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通深受漢文帝劉恆的寵幸,脾性溫和,為人謹慎,非常低調。劉恆賞了他許多銅礦山,准許他鑄造錢幣,時稱“鄧錢”,可見對他的寵愛非同一般。可惜,劉恆無意中的一句問話,讓鄧通最後成了乞丐,淪落街頭。
鄧通家境殷實,靠著錢財到京城做了黃頭郎,就是撐撐船。這個職位連官都算不上,不過是個小吏,但他運氣實在太好。文帝有次夢到自己登天,死活上不去,後來有個黃頭郎推了他一把,這才昇天。
夢醒後,劉恆留了個心眼,私下尋找夢裡的那個黃頭郎。有次看到鄧通,覺得他跟夢中的黃頭郎一模一樣,就把他召到身邊。雖然劉恆沒有讓鄧通當大官,卻賞了他許多錢財。鄧通說不上有才,書也讀得很一般。不過,他擅長逢迎,很會哄劉恆開心。
劉恆性格偏柔,耳根子軟。鄧通摸準了他的脾氣,一言一行都讓劉恆舒服無比,幾乎離不開他了。若是較長時間沒見到鄧通,劉恆居然不顧體統,跑鄧通家裡找他玩耍。
說起來鄧通不是什麼惡人,他其實很誠實、厚道,並沒有仗著劉恆的寵信幹壞事或者害人。他甚至嚴格要求家人鑄錢時不能缺斤少兩,不能摻和雜質。正因為這樣,“鄧錢”在全國通行無阻,很受歡迎。
鄧通受劉恆寵愛,開始並不是主動。到後來深陷其中,已無力自拔。皇上誰敢得罪啊?不管他為了什麼,反正盡心盡力侍奉劉恆他做到了。
劉恆曾經得了癰蛆病,傷口流膿,惡臭難聞。鄧通確實忠心、體貼,竟然天天用嘴吮吸劉恆傷口。這份魄力實在讓人佩服,劉恆更是感動得不要不要的。看著鄧通滿口穢物,劉恆心裡過意不去,愛憐地問了句:“天下誰最愛我呢”?
也許劉恆純屬有感而發,並無惡意。也許劉恆希望鄧通親口說出:“我最愛你”。但是,劉恆忘了,鄧通怎麼敢這樣回答呢?拋開其他親屬、嬪妃,太后、皇后、太子都在呢, 這話一出口,讓他們臉往哪兒放呢。
鄧通很是犯難,如果傻不楞地說自己最愛皇上,也許劉恆聽著滿意,但要得罪一大片惹不起的人。如果回答說是太子,劉啟(太子)一定歡喜。就算劉恆失落不高興,也不要緊。畢竟劉恆已經時日無多,太子可是未來皇上,哪能得罪。
思來想去,鄧通回答說:“”當然是太子最愛您了”。這個回答本身沒毛病,很有高情商。果然,劉恆聽了開始有點失落,後來就高興了,也更加喜歡鄧通。
問題是這個看似完美的回答,無意中把太子逼到了懸崖邊。很簡單,臣子鄧通都能替劉恆吮膿,最愛父皇的劉啟怎麼能做不到呢?於情於理,劉啟都應該比鄧通做得更好。沒辦法,為了保住太子之位,劉啟強忍著噁心,也俯下身給父親吮吸膿血。
劉啟生下來就是錦衣玉食,尊貴無比,沒受過一丁點委屈。讓他做這樣噁心的事,簡直就是奇恥大辱,他心裡該有多痛恨鄧通。鄧通到底懷著什麼心思做的,劉啟不管,他只認為鄧通不過是在討好賣乖,還把自己害了。
可憐的鄧通,本想借機討好太子,沒想到反與太子結下了不解之仇。後來,不管鄧通如何賣力示好,劉啟一概不買賬。鄧通也許想明白了,也許至死都沒弄明白:為什麼太子那麼不待見他。
公元前157年,劉恆駕崩,劉啟即位。景帝登基後,處理完父親的喪事,就開始找鄧通的麻煩了。有人告鄧通私下將鑄造的錢幣運出國界,景帝立即下令徹查,由此抓住了鄧通的把柄。
於是,劉啟收回了鄧通鑄錢的資格,抄了他的家產。算上罰金,鄧通倒欠朝廷幾百萬錢。一無所長的鄧通徹底熄火了,永遠也翻不了身。館陶公主(劉恆的長公主)於心不忍,想接濟鄧通。結果,公主前面賞賜,劉啟後面就沒收。實在沒辦法,長公主只好賞鄧通一些衣物、糧食,讓他不挨餓受凍。
鄧通晚景十分淒涼,真正是一文不名,最後都是在別人家去世的,令人唏噓。
更可嘆的是,鄧通的生卒年,正史幾乎都沒有明確記載,包括《史記》。要知道,司馬遷和鄧通的時代相隔很近,“生卒不可考”實在有點說不過去。雖說鄧通沒有什麼功業,沒有官位爵位,但以當時的出名程度,不可能生卒年都無人知曉。
大膽猜測一下,也許是劉啟刻意為之,不想讓後人知道鄧通其人。劉啟大約是想讓鄧通徹底消失,成為歷史舞臺的一粒塵埃,誰也發現不了。鄧通一生的遭遇比較奇特,前後兩重天。不能說命運無常,只能怪劉啟肚量不夠大,過於偏執吧。
不過,鄧通的結局倒是印證了那句古話:“伴君如伴虎”。把前途命運甚至身家性命,都交給皇上一個人決定,是很可怕也很不公平的。幸好,歷史總在前進,民主終將戰勝獨裁。
【文章圖片均來自網路,我們尊重原創作者勞動,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