶昌、盧立強、魏東、裘祖貽等諸多類似案例,可想而知,這些看似風光無限的富豪與企業家群體,並沒有眾人所想象地那般輕鬆,反而是頻頻自殺、厭世成風。
畢竟,在殘酷的商海搏殺中,他們常年處於巨大壓力下,一不小心,就會陷入各種困境,稍不留神,便是各種悲劇發生。
注: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且未能核實版權歸屬,不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絡。
作者: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